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物流商论 Logistics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赵磊
摘 要:物流行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物流与现代
物流的定义,并介绍了我国物流业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展开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做了论述;最后介绍
了计算机网络对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物流 现代物流 网络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c)-145-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物流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1 物流的两种定义
物流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过程。 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给出了传统意义上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包含 于销售中的物质资料与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 的种种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间,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狭 义的物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资流动,即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也 是传统物流的英语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现代物流(Logistics)的 概念。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转变,它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 动的定义扩大到生产领域,将物流,商业活动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 Logistics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 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 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 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 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 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 一体化。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 1.2 我国物流的发展问题
2.2.1 信息化在我国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它在我国 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需求的全球化使现代物流服务 日趋复杂,通过信息化提升物流产业效率,是物流业适应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道路。 (2)通过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我 国物流行业面对临行业分割,专业水平与规模效率低下和物流成 本过高的问题,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进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业 与制造业间的协同联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应对 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选择。 2.2.2 目前我国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与不足 在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具备物流 监管与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物流信息资源,形成 了较强的监管能力和一定的服务能力,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信 息化应用上也蓬勃发展。部分大中型物流企业普遍实现了运营管理 等领域的单向信息化,少数物流企业初步实现了综合集成。大部分 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开展了物流环节的信息化工作。 但在信息化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显著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下面几点:电子政务系统中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放 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重点物流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信 息采集和交换的水平低下;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制约 着物流协同运作水平和多式联运水平的提高;物流企业和切物流 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能有效地支 持供应管理,难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平台的 商业模式仍不成熟。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水平较低,自主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在我国仍是一个重 要且困难的课题。建立良好的物流信息化平台需要诸多方面的努 力,如国家政策的正确导向,行业内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先进技术的运用。
2 物流信息化 2.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信息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 术,充分利用信息流调控和主导物流,有效配置物流资源,创新物
流管理方法,使物流活动具有更好的业务处理能力、客户反应能力 和产业链协同能力。 2.2 信息化在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单一职能的 信息化应用阶段。这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阶段,如各项财务处理与 商务订单处理;(2)单层次跨环节信息化局部集成阶段。这也是我国 目前信息化的主要推进过程,如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等;(3)跨层次全 环节信息化的综合集成阶段。如管理控制一体化的物流系统;(4) 多主体跨领域的信息化融合发展阶段。这也是在物流行业内刚刚 尝试的极端,如供应链的管理、公用平台与物联网等。
我国国标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指出“:物流是从供应 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个定义是具有现代物流色彩的。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物流行业 在规模上不断扩张,行业竞争加剧使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 境与技术条件也不断提高。到2008年底,我国物流总额达89.9万亿 元人民币,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3%左右,行业 内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率14%。据 统计,到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 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但 KPMG最新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的运输成本占中国GDP的18%,比 发达国家普遍高出10个百分点。对厂家来说,物流成本可以高达生 产成本的30%~40%。中国物流成本过高的现状并没有改观,全社 会的物流总费用依然在大幅增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1年1月到 10月,全社会物流费用总计6.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8.7%。过高的物 流成本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可见,如何降低物流成 本成为我国物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