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带动企业员工行动才能使我厂朝着目标不断进步发展。
现谈点野营房分厂近年来的管理经验以求交流。
野营房分厂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员的管理、产品质量的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设备管理及消耗管理等。
一、人员管理动学习操作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新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使分厂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从而使用分厂新招工人的保留率较高。
2、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分厂经常召开经验技术交流会,职工相互交流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存在的不足,使新老工人都能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工作方法。
分厂每年都要举办岗位比武活动,并从中评选出先进个人和集体以此来激发各岗位职工主动学习,自发练兵的热情。
如08年针对招入分厂的新员工分别举办了青年岗位之星和新工人技能达标赛等活动。
分别从理论考试、电接比武、出勤率考评、实际操作综合评定、班组鉴定等五项进行评比,分厂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极大的调动了新工人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通过活动使新工人学技术变被动为主动、苦练基本功,快速的掌握了工作技能。
在老员工亲切认真的教导和分厂精心的呵护培养下,到目前为止分厂08年新招入厂的员工中,已经能够独立生产操作的人员占到招入人员总数的90%以上,余下的10%除了在操作的独立性方面略有欠缺外,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际业务水平都不存在问题。
这些新员工占分厂能够独立操作生产的员工的70%,他们实际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股份公司的扩建、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消耗管理为了降低分厂消耗,增强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
分厂根据现场生产需要按月召开电接技术交流会,并且为了提高电接水平,采取电接质量与考核挂钩的方式(生产过程如有电接断,一次考核5元)。
促使员工自发练习电接技能,提高了电接水平。
在原料电接时,尽量少剪弃原料,达到减少废弃品的数量,提高了成材率。
分厂在生产Ф17.8以上规格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用钢丝时,严格按电接点100%剪切下线,确保半成品钢丝生产过程中无电接,避免了粗线径绞线在生产过程中因电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断丝所产生的浪费。
明确责任由生产主管来完成半成品的统计,按成品包要求合理调配工字轮,并给绞线生产配轮的工作,且每套中的米长最大与最小之间应小于50米,中心丝的拉制应尽量使用大盘重盘条,连续生产6个边丝,在绞线生产时的电接点严格控制在5米之间,这样控制了启车时的弃品量小于50米,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生产钢绞线习惯。
在生产Ф17.8以下规格的钢绞线时,拉丝严格控制计米长度,确保每个工字轮米长达到统一。
绞线生产时及时反馈米长给拉丝工序,由拉丝进行调整出适合绞线生产情况的米长,避免轮底线长短米造成钢丝浪费。
绞线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点用喷漆做标识,精卷在工作时按喷漆点进行剪弃,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每套绞线在生产即将结束时,采用降速生产的方式,尽量减少轮底线浪费。
08年下半年分厂试投入电投钢铁试轧制的82B盘条,但由于电投钢铁也是试制,所以轧制出的盘条存在结疤、折叠、耳子、碳偏稀、强度散差大等诸多缺陷,为分厂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减少公司的损失,分厂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对原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后,最后从工艺入手及时调整出适合电投原料生产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要求。
特别是原来被剔出来的1700吨不合格的'原料,分厂通过调整工艺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把这些原料全部消化完毕,只产生了230吨废品,成材率达到了86.5%。
这项工作,不仅为公司节约资金达647.7万元,而且变废为宝为公司创造价值441万元。
三、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分厂严守“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提升品牌”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分厂要求生产主管带领各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了各岗位操作细则,把责任明确到人,通过分厂管理人员讨论、审核下发执行。
这样不仅提高了所制定细则的可操作性,还提升了员工的整体质量控制意识。
通过参加制定细则工作,员工更加了解明确了分厂的质量目标和自己的责任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严把质量关。
使每个员工都成为本岗位工作的质量监督第一人。
分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分厂检、试验人员根据当班试验情况及时反馈结果,要求现场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生产方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且检、试验组根据质量要求统一规范了试验人员的试验操作方法,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了产品质量。
在检验工作方面,分厂质检组依据工艺标准,对各个工序严格监控。
针对各工序,采用不同的方式,把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质量体系文件所要求的工艺范围内。
因为工作到位,所以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几年来,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且部分规格产品获得了国家免检品牌的荣誉。
四、设备管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管理要为生产服务,分厂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进行区域负责制管理。
每个区域设有专人负责,维修人员全员点检。
