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经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定, 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比结果揭晓。

有0个项目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奖、61个项目获二等奖一 等 奖1. 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 —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中心、株洲市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心,查祥、蒋文彪、刘聚海、张子平、李晓波、燕 琴、王 庆、李宗华、何安国、周顺平、孟凡荣、吴洪涛、彭明军、赵煜鹏、黄 新)2. 环北京地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测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中天土地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感卫星地面站,谢俊奇、王 静、赵继成、郭旭东、梁 耘、毛振强、肖金城、何 挺、汪秀莲、燕琴、杨清华、刘顺喜、吕春艳、齐文章、陈志军)3. 万象平原钾镁盐矿勘查评价 (云南地矿勘查工程总公司(集团)、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军、周耀军、朱延浙、李晓明、赵 劲、郭远生、徐世光、李建华、李文昌、郑春才、钟维敷、陈文、黄晓林、胡建军、余孝谦)4. 东海、黄海海洋地质及资源情况分析研究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研究院、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张洪涛、张啟、刘守全、周永青、张训华、蔡 峰、石学法、程家骅、魏合龙、王振宇、阎 军、金显仕、李继龙、黎明碧、戴春山)5. 南沙海域油气勘查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金庆焕,黄永样、姚伯初、郭连生、张光学白志琳、刘振湖、陈邦彦、周昌范、温 宁、吴能友、王嘹亮、彭学超、陈 玲、梁金强)6. 辽宁省宽甸县砖庙硼矿区成矿地质研究及找矿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刘敬党、王文武、黄兆洪、徐大地、荆友广、肖荣阁、薛卫疆、刘肃敬、王延卓、张 琦、邢 岩、刘来成、秦 岩、吴 虹、侯跃武)7. 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质大学(武汉)、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省地质调查究院、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李超岭、于庆文、杨东来、张克信、邱丽华、葛梦春、朱云海覃小锋、孙广瑞、刘 畅、陈斯盾、谢 忠、周开华、赵海宾、何会文)8.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学 武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殷跃平、唐辉明、李 晓、盛谦、胡瑞林、刘佑荣、丁秀丽、许 模、胡卸文、李洪涛、马凤山、刘 真、胡新丽、林 彤、彭清元)9. 中国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及相关地层的综合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季 强、陈 文、王五力、金小赤、张建平、柳永清、张宏、姚培毅、姬书安)10. 考古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含北勘察技术工程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刘士毅吕国印、段清波、袁炳强、王书民、于国明、杨明生、刘崇民、徐明才、潘玉玲、赵敬洗、刘同文吴文鹂、贾京柏、肖 都)二 等 奖11.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矿业大学、汉瑞得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田忠恩、李 钢、黄金森、王孝强、华福年、黄全义、顾和和、曹猛、龙敦京、盛业华)12. 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中心、武汉市勘测设计究院、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陈世平、李宗华、汪普查、汤晓光、王厚之、黄 河、童秋英彭明军、黄 新、付 为)13. 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研究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大学,冯长春、靳 薇、曹忠、刘俊兰、王景岗、梅 冰、潘卫锋、闫永涛、刘继文、高广汉)14. 1 ∶ 1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技术研究 (佛山市国土资局南海分局、中山大学,董玉祥、全 洪、简陆芽、张青年、刘光勇、黄慧君、陆秉义)15. 城市国土收益流失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李建功、冯建业李建设、肖迎春、黄俊清)16. 我国耕地保护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唐 健、卢艳霞、周建春、伟、张凤荣、姚 丽、李珍贵、魏西云、王柏源、张志宏)17. 西部典型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罗 明、王 军、龙花楼、何书金、王秀红、陈利顶、鞠正山、蒋一军、张清春、刘 松)18. 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高向军、郑凌志、王 磊、范金梅、孟宪素、薛永森、严金明、陈百明)19. 马鞍山市城市土地潜力评价与储备供应机制研究 (安徽省土地学会、马鞍山市土地发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胡玉贤、陈利根、王海风、孙佩祥、陈良纲、赵才水、高宏林钱晓钟、郭丽珍、沈龙江)20. 辽宁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辽宁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王敬波、世烨、李洪兴、徐 玲、孙成林、潘锦华、周荣军、闫雪松、郝 军、李 展)21. 