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媒就业

传媒就业

传媒业解读:传媒行业最热的十大就业机会师至洁2010-09-27大中小上一章中,相信读者们已经对传媒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传媒行业感兴趣的读者们应该对进入本行业更加渴望。

同很多行业一样,每一个行业的竞争机会都是平等的,但是有心的人会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内最新的就业机会,或者说是竞争压力小,但又能带给自己成就的空缺职位。

其实,在传媒行业中,这样的就业机会也是存在的,而且,传媒企业需求还很迫切。

面对这种需求,尽快跳入传媒行业是不是就能快速实现你的梦想?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传媒行业中,哪些职位目前最需要人?前景和空间都有多大?这里面有很多职位都在被媒体广泛报道,企业也在极度期盼中。

一、最稀缺——传媒经营人才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概括国内媒体十几年来的“三步曲”: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名记者,90年代中期出名编辑,90年代末至今出经营者。

这一说法客观地体现了国内传媒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经营管理的发展轨迹。

时至今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备受重视。

近年来,时代华纳———美国在线、新闻集团、迪斯尼和各路跨国传媒争相向中国进行渗透并取得“落地权”,急需大量既熟悉内地媒体市场、又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本土高级媒体人才来扩大市场份额,这加剧了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极端稀缺的状况。

在传媒行业,一名优秀的媒体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

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

他们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之前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

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好的编辑、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

业内人士透露,年薪10万元就能够聘请到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即使愿意花50万元年薪,也未必能够聘请到真正既谙熟新闻行业和传媒市场运作、又懂媒体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复合型媒体管理人才。

高级传媒营销人才一直受到媒体追捧,优秀营销人才甚至一将难求。

据《足球》报负责现场招聘的人员介绍,他们曾持续刊登广告招聘营销人员,开出的待遇也不低,但即使一次面试上百人,最终也难以招到适合报社的人选。

曾任传媒英才网运营经理的邓同华分析说,一是由于高级传媒人才流动较少,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二是现在一些“80后”不愿吃苦,不想承担压力,相比之下更愿做办公室文员等工作,造成从起步到成为中坚人才的缺失。

但是从长远和自己的发展来看,熟悉传媒,懂市场的人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且一直是传媒行业最紧缺的人才。

二、最有发展前景——国际化本土传媒人几年前,《广州日报》、香港《星岛日报》就已经在澳大利亚联合推出了“澳洲版”,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国际传媒巨头、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发迹的澳大利亚。

开始了内地传媒集团向海外扩张、争夺在全球传媒业市场“话语权”的前奏。

有业内人表示,内地传媒业在经历近20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已经成为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全球最具潜力的传媒市场。

虽然眼下大批境外传媒巨头向国内蜂拥,使内地传媒行业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随着内地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的传媒集团的不断成长和迅速壮大,内地传媒业距离“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已经不远。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内地传媒业已经逐渐迈出海外扩张步伐的背景下,那些熟悉本土传媒市场,又深谙国际传媒市场运作,具有全球化实业的高级媒体管理、经营人才将迎来最好的发展前景。

三、最受宠——传媒型网络人随着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新闻领域逐渐对互联网放开,网络媒体直接或间接获得新闻采访权,网络媒体将引入越来越多的一线记者,新闻类网站记者和网络编辑的人员配备从过去的大约10:1会逐渐增加到1:1,门户类站点也将达到大约3:1、2:1这样的规模。

未来网络对传媒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两年将会供不应求。

基于上述原因,随着Web2.0概念网站向传统媒体等的转变,另一场人才争夺战会紧接着打响——传媒型人才、产品型人才的供不应求将使得网站向传统媒体挖人。

因为Web2.0概念网站在风光无限的最近一两年里,积累的传媒人才并不多,现在要转型,就得从传统行业挖人,原创编辑挖报社,无线编辑挖互联网,主持人挖电台、电视台,这些方面的人才本来就是资源稀缺,而且培养起来相当不容易,所以争夺是不可避免的。

这在互联网大肆发展的今天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而传统媒体人为了发展转型到网络,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也是网络媒体中求之不得的。

