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_金荷仙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_金荷仙


自然与植物的态度 (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 ! 不仅包含一般的建 筑与植物的关系内 容 ! 而 且 寺 因 木 而 古 ! 木 因 寺 而 神 ( 寺 庙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在植物学 " 美学之外 ! 更增一层宗教神秘 色彩 ( 寺庙园林植物 选 择 有 其 自 身 的 特 点 $ 从 这 4 方 面 切 入 ! 以期揭示园林艺术如何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 " 自然的植 物人性化 ( 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所产生的双赢度如何由 量变到质变等奥秘 $

的娑 罗树 所 迁 移 ! 北 京 慈 仁 寺% 殿 前 双 松 # 当 时 已 称 数 百 年 物 #东 一 株 高 四 丈 余 #偃 盖 三 层#涛 声 满 天 ’西 一 株 仅 二 丈 余 #低 枝 横 荫数 亩 # 鳞皴 爪 攫 # 以 数 十 红 架 承 之 " # 松 柏 长 青 #佛 道 久 远 ! 宁 波 天 童 寺 #周 围 植 物 资 源十 分 丰富 ! 植被 类 型主 要有 常 绿阔 叶林 # 常绿 阔叶 $落 叶 混 交 林 #针 $阔 混 交 林 #针 叶 林 #竹 林 #灌 草 丛 等! 植 被 垂 直 结 构 为 五 个 类型 &山脚 部 分为 针$阔 混 交 林 $常 绿 阔 叶 和 毛 竹 林 #山 腰 部 分 为 常 绿 $落 叶 混 交 林 #
化 ! 在中国思想史上虽然出现过诸多学 术流派 ! 而覆盖最广 " 传播最久 " 影响最 深的是儒道佛三家 $ 研究这三家对自然 的态度 ! 就是把握住中国人对自然态度 的关键 $ 儒学 的创 始人 孔 子提 出 &’ 智 者 乐 水 ! 仁者乐山 $ 智者动 ! 仁者静 ( 智者乐 ! 仁者寿 ) ! 这 种从 人 的伦 理道 德 的观 点去看自然 ! 把自然看作是人的某种精 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 不论山水 % 松柏 或其他自然现象 ! 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 神 % 品质 % 情操有同形同构之处 ! 都可能 为’ 君子 ) 所’ 乐 ) # 这种’ 乐 ) 显然不 是某种功利上的满足 ! 而是精神上的感 应 %共 鸣 !是 对 自 然 与 人 之 间 有 某 种 内
儒家孔庙 # 还是出世的禅宗 $ 道 教寺 宇 # 无 不 珍护名木古树 ! 曲阜% 三孔 " 之一的孔林 # 总 面积 200hm 2# 树木 4 万 余 株 #% 古 柏 森 森 聚 虬龙 # 石麟含笑坐春风 ! " 古老的孔林 # 不仅 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遗物扬名于 世 # 而且也是一座博大 $ 深 厚 $ 格调 独具 的 园 林! 佛教修行方法之一的 % 安静而止息杂 虑 " 的 禅定 # 需要 修 行 者 以 静 坐 敛 心 专 注 一 境 # 从 而 达 到 身 心% 轻 安 " # 观 照% 明 净 " 的 状 态 # 修 行的 环 境自 然要 安 静 ! 植 物不 仅 能 远隔 尘 世 #过 滤 噪 音 #产 生 静 谧 幽 深 的 森 林 环境#而且 还 会给 人提 供 一种 神性 的 启迪 $ 精神的慰藉和陶冶于广袤自然的乐趣! 因 而% 禅 林 " 既 是 丛 林 # 更 是 禅 机 ! 无 论 戴 叔
收稿日期 &2004- 11- 06 ( 修回日期 &2004- 11- 22
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现 #
2004. 12 2004. 12 50 中国园林
闻木樨花香而顿悟禅旨的 # 木 樨花 香饱 含 着 生命气息扑鼻而来 # 使人体 会到 自 然界 永恒 的生机 ! 这样 # 我们就会发现中 国人 对 自然 的态 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 印 ! 传统 的哲 学 $ 美 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 的 层面 越出 # 达到追求意境 $ 提升 灵魂 的 形而 上的 高 度 !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 合 # 真 正 达到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 !
点等 $
J)(K))0 ()75/) %0F 5/%0( ’,0(%*0 (") ,&F*0%&I (*)+ J)(K))0 %&’"*()’(D&) %0F 5/%0(> JD( %/+, (") ()75/)

