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课题:《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使学生理解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认、连、说、写、议、评、思”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了语文综合水平。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语言,掌握
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水平。

2、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料与课外资料,自主学习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对自己社会生活中语文应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的重点: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养成“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学习习惯。

活动的难点:搜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语言,掌握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水平。

活动的过程:
一、导入:“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电视上,大街小巷里……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中,都会看到语文的身影。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就会发现语文就在身边,学问就是生活。

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不要忽视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

让我们一起从课内走向课外,感受语文的魅力吧!
二、教师布置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能够以个人为单位实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
第一环节:寻找语文
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比比皆是,有规范的,有通俗的,也有错误的。

请你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有价值的语文方面的知识记下来,整理、归纳、摘抄在专用的本子上。

这样,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语文水平自然会相对应地得到提升。

同学们,睁开你明亮的双眼,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间尽情地享受语文带给你的魅力吧。

要求: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调动手、耳、口、眼、脑实行搜集并详细记录。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搜集一个方面的资料,小组内部由组长再实行分工。

(一)广告集锦:广告语成为生活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其目的仅在于为销售计,精美的广告语同样历久弥香。

搜集电影电视或街头巷尾商家店家的有活力的广告词汇编成册。

(二)台词荟萃:搜集影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做好整理。

(三)俗语、谚语、歇后语辑录:搜集百姓中广泛流行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编成集子。

(四)流行语汇编:搜集网络中、校园中的流行语,将有活力的流行语汇编起来。

(五)纠错组:搜集广告、街头的各种招贴、广告、传单、菜谱等也存有诸多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语法失误的现象做好集锦。

第二环节:评析语文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

让我们睁大一双慧眼去发现语文中的美吧!去品析有魅力的语言。

(一)禁止吸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

——推销皇冠牌香烟广告词
(二)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推销奶粉广告词
(三)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推销丰田汽车广告词
(四)千万不要卖掉你的黄金除非找到合适的买主
——首饰店收购黄金的广告词
总结:广告的战术使用:1、新颖2、亲切3、无预告
广告成功的第二个关键:1、逻辑性强,观点突出;2、押韵顺口,朗朗上口;3、
借用熟语;4、超常搭配与故意出错。

第三环节:学习语文:
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各组自选形式,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1)广告语组可回放一组电视广告录像或模拟表演(公益广告、商品广告等),大家投票评选最佳与最劣广告,并为最劣的改个说法,使之成为好广告。

(2)台词组:将影视剧、小品、话剧等的经典台词表演出来。

选出表演最逼真的一组。

(3)俗、谚、歇后语组可排演同题小品(例如相关家庭教育的),以比较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另外可实行歇后语竞猜。

(4)流行语组可表演相声小段“流行语”(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让同学了解流行语并理解其优劣。

(5)纠错组将广告、街头的各种招贴、广告、传单、菜谱等也存有诸多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语法失误的现象展示出来,设计一场纠错竞赛。

第四环节:使用语文
各小组在两分钟内为我们的教室、校园设计讨论、创作一条广告用语。

能够个人创作,也可集体创作,每组推荐一条参加评比。

比一比,赛一赛,看看那一小组的广告最成功。

三、教师总结
1.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2.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3.布置随笔: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