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论文

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论文

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论文
【摘要】土地市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其中涉及到的生产要素最高价值的资产,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效益,因而一旦管理不当,会滋生出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以谋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采用科学、规范、系统的土地市场管理模式,通过合理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对策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土地市场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城市经营新理念、土地管理新模式的引导下,规范土地市场的秩序和管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资产也会随着土地市场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和改变,尤其针对近年来混乱无序的土地市场管理状况,使得贪污腐败、假公济私、权钱交易的恶劣行径出现在土地市场的管理当中,因此,为了杜绝、消除这种不良风气,保证在土地资产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国家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建立公平、合理、科学、有序的土地市场,提升土地的整体资源利用率,强化土地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对当前土地市场发展状况的分析
尽管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土地市场变得十分活跃,但是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经济利益成为了各企业争相追逐的唯一目标,表现在土地市场
活动当中便出现了诸如贪污腐败、不正当权钱交易、监督管制松懈等众多不良现象,让土地市场的管理举步维艰,难以形成科学、正当、规范、系统的管理机制,现具体分析当前土地市场管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一)土地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场来说,都有着约束和指导的重要意义,纵观目前的土地市场管理现状,在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内容方面存在着诸多缺失和不足有待完善,提供给了许多违反乱纪分子可乘之机,例如:在土地市场的相关活动当中,某些掌管土地审批权力的官员,由于党性不足,缺乏一定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基于利益趋势,受到一些地产商的引诱贿赂,进而做出以权谋私、犯法违规的行为,鉴于土地市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再加上难以及时监督和查处。

再如:使得这种不良现象广泛存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由此可见,土地市场管理制度不严、不够健全的情况值得相关部门大力重视和完善。

(二)内外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不落实
一位专家曾说:“国有土地的出让,有时是最大的国家资产流失的黑洞,也是造成官场腐败分子的最大温床。

”管理松驰,执法不严,是土地市场不规范的表现。

同时某些工作人员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拒腐防变能力不强。

与法律制度不健全有关。

我国在治理商业贿赂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
的有效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

经济转轨时期的法律制度缺失与滞后,很多应该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很多应该得到制度规范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这也是土地市场领域腐败现象得以滋生的原因之一。

借发展本地经济之口,暗地里却行商业贿赂之实,如:“八五”期间,在土地开发热的冲突下,征用土地、开发土地遍地开花,致使大量土地闲置,仅玉林城区就闲置土地467公顷,不少划拨土地大量非法入市,隐形交易,大量应由国家取得的土地收益流失到少数单位和个人手中。

(三)行政权力对市场活动的干预
在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全面到位的情况下,行政权力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运用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导致腐败的重要源头。

行政权力对土地市场经济活动适当的干预和控制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行政干预,就会制约经济发展活力,甚至产生一些消极腐败问题。

在转轨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仍以行政审批手段供应土地,难免会给手握权力的干部带来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机会”,也导致“人情地”、“关系地”等不正当现象发生,从而滋生腐败。

从最近调查处理案件的情况看,土地违法的突出问题是地方政府违法,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与地方政府有一定关系。

据调查分析,全国国土资源部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属政府和法人违法用地的面积占查处总面积的70%以上。

而地方政府土地违法往往冠以“发展经济”的帽子,即所谓的因公违法。

这类违法一般违法用地面积大,有的甚至大量占
用基本农田,造成土地违法案件处理难到位、执行难到位由于政府财政来源过多依赖土地出让,一些基层政府正日益成为土地违法主体。

如2006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开曝光了11起土地违法案件涉及基层政府违法用地行为。

二、土地市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国土部门廉政建设
由于原土地部门建于计划经济时代,也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的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业务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痕迹。

今后必须在理论上加强学习,尽快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角色和行政管理模式转变到市场经
济条件下,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建立合理、公开、公平、公正、效率与责任为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筑起反腐败的“防火墙”。

同时,制订《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严肃纪律,对与房地产商勾结炒地皮捞好处的,对搞权钱交易的,对失职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对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行为一律从严惩处,不折不扣地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坚持集体会审制度
在处理土地批租等重大行政事项中,坚持内部会审、集体决策,这是确保政府行政清明,保证市场规范的重要制度性措施,是预防土地市场领域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各类事项的内部会审制度。

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用地审批,资产处置,价格确定等,一律要经过内部会审,
集体决策。

(三)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土地市场监督力度
切实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履行好法定的土地市场监管职责,及时分析研究土地市场运行情况,适时加以引导和调控。

在进一步加大对土地资源违法监察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土地资产违法的监察。

既要查处管理相对人的土地违法问题,也要查处行政管理主体的土地违法问题。

探索建立快速高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形成打击土地违法的高压态势,从根本上规范和维护好土地市场秩序。

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把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置于舆论监督之下。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披露典型违法案件,扶正压邪。

要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

总结
总之,土地市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其中涉及到的生产要素最高价值的资产,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效益,因而一旦管理不当,会滋生出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以谋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采用科学、规范、系统的土地市场管理模式,通过合理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扬.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
[2]张宏伟.加强我国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化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3:83+145.
[3]汤鹏主.基于善治视角的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指标设计及其评价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5:15-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