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期望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

1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健康期望寿命的终点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因此平均期望寿命是健康预期寿命和寿终前依赖期的总和。

2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3 抚养系数:即社会负担系数,亦称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

4 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护理特点与预防保健的学科,也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5 老年保健:是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以促进和维持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6 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保护自身健康所采取的一些综合性的保健措施7 养老: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功能逐渐衰退,退出生产领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弱,需要外界提供经济,生活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8 照顾:指对因高龄,患病等身心功能存在或可能存在障碍的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康复、心理、营养及生活服务等全面的照顾。

9长期照护(long term care LTC):为了让老年人能够恢复或保持一定的健康状态,直至以尽可能少的痛苦走完人生,往往需要提供一系列长期的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和生活帮助等。

10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11 空巢家庭:是指家中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12空巢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13 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14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15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常规剂量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与预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16 跌倒: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上、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

17 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视觉器官的构造或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障碍,经治疗仍对外界事物无法作出视觉辨识。

18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高频音的听觉困难和语言分辨能力差的感应性耳聋。

19 老年高血压:是指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SBP)>=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0KPa)20 老年糖尿病:是指老年人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等紊乱的代谢病。

2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的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二填空、选择、大题1.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两个标准)答: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2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年龄界限 65岁 60岁青年型(老年人口系数) <4% <8%成年型(老年人口系数) 4%-7% 8%-10%老年型(老年人口系数) >7% >10%3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点:(1)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快(3)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4)高龄老年人增长的速度最快(5)女性占老年人口中的多数4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保障费用增高(3)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剧(4)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5 老年护理的目标(1)增强自我照顾能力(2)延缓衰退及恶化(3)提高生活质量(4)安享生命晚年6 老年护理的原则(1)满足需求(2)早期防护(3)关注政体(4)因人施护(5)面向社会(6)连续照护7 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1900年,老年护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需要被确定下来。

8 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特点(2)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3)注意疾病非典型性表现9 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法:(1)交谈 (2)观察(3)体格检查(4)阅读(5)测试10 老年人健康评估注意事项:(1)提供适宜的环境(室温以22—24°)(2)安排充分的时间(3)选择适当的方法(4)运用沟通的技巧(5)获取客观的资料11 体格检查中的全身状态(书本 P31 详细)(1) 营养状态(2)生命体征(3)智力、意识状态(4)体位、步态12 老年人身体功能状态评估的内容:(1)日常生活能力(2)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3)高级日常生活能力13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辅助检查(小题详细书本 P35)14 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是:(1)高龄老人(2)独居老人(3)丧偶老人(4)患病老年人(5)新近出院的老年人(6)精神障碍的老年人15 老年保健服务对象的特点:(1)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2)老年人对保健服务和福利设施需求的特点(3)老年人患病的特点(4)高龄老年人生活照顾特点16 (1)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英国。

(2)目前,英国有专门的老人医院,第长期患病的老人实行“轮换住院制度”。

(3)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日本社区老年保健的主要特点17 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1)全面性原则(2)区域化原则(3)费用分担原则(4)功能分化原则(5)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18 老年保健的策略:(1)老有所医—老年人的医疗保健(2)老有所养—老年人的生活保障(3)老有所乐—老年人的文化生活(4)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老年人的发展与成就(5)老有所教—老年人的教育及精神生活19 老年保健措施:(会判断详细书本P53)(1)自我观察(2)自我预防(3)自我治疗(4)自我护理20 社会发展对养老照顾的影响:(会判断详细书本P54)(1)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难以承担家庭养老的重任(2)养老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与照顾需求21 养老照顾模式:(记住优缺点详细书本p55)(1)居家养老照顾模式:优点:*1*居家养老符合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居住在岁熟悉的“家”的环境,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精神愉悦,有利于身心健康。

*2*居家养老相对于社会机构养老所需费用低,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

*3*可以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解决养老机构不足的难题。

*4*有利于推动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在社区内形成尊老、助老的优良风气,提高社会道德风尚。

4(2)机构养老照顾模式:优点:*1*养老机构采用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全面的、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良好的生活环境、无障碍的居住条件和配置设施齐全的养老机构能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

*2*养老机构中各种社会活动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解除老人的孤独感,从而提高其生活品质。

*3*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4*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分工的优势,创造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缺点:*1*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加重。

*2*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适应市场能力较差。

*3*机构养老会淡化亲情、友情。

(3)其他养老照顾模式*1*互助养老模式 *2* 以房养老模式(在美国一些城市,“以房养老”已被人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养老方式) *3*旅游养老模式 *4*候鸟式养老模式 *5*异地养老模式 *6*乡村田园养老22 老年人的心里特点:(判断,详细书本P60)(1)感知觉的变化(2)记忆的变化(3)智力的变化(4)思维的变化(5)人格的变化(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23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数:(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2)社会地位的变化(3)家庭人际关系(4)营养状况(5)体力或脑力过劳(6)疾病 24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24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部充分的矛盾(4)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5)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 25 离退休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1)正确看待离退休(2)作好离退休心理行为准备(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4)营造良好环境(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6 空巢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2)夫妻扶持,相惜相携(3)回归社会,安享悠闲(4)对症下药,心病医心(5)子女关心,精神赡养(6)政策扶持,社会合力27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的原则:(1)适应原则(2)整体原则(3)系统原则( 4)发展原则28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的措施:(1)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2)作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3)帮助老年人勤用脑(4)妥善处理家庭关系(5)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6)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7)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29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身体状况):(1)疑病性(2)激越性(3)隐匿性(4)迟滞性(5)妄想性(6)自杀倾向(7)抑郁症性假性痴呆(8)季节性30 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计划与实施:日常护理:(1)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 2)加强营养用药护理:(1)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师反映(2)坚持服药严防自杀:(1)识别自杀动向(2)环境布置(3)专人守护(4)工具及药物管理心理护理:(1)阻断负向的思考(2)鼓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想法(3)怀旧治疗(4)学习新的应对技巧健康指导:(1)不脱离社会,培养兴趣(2)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3)社会重视31 老年性痴呆(AD)分为三期:(会判断,懂三期名称书P76)(1)第一期:遗忘期、早期(2)第二期:混乱期、中期(3)第三期:极度痴呆期、晚期32 老年期痴呆的安全护理:(1)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2)佩戴标志(3)防止意外的发生(4)正确处理患者的激越情绪33 老年期痴呆的早期预防痴呆:(1)老年期痴呆的预防药从中年开始做起(2)积极合理用脑劳逸结合,保护大脑,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脑力活动多样化(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性格(4)培养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锌、锰、硒、锗类的健康食物,适当的补充维生素E,中医的补肾食疗有助于增强记忆力(5)戒烟限酒(6)尽量不用铝制炊具,过酸过咸的食物在铝制炊具中存放过久,就会使吕深入食物而被吸收(7)积极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8 )按摩或灸任脉的神阙、气海、关元、督脉的命门、大椎、膏盲、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里穴(双),均有补肾填精助阳、防止衰老和预防痴呆的效果,并且研究表明按摩太阳、神庭、百会、四神聪等穴课有效提升认知功能或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9)许多药物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精神错乱和倦怠,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剂34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特点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