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吉隆县幅(国内部分)1 ∶ 25万区域地质调查 (河北省地调查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张振利、田立富、范永贵、方勇勇、贾建称、葛 健、汪立军、鲁艳明魏文通)22. 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调查与综合研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浙江大学地球科系、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地质调查院、南京大学GIS与遥感实验室,李长江、王永江、沈晓华、邹乐君、麻土华、陈习军陈建杰、叶建青、朱兴盛、周长宝)23. 黄河源区1 ∶ 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张森琦、王永贵、辛红、石维栋、庄永成、周金元、李永国、王占昌、黄 勇、郭宏业)24.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与演变分析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童强、丁富海、晋佩东、李小慧、周常萍、谭钦银、刘 琼、刘万侠、宋宏儒、李晓琴)25. 苏吾什杰幅 J45C002004 1 ∶ 25万区域地质调查 (西安地质矿研究所,王永和、校培喜、潘长利、张汉文、张社娃、孙南一、李建星)26. 1 ∶ 250000杭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陈忠大、顾明光、成忠、彭振宇、张素君、梁 河、覃兆松、廖福源)27.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西藏自治区国土开发研究所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拉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王建平曹宗杰、陈瑞保、白朝军、彭松民、左爱萍、张玉明、王跃峰、王丰收、赵建敏)28. 湖南1 ∶ 25万长沙市幅区域地质调查片区 — 修测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贾宝华彭和求、陈 俊、陈渡坪、郭乐群、黄建中)2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核工业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邵厥年、王志红、邓善德、张幼勋、严铁雄、钱大都、叶天竺、裕伟、杨建功、李 俊)30.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徐国盛、刘树根、李仲东、彭大钧王允诚、徐国强、雍自权、李国蓉、李巨初、叶 斌)31. 基于GIS平台上固体矿产资源评价辅助决策系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肖克炎、张晓华、王全明、陈郑辉、刘 锐、李晨阳、刘东林、薛群威、李景朝、朱裕生)32. 新疆哈密市土屋 — 延东以铜为主的资源调查评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立丰、姬厚贵、王 磊、张 征、郑 勇、杨俊涛、郭玉辉、郭青春)33. 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陈建文、肖国林、刘守全、蔡乾忠、李 刚、闫桂京、龚建明、张银国、张家强、陈国威)34. 薄差层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树明、郭万奎、牛彦良、梁艳春、周春光、刘传平、杨青山、杨景强、时虎、吴春国)35. 江西省德兴市石坞金矿详查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韦星林郭传兴、胡金山、李传明、梁湘辉、孙信牙、郭仕兴、杨昔林、刘建春、刘建平)36.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碳酸盐岩储层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曾义金、侯绪田、李 江、唐世春、郭才轩、江山红、常志远、秦红祥、孟庆生、杨春国)37. 甘肃省华亭煤田砚北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张成功林大杨、李训华、张子祥、王育正、沈树龙、李晓玲、王袆民、关振儒)38. 青海省大柴旦镇滩间山地区金龙沟矿区金矿普查报告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梅安静、冯仕章、党兴彦)39.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省地质查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郭坤一、郭盛乔、于 军、方 正、赵建康、龚士良、宗开红、陈忠大、余 勤、王润华)40.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西省第三地质程勘察院、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甘肃地工程勘察院、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颜宇森、李智毅、雷海英、周永昌、张茂省、朱兴贤、陈志辉、宋云力、马作明、刘学军)41. 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许向宁、李胜伟、黄秋、王文俊、赵松江、袁永旭、张笃敏、樊建利、黄金宝、王建军)42. 灾害救助声波/振动生命搜索与定位系统研制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减灾救研究所,王绪本、郭 勇、陈维锋、彭晋川、郭大江、曹 辉、钟晓玲、简兴祥、闫 萍、王 娇)43. 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系统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周 策、陈文俊、程温鸣、汤国起、黄学斌、徐开祥、季伟峰、胡时友、宋 军)44. 黑龙江省大庆市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地质勘察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徐飞鹏、王 逊、李新玉、孟旭光、李树桐、张照志、郭军、余振国、张梅桂、胡小平)45. 西南岩溶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保护示范工程 — 湖南洛塔地区岩溶水土资源合理开发用示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梁 彬、李兆林、朱远峰、周立新、劳文科、关碧珠、伟权、范爽秋、莫源富、黄保健)46. 