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盖梁计算

预应力盖梁计算

xx大桥
预应力盖梁静力分析报告
编制人:
校核人:
审核人:
xxxx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概况 (1)
1、主要技术标准: (1)
2、主要采用规范标准 (1)
3、材料参数 (1)
4、设计荷载 (1)
1)恒载: (1)
2)温度荷载: (2)
3)车道荷载: (2)
5、荷载组合: (2)
三、离散模型 (2)
四、盖梁计算分析 (3)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计算分析 (3)
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3)
2)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10)
3)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11)
4)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11)
5)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13)
6)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13)
7)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4)
五、验算结论 (14)
一、概况
xx大桥,跨径1-40m,斜角60度,上部采用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台、桩基础;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1、主要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 1/100;
3、桥梁宽度:桥梁、涵洞均与路基同宽;
4、环境等级:II类环境;
5、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2g;
6、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桥梁一级;
2、主要采用规范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材料参数
本次计算分析所用材料各项参数均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取值。

4、设计荷载
本次盖梁分析主要考虑荷载包括:
1)恒载:
主梁自重:主梁重量按照实际重量计入并考虑湿接缝部分重量,钢筋混凝土容重按26KN/m3计。

铺装:12cm沥青混凝土铺装,容重按23KN/m3计;8cm厚C40混凝土桥面现浇层容重按26KN/m3计;
路侧护栏、横隔板、端横梁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容重按26KN/m3计;
表2.1 盖梁模型荷数加载值
预应力荷载:按施工图设计配束,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效应值。

表2.2 盖梁梁钢束配置表
收缩、徐变效应:按有限元软件计算效应值计入。

2)温度荷载:
系统温差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取值,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22℃,体系降温:22℃;
日照温差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取值,桥面板表面升温14℃,桥面板以下100mm升温5.5℃,桥面板以下400mm升温0℃,负效应减半。

3)车道荷载:
建立盖梁模型,加载横向移动荷载,车道荷载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规定加载。

5、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15)执行。

三、离散模型
本次盖梁计算分析采用 MIDAS Civil 8.3.2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按结构实际截面尺寸定义截面特性,建立梁单元模型模拟结构,结构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盖梁计算模型
四、盖梁计算分析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计算分析
根据结构重要程度,将该盖梁按照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验算内容主要包括:施工阶段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为了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将施工阶段划分为6个施工阶段:1、盖梁现浇:2、张拉部分预应力:3、架设小箱梁;4、张拉剩余预应力;5、浇筑湿接缝并施工二期桥面系;6、充分收缩徐变。

各个施工阶段在弹性荷载组合下连续梁上下缘应力分别见图4.1~4.12:
图4.1 第一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2 第一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3 第二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4 第二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5 第三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6 第三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7 第四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8 第四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9 第五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0 第五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图4.11 第六个施工阶段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2 第六个施工阶段盖梁下缘应力图
综上施工阶段上缘最大拉应力为1.28MPa,最大压应力为13.45MPa;施工阶段下缘最大拉应力为1.13MPa,最大压应力为10.07MPa;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2.8条计算得施工阶段允许最大压应力为:18.76MPa,最大拉应力为1.68MPa,上述施工阶段拉压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盖梁施工阶段配束合理,结构安全。

2)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计算盖梁在长期荷载组合下没出现拉应力,在短期荷载组合下,上、下缘应力图分别见图4.13、4.14所示:
图4.13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4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下缘应力图
综上盖梁在短期荷载组合出现的最大拉应力为0.702 MPa,在长期荷载组合下没出现拉应力。

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第6.3.1条: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拉应力小于等于0.7倍砼抗拉强度标准值(0.7×2.39=1.67MPa),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出现拉应力(此时荷载组合不考虑间接作用荷载,如温度荷载等)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不出现正截面裂缝,配束合理。

3)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图4.15 短期效应组合下盖梁最大主拉应力
根据计算:在短期荷载组合下,盖梁结构最大主拉应力为0.902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1条:预制砼构件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作用下主拉应力小于等于0.5倍砼抗拉强度标准值(现场浇筑)(0.5×2.39=1.2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不出现斜截面裂缝,配束合理。

4)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根据计算盖梁在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上、下缘应力图分别见图4.16、4.17所示:
图4.16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上缘应力图
图4.17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下缘应力图
根据计算: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上缘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
13.32MPa,下缘正截面最大压应力为10.48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1.5条:受压区砼最大法向压应力小于等于砼0.5倍砼抗压强度标准值(0.5×26.8=13.4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5)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图4.18 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主压应力图
根据计算:在弹性阶段应力验算组合下,盖梁结构最大主压应力为15.03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7.1.6条:砼最大主压应力小于等于砼0.6倍砼抗压强度标准值(0.6×26.8=16.08MPa)的规定,盖梁在使用阶段斜截面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6)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本盖梁按照安全等级为一级,A类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验算其弯曲内力和抗力包络图见图4.19,盖梁正截面抗弯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图4.19 盖梁正截面抗弯包络图
7)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本盖梁按照安全等级为一级,A类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验算其剪切内力和抗力包络图见图4.20,盖梁斜截面抗剪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图4.20 盖梁斜截面抗剪包络图
五、验算结论
通过对预应力盖梁进行静力分析,给出以下结构安全性结论与建议:
(1)盖梁施工阶段法向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2)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规范要求;(3)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满足规范要求;(4)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5)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6)盖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满足规范要求;(7)盖梁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结构安全,设计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