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文
目 的 的 %无 为 的 !但 其 结 果 却 又 都 是 合 乎某种目的的 % 有序的 # 自然并没有下 意识地要去追求什么 ! 但它却在无形中 达到了一切! 从而加以哲学的概括& ’ 人 法 地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 自 然 )
/20F+’25) 2&( 72N)+ (") 2O+(&2’( ("*0N*0C ’,0’&)() 20F 02(D&2/ 5/20(+ "D720H 6") ’,7J*02(*,0 ,- 02(D&) 20F
2&(*-*’*2/ )--,&(+ ’20 /)2F (") LD20(*(2(*M) ’"20C) (, (") LD2/*(2(*M) ’"20C)H P20F+’25) A&’"*()’(D&)Q 6)75/) P%0F+’%5) A&’"*()’(D&)Q R)+)%&’"Q ./%0( P%0F+’%5)
[ 3]
! 将’ 自然 ) 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
’ 道 ) 的师法对象的高度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 !5 世纪的印 度 !创 始 人 释 迦 牟 尼 所 出 生 %苦 行 乃 至 圆寂的环境 ! 都与美丽的树木有关 # 佛 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 与中国的传统 文化相结合而产生传播广 % 信徒多的中 ** 禅宗 ! 更是以顺应自然 国化的佛教 * 不失本性为悟道的首要 ! 以自然之景为 永恒的本真体现 $ 以禅的眼光看自然 ! 则 ’ 春 有百 花 秋有 月!夏 有 凉风 冬有 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 节) ! ’ 青青翠竹 ! 总是法身 ! 郁郁黄花 !
% 霜皮溜雨四十围 # 黛色 古树不仅高耸巨大 # 参天三千尺 " # 具有强力的形体美 # 且皴痕记 流年 # 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 多年 树 木 碍 筑 檐 垣 #让 一 步 可 以 立 根 #斫 数 桠 不 妨封顶 ! 斯谓雕栋飞楹构易 # 荫槐挺玉成难 "
[ 7]
# 指出了保护古树的重要性 ! 无论是入世的
[ 5]
J)’,7)+ %0’*)0( K*(" %C)F (&))+ %0F (") (&))+ (D&0 +D5)&0%(D&%/ *0 (") ()75/)H 6") 5/%’)7)0( ,- /%0F+’%5) 5/%0(+ *0 ()75/)+ %’LD*&)+ 2 &)/*C*,D+ 20F 7I+()&*,D+ -/2M,& J)+*F) (") J,(20*’2/ 20F 2)+(")(*’ ’,0+*F)&2(*,0+H 6") F*+5,+*(*,0 ,- (") ()75/) C2&F)0+ "2+ *(+ ,K0 5)’D/*2&*(*)+H 6") 525)& 2(()75(+ (, &)M)2/ ",K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 寺庙园林 ( 研究 ( 植物造景 文章编号:1000 "6664( 2004) 12 #0050 $07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6") *0-/D)0’) ,- E,0-D’*%0*+7>
6%,*+7 %0F
GDFF"*+7 ,0 (") E"*0)+) "%+ *0-*/(&%()F (")*& %((*(DF) D5,0 0%(D&) %0F 5/%0(+H :,( ,0/I F,)+ (") &)/%(*,0
以儒 家的 眼光 看 自然 ! 则’ 山 之 拱 揖 也 以 礼 !山 之 行 徐 也 以 和 !山 之 环 聚 也以谨 ! 山之虚灵也以智 ) [4]# 植物变成 人的 品德 % 感情 和 吉祥 的化 身 &’ 岁寒 然后 知 松柏 之后 凋 也 ) ! 以 松柏 比 喻坚 贞的品德 # 由这种’ 比德 ) 思想指引而 产生的梅兰竹菊 ’ 四君子 ) 和松竹梅 ’ 岁 寒 三 友 ) ! 以 及 陶 渊 明’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 之 爱 菊 !周 敦 颐 ’ 出 污 泥 而 不 染 ) 之 爱 莲 ! 林 和 靖’ 疏 影 横 斜 水 清浅 ! 暗香 浮 动月 黄昏 ) 之 爱 梅 等 ! 无不为植物赋予了人格的象征 #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 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 % 无

图1 图2 图3 宁波天童寺内万工池 宁波天童寺外万工池秋景 北京西山八大处香界寺山门内的古油松
上 # 弟子 读书 # 孔 子 弦 歌 鼓 琴 " 的 历 史 故 事 # 而且 把红 花 摇 曳 的 杏 树 提 升 到 &% 岂 是 人 间 凡卉比 # 文明终在共春熙 " 的神化高度 [9] ! 再 如北京孔庙大成殿前的古柏 # 已有 600 多年 历史 # % 凌寒翠不夺 # 还 暄绿 更 浓 ! " 据 民间 传说 # 明代奸相严嵩 代嘉 靖 皇帝 来此 祭 孔 # 被 柏 枝 掀 掉 了 乌 纱 帽 #严 被 罢 相 后 #人 们 称 此柏为% 除奸柏 " [10]! , 清 龚自珍* 说京师翠微山 + 记叙了龙泉 寺上之四松 & % 形偃神飞 #白昼若雷雨 ’四松之 蔽可千亩 ! [11]" 北京西山八大处香界寺山门内 的古松 # % 雪霜知劲质 # 今古占嘉名 " # 是寺庙 ( 图 3 ) ! 北京大觉寺寺中有 悠久历史的见证 被誉为% 大觉六绝 " 的奇景珍物 # 其中三绝是 古木 &植于 400 年前的白玉兰 $抱塔松和 6 人 方可合抱的古银杏树( 图4 $5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