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淮南矿区采煤地面塌陷特征及治理措施探讨
淮南矿区采煤地面塌陷特征及治理措施探讨
78.19km?,约占塌陷区面积的24.68%,塌陷深度一般大 于3m,常年处于积水状态,土地完全失去耕种功能、
2019年第2期
西部探矿工程
17
4.2形成机理分析 矿区地面塌陷是由人工地下采煤造成的,当地下
煤层采岀后形成采空区,采空区周围岩体的应力发生 改变,当平衡状态被破坏,煤层顶板岩层发生断裂、破 碎,引起上覆岩层发生崩落、碎裂、弯曲变形,当岩土体 变形移动达到地表时.从而导致地表塌陷。
根据地面塌陷区积水情况及土地可利用状态,将
塌陷区划分为低洼型、滩涂型和水域型3种形式;矿区 低洼型塌陷区面积205.93km2 .约占塌陷区面积的 65%,塌陷深度一般小于1.5m,塌陷区内无积水,土地 仍可断续耕种;滩涂型塌陷区面积32.69km:',约占塌陷 区面积的10.32%,塌陷深度一般在1〜3m,呈季节性积 水,部分土地失去耕种功能;水域型塌陷区面积
矿区地表水体相对较发育且均属淮河水系、淮河 自西向东流经本区,主河床宽度在250〜500m,多年平 均流量约800m7s,最大流量2300m7s,最小流量仅 100m7s,5~9月为丰水期,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期, 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图2)。
图2淮河历年月平均流量与水位动态(1955-2013年)
塌陷连成一体,形成20个塌陷面积大小不等、塌陷深浅 不一的塌陷区,累计塌陷面积约316.81km?,约占矿区面 积的11.3%,其中塌陷积水区面积78.19km"不包括已回 填复垦面积),约占塌陷区面积的24.68%,最大塌陷深度 达22m。塌陷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的淮南市大通一九 龙岗一带和八公山-4射家集一带,及淮河以北淮南市潘 集、凤台与阜阳市谢桥、刘庄、口孜矿区等(图3 )。
2.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淮北平原与江淮波状平原的过渡地
带,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15.5〜25m,地形坡降 1/8000〜1/10000。以平原地貌为主,分别由第四系全 新统、上更新统松散堆积物组成(表1)。 3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矿区淮南调查区位于中朝淮地台淮河台地坳淮南 凹陷褶断带大地构造单元,整体为燕山一印支早期形 成的大型淮南复式向斜,其轴向NW-W,平面上略有 弯曲;两翼由于断层的逆掩作用致使地层有所缺失,产 状较陡并局部倒转;轴部较开阔,地层平缓,发育一系 列次一级宽缓背向斜呈东西向窄带状展布。地层除中 元古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统下统、三叠系中、上统、 侏罗系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第四系 覆盖全区。
图3地面塌陷分布图
矿区地面塌陷形状多呈不规则状,塌陷规模大小 不一,塌陷深度不同;总体上塌陷区多为不规则的长条 状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面积最大的塌陷区分布在潘 集矿区,塌陷区长度近20km,宽度2〜10km.塌陷面积 93.471km',最大塌陷深度达15m;塌陷区边缘地表发生 缓倾斜或阶梯状倾斜,倾斜方向指向塌陷中心,地形坡 度一般大于10。。
堆积侵蚀堆积剥蚀
表1 地貌特征一览表
微地貌 河漫滩 河间平地 岗坡地 坡岗地 山前斜地
主要特征
堆积成因,由Qh的粘土、粉土、粉砂组成 堆积侵蚀成因,由Qp啲粉质粘土组成 堆积成因,由Qh的粘土、粉土、粉砂组成 堆积侵蚀剥蚀成因,由Q的粉质粘土、粘土组成 堆积侵蚀剥蚀成因,由Qp‘的含砾粉质粘土组成
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层组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 组。各含水层系统之间分布有不同厚度的隔水层或弱
一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面塌陷防治受到各级人民政
府的高度重视,
2自然地理条件 2.1气象水文
矿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气温
11°C〜14°C,多年平均降水量600〜1400mm,降水主要 集中在每年的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多年水
面蒸发量800〜1200mm,陆面蒸发量500〜800mm,多
含水层系统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碎屑
*收稿日期:2018-10-31修回日期:2018-10-31 作者简介:柴义伦(1962-),男(汉族),安徽临泉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査研究工作、
16
西部探矿工程
2019年第2期
形态类型
平原
平原
波状 平原
地貌类型 成因类型 冲积堆积 堆积侵蚀
透水层,水力联系不密切。浅部地下水埋深1.5〜3m。 煤层顶底板主要为碎屑岩建造,岩性以泥岩、砂岩
为主,具中厚至薄层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5.0〜 56.5MPao属较软至较坚硬层状工程地质岩组。上覆 土体由第四系和上第三系松散堆积物组成.粘性土和 砂性土相间分布,具多层结构3 4地面塌陷特征
4.1分布特征 据调查,矿区共发生采空地面塌陷74处之多,多处
1概况 淮南煤炭矿区位于淮河中下游安徽省北部境内.
面积约2800kmJ行政区跨淮南、阜阳、亳州、蚌埠等4
市5区3县。现分布矿山20个,矿山设计生产规模分别
为(400~1000)xl04t,均属大型矿山.采矿权面积达 1562.96km2,占矿区面积的55.82%;矿区均为地下开采 方式,开采深度-450〜-1100m标高,年开采量达9630x 104t;由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累计面积约 316.81km2,损毁大量的土地资源及民房、农田水利、交 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给矿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造成
2019年第2期
西部探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15
淮南矿区采煤地面塌陷特征及治理措施探讨
柴义伦”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合肥230001)
摘 要:以安徽省淮南矿区为例,深入分析采煤地面塌陷的特征、影响因素,探讨地面塌陷的形成机 理与发展趋势,提出地面塌陷防治对策与建议 ,旨在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健词:地面塌陷;形成机理;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19)02-0015-03
年均相对湿度65%~80%(图1)。
降水量
蒸发量
(mm)
250 r 200
■■■降水量(mm) 0■痣疫竝 mm) * 气温(C)
150
/------K
/.
'、、
.|
100
50
234 5678 9
气温
(匕) 30
-25
20
15 10
5 0 10 11 12
图1多年平均气象要素变化图(淮南1959-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