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

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

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篇一:个人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期末个人总结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个学期,我做出了如下总结:当然这一学期我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譬如班级组织的活动没有积极参与,总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希望在下一个学期,我能积极参与无论是班级内部还是校内活动。

并且能将自己的弱势科目再好好加强。

同学评价刘心怡你是个学习认真、生活有规律的人,学习时你细心专注,中午我吃完饭回到班总看见你在认真地写作业。

你还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每当同学有资料书籍要买时,你总会主动帮忙。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步步高升。

教师评价你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热爱班级,虽然你平时话不多,与老师交流少,但是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

在学习上,老师知道你曾经受到过挫折,也曾迷茫,也曾无助,甚至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所幸的是你并没有消极下去,老师感到很开心。

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永不言弃,既然你身在强化班,就要做好抵抗一切压力的准备,此外,老师还想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就来请教老师,老师们都会耐心解答的。

在生活方面,你做事总是有条不紊,热心帮助同学及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还是缺乏一些积极性,希望你以后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这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好与不好都成为了往事,当前要做的就是好好计划下一个学期的任务,争取在下一个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加油!【篇二:学生互评】(二)学生互评的目的意义1 互评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互评的过程,实质上是小组成员思想观念碰撞,价值观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的过程,是学生与人合作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在评价中,学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学会协作与宽容,加深对同伴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了解评价是如何进行的,自己是如何被他人评价的。

同时,小组成员对同伴的发展状况作出判断,则要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为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

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对学生发展极其重要。

对学生来说,同伴对他做出客观、积极的评价,有助于他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产生自信。

相反,如果对他的评价是消极的,则对他的自我观念是消极的。

因此,应鼓励同伴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鼓励。

3促进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同提高。

小组成员要对同伴进行评价,必须一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例如社会知识,如何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和角色;概念知识,要评什么;方法技术知识,如何收集信息,结果如何呈现等。

对同伴进行评价,自己首先对评价标准要予以正确把握,了解评价是如何进行的,自己是如何被他们评价的。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同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他们的思维必将产生冲突,不充足的推论得以暴露,最终会达到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理解。

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可以看到同半身上的闪光点,利于学生扬长补短,相互学习和提高。

互评中,学生一改往日作为被评价着的角色,成为对自己和同伴负责的评价者,在这种角色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一般说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互评需要经历3个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促进阶段、实施阶段。

1、良好的评价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学生评价中,评价往往被视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目的一种检验或者促进,它更多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那些能够获得高分或者回答正确的学生。

在这种评价氛围中,学生在乎的是如何能够在评价中获得高分,从而得到奖励。

在这种一以竞争为评价手段,以奖励为强化因素的评价氛围中,很容易产生以下几个不良后果:(1、)、带来学生的分化,即分化成自信和高自信两种学生。

前者因为竞争的失败而产生失败感,进而产生“我不行”的感觉,在评价中变得更加压抑和紧张,从而重复失败,逐渐丧失自信,而那些经常得到奖励的学生会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际,产生“我能行”的感觉,进而更有自信。

例如上体育课时,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篮球打的很差,于是便不愿意参与到老师或学生自发组织的篮球比赛中去,而是一句“我打的不好”便坐在一旁当看客。

(2)、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表现样本与奖励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趋向于思考什么样的样本能够的奖,而不是去思考自己存在那些缺点,进而改正缺点。

例如双杠教学,因为学生的眼高手低,认为老师教的动作太简单,便不加考虑作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但由于学生对自己真实情况不了解,便很容易受伤。

所以客观有效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谦虚务实进行学习,发现自己的长处于不足,从而提高于强化所学知识。

(3)学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能够得到“正确答案”的线索,有时候会有猜测,这样的评价范围是难以促进学生进行诚实而公开的自评与互评的。

(4)会使学生避重就轻,即如果学生有选择的话,他们去会回答那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从而可以轻易的获得奖励,而尽量避开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要打破以往的评价范围,形成一种使学生感觉安全且积极向上的课堂评价氛围,教师就必须深刻认识到评价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评价的指向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在评价中的实际表现,鼓励学生去反思的问题,寻求自己的现状与学习要求之间的真实差距,而不是去关注奖励或者惩罚。