所以,为了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好的待遇,传统媒体人流向网络后,势必会提高网媒的新闻质量,而与此同时,又给大量的新入行者提供了进入传统媒体的机会。

四、最时尚——数字媒体人才缺口巨大随着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数字影视制作人才特别是网络流媒体和手机电影等新媒介人才正在逐渐走俏,其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左右,这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

招聘会现场火爆场面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江苏国视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曾打算在一次招聘会上招聘近40人,但在该公司的招聘简章上,对于影视策划和后期制作人员、编导的招聘人数并未做明确的规定,问及原因,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的发展壮大,对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逐年递增;其次,以他们的招聘经验来看,想要招到满意的影视制作人才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希望是越多越好,因此才没有规定具体的人数。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规模各异的近万家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

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数量超过70万人,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与传统媒体的人才饱和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

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人才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通传统业务,同时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

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

所以,只有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

五、网络编辑——前景很美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编辑已经成为了被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业者想入行,网站想招人。

可以说,门槛目前尚处于偏低状态的网络编辑正吸引着很多人做为实现新闻理想的转折点。

新闻专业毕业、原想做一名媒体记者的小王,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多次求职面试后均无功而返。

曾经想过转行去做售楼小姐,但是几经思考以后,她还是无法舍弃做记者的梦想。

在一次招聘会上她退而求其次——应聘做了一名网络编辑。

目前市场化运作的网络编辑月薪在3000-5000元左右,几年之后,随着网络媒体的成熟,从业人员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小王目前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也对工作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既要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又要掌握网络传播技能。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报网互动把触角延伸到新闻生产的上游,网民从新闻产品的阅读者转向新闻产品的制作者。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来自民间的力量比传统媒体拥有更多的新闻源。

由此以来,网编的角色就显得很重要了。

所以,网络编辑的前景会非常美好。

六、未来“黑马”——网络广告专才以往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以文案、创意、策划、美工为主,随着广告公司对客户的市场竞争白热化,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素质都有明显的变化。

从招聘信息来看,目前广告公关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难找到既熟悉本土广告业情况,又了解国际广告运作模式的人才,因此最为紧缺的也是那些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人。

而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和各种门户网、邮箱网、新闻网、下载网、音乐网、视频网、招聘网等不断涌现,如今,互联网广告业已异军突起。

网络广告人才需求迅猛,成为广告业一匹不可小觑的“黑马”。

从去年底举行的校园招聘会已经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对采编人才的需求日益饱和,各家媒体目前均没有传出招人的消息。

而各大院校今年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增加不少。

这使那些一心想当记者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求职无门”。

这种状况下,做个网络广告专才也不错。

七、数字影视人才——需求量很大的“香饽饽”国家在大力提倡发展创意产业的今天,数字影视产业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影视传媒发展已经逐步成为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相互融合的新兴传媒平台。

新的影视制作技术和标准不断更新,要求现今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既具有影视艺术语言修养又了解和能够运用最新的影视制作技术手段。

因此,真正具有影视艺术修养和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影视制作技术、能完成传统和最新的网络、手机流媒体影视创作的数字影视制作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稀缺人才。

但影视传媒的快速膨胀也导致了数字影视人才的短缺。

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大大小小近万家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

预期在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产业将成为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支柱。

产业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巨大缺口,全国2000家电视台、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和大大小小上万家网络媒体都急需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

数字影视制作人才将持续在职场飘红,成为职场需求量很大的“香饽饽”。

九、广告公司——设计人才难招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其月薪1500元加提成的待遇,在南宁市并不算低,但该市一家广告公司连续跑了5趟人才市场也未招到人。

这是三年前在南宁出现的局面,其实,这种尴尬局面在南宁市及其他城市并非少见。

当然,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很常见。

其实,广告公司得要求不算高,只要求设计人员能熟悉操作普通的设计软件,能设计简单的报纸广告便可以了,但这些,刚毕业的学生不见得看得上,因为待遇低。

据了解,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可是用人单位要招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为何也那么难呢?在人才市场应聘刚刚落选的小韦说,企业基本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他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哪来的工作经验?而许多用人单位认为,企业聘用人才就是要求应聘者能迅速创造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