根据岗位职责,将各个工作点落实到个人,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充分发挥了维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预应力分厂始终坚持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由操作工来协助维修工进行设备维修,让操作工能更好了解、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了解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便于总结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其能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操作更加规范,认识到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更加精心操作,维修人员与生产操作人员相互支援,共同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使用。
使分厂设备逐渐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为分厂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五、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管理的基础,与质量、成本、效率、效益都是密切相关的。
抓好现场管理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现场管理重在规范,要有个好的现场,就要有一个好的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规矩,很难谈到现场管理。
第二,现场管理重在执行。
第三,现场管理的重点在持久,在养成。
第四,现场管理在于拓展,抓现场就是上效益;抓现场就是保质量;抓现场就是降成本;抓现场就是造环境;抓现场也是练队伍,抓养成。
分厂采用领导负责制,具体工作下移一到班组,责任明确。
通过严格考核和加大检查力度来监督现场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提高现场的管理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到“细中求真、求实”。
以上是预应力分厂几点管理经验,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预应力分厂2015.2.7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一、守制度、比操作,提升全员素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是对设备安全生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操作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操作和理论水平,能够熟练操作设备,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本月对车间的重点、关键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利用生产交接-班时间对车间员工进行培训,使每名员工都能掌握本车间的重点、关键设备知识。
每天当班员工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按时对设备进行润滑外,每周分包负责人对所分包内的所有设备还要进行润滑检查,以避免岗位人员疏忽造成设备的润滑不足。
二、强维护、重备件,减设备故障率1、在设备运行期间,采取以状态监测和巡检为主,来诊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及考核责任制,通过简易诊断技术的普及、精密诊断技术的深入,提高预知维修的科学化水平。
在每天生产结束或利用周末时间对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润滑保养等,并做好检修、维修记录,根据年度大中修计划,制定每月、每周的设备检修内容并填写《大、中修验收记录》和《周末检修验收记录》,保障检修有记录、有落实、有据可查。
本月大修设备有乳化器、流化床冷却器、循环水泵四台设备。
2、设备备件管理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我们车间在设备备件管理中每月把能够造成的停产备件和易损坏的备件按月计划上报,并建立台账,对备件进行明细标注,做到可查可控,保障设备备件及时供给,使设备修理的停歇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设备故障率。
备件的库房管理中做到:备件维护保养、登记上卡、上架存放,备件的收、发及库房的清洁与安全,库存量的控制,备件消耗量,做到帐、物、卡相符。
三、赛现场、比创新,你追我赶齐奋进1、在此次设备劳动竞赛中,我们利用班前、班中、班后巡查时重点查看各种设备标示是否完好,润滑是否到位,防护装置、接地设施是否完善,对设备表面有积尘、积水的要求立即处理整改。
更换《设备完好标牌》20于台设备。
2、车间加强三创一建议的开展,在本月车间采纳合理化建议6项,实施4项,已打报告需设备处实施1项(另1项需上报项解决后论证实施),车间现在创新意识明显有所提升,好的建议能够在强化安全生产还能加强现场环境的改善,如:在木粉加料口安装除尘罩等。
四、人人管、齐配合,分管分片责任明1、车间在设备的日常管理中杜绝出现员工“我操作,你维修”的分工概念,操作人员是最接近设备,与设备联系最直接的第一人,帮助操作工人树立起“操作工能自主维修,每个人对设备负责”的信心和思想。
达到每名操作人员都能处理简单的设备问题,对设备操作做到“三好、四会”标准。
2、在设备维护上,车间执行设备分包负责制,根据设备区域分包制定出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由分包责任人对所在区域内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存在问题不能处理的,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由分包负责人制定计划,组织检修人员按检修计划进行处理,在每次检修过程中,做好设备检修记录和备件使用台账等。
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篇3]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学,是每个学校的工作核心,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苦思冥想过。
下面我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在教学方面的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我觉得首先要从兴趣入手,在课堂上正确的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上三年级数学的时候,我上到两步连乘的实际应用时,考虑到学生平时都喜欢上体育课,那我就刻意从这些方面出一些题目给他们解答。
这样他们就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中学到了知识。
二、课堂效率三、教师常规教学按时按量完成我们严格按照乡中心校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作文,写的教案要足量完成。
平时通过谈话、抽查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展开情况。
我想这也是我们整个玉洪这几年教学成绩整体上升的根本保证。
四、领导对教师的关心我们下谋小学从搬到新校址起,经历了周慧凌、周彩英、罗玄勇等几位校长。
我们下谋小学在整个乡的教学成绩不算太落后,想离不开精心管理的领导,是他们对我们普通教师的关心,才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去教学。
想我是去年到下谋小学刀刀,刚开始去的时候还担心不适应,但后面通过跟罗玄勇校长、周老校长、罗景凌老校长他们拉拉家常,小饮几杯,很快就融入了我们下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