1. 生清楚评价的内容无评价(不管是自评或者互评)指向的是学习方式,对知识的理解,对某一问题的解答,还是一堂课中的收获,学生都必须清楚地知道评价的内容。

(二)促进阶段在促进阶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通过各种措施与手段,使学生逐渐进入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之中。

1. 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明确在学习了某一部分内容后,应该在哪些地方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

尤其在自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单纯将自评视做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需要将自评看作是自己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自评中,学生的反思是至关重要的。

(3)教师给予积极反馈(4)让学生明白自评与互评的一般过程教师既可以通过图解来揭示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也可以举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像学生讲解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例如上体育课,一个老师要面对几个班,每班几十个学生,如此之多的学生,教师根本无法一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是学生之间互评就比较好,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为直接全面。

(5)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自评与互评中,学生既需要自我反思,也需要同伴合作,如师生在明确评价内容与标准。

制定评价规则后,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正确把握自评或者互评的尺度,这就需要同伴之间通过合作,再次明确评分规则。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等优良品质。

(6)学生可以利用其他评价资源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不仅仅限于课堂上,而且可以借助其他许多的评价资源,如图书、广播等。

(7)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不能只用一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

还可以借助各种方式。

如评价项目清单,良好的评价样本,自我评价表,随堂记录卡等。

这些促进方式有的可以在评价内容上给予学生细致的描述,有的可以在评价标准上给予学生详细阐明,有的还可以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可以模仿的案例。

(三)、实施阶段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对评价标准的把握不够,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分辩不清等,这是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其实,在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时,教师的指导往往就是一种循环上升的指导。

三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可借助的几中方式1、样本方式样本方式可以说是教师在给予学生指导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一般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教师即给予学生一个成功样本,让学生对照样本去评价自己以及同伴。

要想使这种方式更加有效,不仅应该在学生的单元学习完成之后、任务完成之后给予样本,还应该在学生开始学某一单元之前,或者是在解决某一问题之前,就给学生一份类似的成功样本与评价标准相对照,找出样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知晓自己在完成某个单元之后,或者解决某个问题之后,应该达到的水准;在形成自己的样本的过程中,就可以参照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的原因,对自己未完成的样本进行修改;在完成自己的样本之后,就可以借助成功样本去评价以及该进自己或者同伴的样本了。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的诗歌单元开始之前,教师给学生一首诗作为样本,然后师生共同在一起总结起成功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达成共识,认为这首诗写的好,是因为他朗朗上口,用词优美,意境深远。

在学习完诗歌单元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写一首诗,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参照已经总结出来的样本。

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参照样本诗,从其成共原因出发,去评价自己的诗,然后同伴之间展开讨论,明确自己的诗与样本之间的差距,并且找出自己以后改进的途径。

样本之所以成样本之所以成为教师促进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的一种普遍方式,是因为他有以下3各优点:a、让学生明白成功的表现是什么。

b、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先现状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c 、能够使学生明白自己以后可以从哪。

些方面去改进与提高1. 问题方式无论是课堂评价中的提问,还是课后问题的布置,教师给予问题,学生运用所学予以解答,似乎已经成了定式。

这样做的饿后果之一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寻找问题。

自评与互评不仅需要学生面对自己和同伴的解答结果,更重要的是去直面解答过程,审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解答问题以及进行评价的驱动力,它包含3个关键性因素:(1)教师给予适当的问题教师给予的问题应该分为两类,一类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形成新问题;另一类驱动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解答,进行评价。

(2)学生独立思考他们需要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确立自己的问题。

(3)形成探究共同体,形成评价样本。

举一简单的例子,在学生学习地球生物起源之后,教师首先给予全体学生4个有关地球生物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找出其中哪一个问题与另外3个不同,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明确自己做出选择的理由。

接着,教师给出与上述4个问题相关的4组问题,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以自己在讨论或者独立思考中发现的问题为例进行解答。

解答过程分为3步,第一步是独立思考,第二步是共同探索,第三步是独立完成。

在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再次给予学生一些驱动性问题,如“你能不能解答一下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改变想法,为什么?”“你能否将你的问题解释得更清楚一点?”“你能否再解释一下宇宙大爆炸?”“优胜劣太是不是物种进化的唯一途径?”在学生解答完毕后,教师再给出态度,努力程度,样本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参考这些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1. 项目清单方式所谓项目清单方式,就是教师列出评价内容,让学生参照进行自评与互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