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杨顺泉、蔡悦林、李贵仁、王 群、魏军才、李佐海、罗仕康、徐水辉刘星辉、曾玉清)47. 河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肖桂珍、邢忠信魏风华、张成兵、王 川、杜兴明、刘增寿、王爱民、曾令海、张 熟)48. 青海省西台锂矿区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谢学光、张家好)49. 黑龙江省典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化评价研究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冯 军、克、董宏志、郭长林、徐秀娟、李福来、陈 桥、卜文强)5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张信、周兆东、白爱忠、罗昌华、黄一烽、朱 真、韦 佳)51.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2001、2002年度系列报告)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安建王高尚、张建华、周凤英、韩淑琴、陈宣华、韩 梅、殷秀兰)52. 新疆天山(独山子) — 昆仑山(泉水沟)地学断面地质 — 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中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疆维吾尔自治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肖序常、刘 训、高 锐、李秋生、罗照华、姚培毅、傅德荣、谢良珍、管 烨、王 永)53. 中国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及南北板块汇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张建新、吴才来、孟繁聪、李海兵、宋述光、史仁灯、戚学祥、裴先治、许志琴)54. 攀枝花区域地质与成矿 (成都理工大学,马玉孝、刘家铎、张成江、纪相田、阚泽忠王洪峰、茅燕石、李金成)55.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研究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业渝光、陈文建、张 剑、剑秋、刁少波、刘昌岭、陈 、迟泽英、林维正、尹 侠)56. 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调查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朱大岗孟宪刚、赵希涛、邵兆刚、冯向阳、杨朝斌、郑达兴、马志邦、吴中海、王 津)57. 秦岭中 — 新元古代造山带与Rodinia大陆再造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陆松年、李怀坤、陈志宏、郝国杰、周红英、郭进京、牛广华、相振群)5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深部过程》及《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矿床》 (中国地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李兆鼐、权 恒、林宝钦、毛建仁、李汉声、母瑞身、李之彤、吴才来、张招崇、郝艳丽)59. 深海彩色数字摄像技术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顾玉民、吴宣志、陶 军、王洪法、李云达、赵金花、张 恺)60. 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 ΔT异常图(1 ∶ 500万)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王乃东、章尔静、杨玲羽、乔广志、梁秀娟、杨 蓓、张永军、沈效群)61. 大口径无循环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及器具的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刘意、刘家荣、宋 刚、王兴无、史兵言、李 洪、佟功喜、于好善、童品正、许刘万)62. 从冶炼废料中分离回收铟工艺技术及生产应用研究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朱为民邱 乐、梁冠杰、李显奇、李家忠、郁展文、李孝三、杨 飞、罗泽安、牛进生)63. 铼 — 锇定年标准物质的研制与新技术方法研究及地质应用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杜安道、屈文俊、吴淑琪、王淑贤、孙德忠、 赵敦敏、刘敦一)64. 难钻进地层用新型钻头、钻具及泥浆的研究与开发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何远信、尔信、贾美玲、蔡家品、陶士先、黄卫东、黄玉文、靳书波、张建元、贾 军)65. 海底矿产资源的地球化学快速探查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限公司物探研究院,孙春岩、王兴谋、牛滨华、王维熙、王宏语、郭 栋、杨 慧、卢晓良、徐兴良胡 安)66. 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项家铀、殷卫平、薛 萍吴洪涛、蒋文彪、刘国洪、申胜利、董祚继、任效颖、李全人)67. 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河北师范大学资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余宝林、王 卫、尚国琲、朱雅娟、葛京凤、商蕊、高 婷、韩 芳、马 师、石晓丽)68.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任效颖、申胜利、胡德斌、春仔、陶向丽、赵善仁、王 远、邓颂平、胡容波、王 红)69. 中国矿产资源全球战略研究报告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黄宗理、张新安、王高尚、新元、杨学军、孙宝亮、魏铁军、吴荣庆)70. 中国矿业融资研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王瑞生、李志坚、关凤峻、韩海青、燚、李美玉、郑春才、杨学军、苏 迅、张应红)71. 危机矿山资源潜力战略调查与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吕古贤、郑大瑜、朱裕生、郭 涛、曹新元、曾绍金、杨 璐、黄力军、常玉刚、程志中)[关闭窗口]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 技术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