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战略分析
额的5%等。这些政策在—定程度上清理了白酒产业,但也给白酒企业增加了沉
重的负担。
此外,随着洋酒的进入,白酒的传统和文化正在弱化,以前餐桌上,摆的只
有白酒,现在啤酒、葡萄酒、白酒都摆上了桌,各取所需。2001年我国饮料酒
产量达306787万吨,比前年下降了5%,其中白酒下降了9.30%,而啤酒和葡萄
酒则分别上升了5.84%和19.29%。白酒的市场份额占总饮料酒的市场份额逐年
日益增加。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酿酒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手工业部
门,国家设有专门掌管酿酒的官职。《礼记·月令·仲冬篇》就有“酒正”、“酒
人”、“郁人”、“浆人”等名称。近代江统著有《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
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成芳。”上
述这些文物和古籍的记载充分证明了酿酒在我国源远流长。总体来说,中国酿酒
酒。1953年总产量已达到48.6万吨,人均有了1kg酒。在当时,中国政府基本
上承袭民国时期对白酒的管理办法,仍实行专卖。1959年以后,中国进入3年
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十分紧缺,白酒生产除了当时比较有名气的白酒,作为特殊
的特供产品调拨外,其余都是停工停产。1962年进行了调整,当时粮食比较紧
张,对酿酒生产控制较严格,总的来说,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家
技术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浊酒到清酒,再发展到蒸馏酒的过程。中国传统白酒就
是中国传统蒸馏酒的代表作品,由于中国白酒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粮食,所以历朝
历代的中国政府都对酿酒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酿酒规划乃是根据当时的粮食生
产情况而定,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白酒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下。
根据统计,1949年中国的白酒总产量才仅有10.8万吨,全国人均不到0.5kg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白酒行业概况
1.1白酒行业情况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酿酒被称为中国“五大发明”,千百年
来流传至今。中国地域广阔,谷物资源十分丰富,良好的酿造技术酿造出了口味
各异的琼浆玉液。公元前16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酒”字出现,在当
时只有奴隶主阶级才有饮酒条件,并以酒作为祭神的必备贡品。酒的需求量因而
而随着我国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度越来越健全,国家加强了对白酒行业的限制,如:1994
年,对粮食白酒征收25%的消费税,对薯类白酒征收15%的消费税, 而对黄酒、
啤酒等则很低;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以白酒为酒基勾兑配制一律按
白酒纳税》的通知;2001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税前
扣除办法》,规定白酒企业的广告不得越过销售额的2%,超过部分不能超过销售
更加激烈,过度竞争甚至是不正当的竞争时有发生,行业利润逐渐受到侵蚀,行
业经济效益下滑,而且行业形象也受到了损害。
- 0 -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经济环境与白酒的发展并联度很大,从1949年到1997年,凡是国民经济高
速增长的—年,白酒产业也就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此后,由于国家经济成功地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中,这将促进白酒行业产品结构升级,提
升白酒行业的盈利能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特点,
而且婴儿潮出生的这批人继承了传统文化比较好,也是白酒行业的主要消费者之
一;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白酒市场实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各项规范酒类市
场的政策、标准相继开始制定、实施,有助于白酒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下降。
1.2行业现状
有关数据资料显示:2008年-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
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25%左右的平均增速。以下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2009年白酒行业的现状。
1.2.1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良好的消费文化基础、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产品结构的提升,使得白酒行业
景气程度不断上升。景气的白酒行业将持续缔造出了质地优良的白酒公司,截至
1.2.3中低价白酒将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
从2008的酒类产品的相关数据看,2008年年白酒产量增长15.80%、啤酒增长5.50%、葡萄酒增长23.80%、黄酒增长10.90%。从每月增速波动率的方差来看,白酒全年增速最为稳定。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春节期间,高档白酒六年来首度出现降价的现象,从各地市场反馈的价格来看,茅台、五粮液等品种的降幅在6%左右。主要原因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企业的商务活动相应减少,导致白酒销售明显下降,降价势在必行,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两节销售旺季过后,将是白酒行业较为艰难的一段时间,预计三季度开始,这种状况会有所好转。
2006年12月底,我国共有1.8万家白酒生产企业,而白酒品牌更高达数万个。
2006年,全行业共生产白酒39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71.39亿元,同比增长
31.08%;实现利润总额100.20亿元,同比增长36.90%,全行业继续呈现良好的
- 1 -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上升态势。近年来,白酒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一直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整个
实现了软着陆,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白酒行业产销量也急剧回落;2000年,
白酒产量由1996年的800多万吨降到476万吨。但加入WTO后以及扩大内需
的政策的实施,白酒行业的发展仍有机遇。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存
在着两个趋势:追求健康,追求享受,特别是精神享受。这对于有着悠久历史与
文化底蕴的白酒来说,不能不是个好消息。
行业的景气程度持续向好。
2006年,白酒的主产区为山东、四川、河南、江苏和安徽,这五个地区的
产量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8%,白酒生产的区域集中度较强。江苏集聚了双沟大
曲、今世缘、分金亭、国花仙子著名白酒品牌,产品盈利能力较强,而且这种状
态仍将继续得到很好的维持和发展。
1.2.2 三大因素刺激白酒企业长期向好
对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控制较严。1984年10月以后,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全国
酒业发展较快。1993年以的后白酒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白酒的生产总体是
供大于求,产大于销。到1996年,白酒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总量达到801.30
万吨。此后,由于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和新的
税收政策,近几年,白酒的产量逐步下降,供过于求的现象愈显突出,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