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树木白蚁的防治

园林树木白蚁的防治

园林树木白蚁的防治
程冬保
(马鞍山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在自然界,白蚁主要取食活的和死的植物体的纤维素,一些白蚁也可取食真菌和土壤。

一般情况下,生长健壮而旺盛的植株不易受到危害,但遭遇恶劣的天气、遭受病虫害危害和人畜践踏的非健康植株、生长发育不好的植株、幼年的植株易受到白蚁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白蚁对园林树木的危害呈加重趋势。

1.白蚁对园林树木的危害
1.1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种类 我国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种类较多,其中主要危害种类为:黑翅土白蚁、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次要种类为:黄翅大白蚁、囟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弯颚散白蚁。

也有堆砂白蚁属(危害榕树)、树白蚁属、新白蚁属、杆白蚁属、原白蚁属白蚁危害园林树木的零星报道。

1.2易遭受白蚁危害的园林树木种类 据统计,白蚁取食300多种树木,其中有30多种林木遭白蚁危害比较严重。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园林种植的树木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易遭受白蚁危害的园林树木也不相同。

例如,浙江杭州的香樟(当地有“十樟九空”之说)、广玉兰、法国梧桐易遭白蚁危害,而四川宜宾则是香樟、桉树、银桦等树种白蚁危害较重;安徽铜陵市的香樟、紫藤、女贞遭受白蚁严重危害,马鞍山市则是香樟、雪松、石榴、黄杨、女贞易遭白蚁危害。

广玉兰在杭州市易遭白蚁危害,而在铜陵、马鞍山市则很少看见白蚁危害它。

从全国范围看,遭白蚁普遍危害且最为严重的是香樟,其次为大叶桉、雪松、女贞等。

1.3园林白蚁危害的一般性特点 园林白蚁的危害与降雨有关,雨量充沛时,白蚁危害不严重;干旱时,白蚁易上树取食,尤其是取食幼树。

白蚁危害一般有2个高峰,上半年的高峰是为了白蚁的出飞;下半年,夏季过后,又有一个高峰。

当气温低于15℃,白蚁不上树取食。

在林相方面,单树种林的白蚁危害高于混交林,幼林白蚁危害高于成林,植被稀疏林白蚁危害高于茂密林地。

从地势上看,阳坡上树率高,阴坡往往白蚁危害不严重,这可能与水分有关。

2.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的勘察
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的现场勘察是防治白蚁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同的白蚁种类危害树木各有特点。

黑翅土白蚁以筑路取食树木的根系、树的表皮。

对苗圃的危害可造成扦插苗、定植苗、实生苗大面积死亡;对幼林树木筑泥被、泥线于树干上,取食树韧皮部,可影响幼林的生长发育,引起偏冠或早衰(参见图1)。

一些树木受风雪折断压伤、烈日灼伤、蛀干害虫蛀害、人为损伤,黑翅土白蚁可钻入其木质部蛀食,使树干空心,可导致树木枯死。

黑翅土白蚁是营地下巢的高等白蚁,蚁巢深度从10cm到2m以上,危害半径可达100m以上,是危害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

黑翅土白蚁危害园林树木的最大特点是树木外表有明显的泥被、泥线,泥被、泥线最大高度可达15m(参见图2)。

挑开湿润的泥被、泥线,可见大量的工蚁、兵蚁活动。

台湾乳白蚁危害园林树木比较隐蔽,被害树木的外观大多正常。

它在较大的树木的树干中、下部作巢,形成“树心巢”;它在树根部作巢,形成“根包巢”。

勘察时,需仔细观察树的外表,寻找有无家白蚁巢的外露特征(如出飞孔),树木的外表有无破损处,树木外表有无泥迹。

台湾乳白蚁有时以树皮作掩护,不筑明显的蚁路,而直接在树皮下取食、危害。

现场察看时,可将树木根部的松动的树皮撬开,看看有无工、兵蚁活动。

有时台湾乳白蚁在较大的树木内营巢,树木本身虽无任何迹象,但它危害周围的房屋建筑。

因此调查园林树木周围建筑物的白蚁危害,也是现场勘察的内容之一。

台湾乳白蚁主要危害樟树、刺槐、枫杨、法国梧桐、榕树(参见图3)。

台湾乳白蚁的兵蚁分泌乳汁,因此现场可以快速识别。

散白蚁破坏园林树木的能力较弱,危害率较低。

它一般取食树皮和生病的树木,主要危害枯竹、枯木、大叶桉等。

由于散白蚁种群较小,它一般不易成灾。

散白蚁有时分别与黑翅土白蚁、台湾乳白蚁一起危害园林树木。

3.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的治理
园林的白蚁灭治方法有多种,各地应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采取适合的灭治方法。

近年来,由于氯丹、灭蚁灵、砒霜的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加大了灭治园林白蚁的难度。

3.1黑光灯诱杀法 如果园林较大,白蚁危害树木较多、较严重,可在每年白蚁出飞之前,在园林内择地架设黑光灯数盏,诱杀白蚁的有翅成虫,降低园林内白蚁的种群密度。

3.2 挖巢法 由于黑翅土白蚁喜欢在樟树、雪松树下营巢(一般离树根不远),可以试着用挖巢的方法,直接将易挖、破坏性不大的蚁巢挖出。

园林树木上的泥线越高,往往此树离主巢越远。

挖出主巢,取出蚁王、蚁后以后,再用液体杀白蚁剂浇灌蚁巢,或用锐劲特(fipronil)粉剂喷在工、兵蚁身上。

如果只挖到副巢,也可将锐劲特粉剂喷在副巢中白蚁身上。

每巢只需3-5g,就可杀灭一个40-70万个体的黑翅土白蚁巢。

台湾乳白蚁喜在较粗的树木的树干或树根部建巢。

如果在树干或树根发现了巢体,可以用工具将树干或树根凿开,向巢内喷氟虫胺(sulfluramid)粉剂,可杀灭整巢白蚁。

散白蚁巢体较小,不易挖出,巢体破坏后易产生许多补充型蚁王、蚁后,不建议用挖巢法。

有的园林每年一定的月份,黑翅土白蚁巢体上方都能长出鸡丛菌、三踏菌,可以在长菌期间,作好标记,以利于准确挖巢(参见图4)。

挖巢法的缺点是此法对树木伤害较大,挖巢时费工、费力,此外挖巢人员还需要有挖巢经验。

3.3 诱杀法 诱杀法是利用白蚁喜欢吃的饵料将白蚁诱来取食,再在食物中放入灭白蚁粉剂,或加入含杀白蚁剂的饵剂,或向白蚁身上喷灭白蚁粉剂,让其将药物带回巢中相互传染,从而杀死全巢白蚁的方法。

诱杀法包括诱杀包法、诱杀管法、诱集坑法、地下型饵剂装置法。

诱杀包是将杀白蚁剂(氟虫胺或劲锐特)、饵料(甘庶渣粉或大叶桉树皮)、引诱材料(白糖)混配后用纸袋包装好的纸包,每包20g。

投放时,纵横每隔2m 投放一包。

园林景观树和行道树根据白蚁上树情况和环境状况投药。

诱杀包投放时,需用干草或土覆盖。

诱杀管由带孔塑料管和纸质饵剂组成,可以根据白蚁上树情况、白蚁取食点、取食痕迹等选点埋设,每亩约埋10-20只。

诱集坑方法为:在白蚁危害林地内挖50×50×30cm(长×宽×高)的坑,
将松木块或树皮装于坑内,洒少许糖水,再盖上塑料布,再用土覆盖,使之高于周围。

在白蚁活动季节,每隔半月检查一次,待诱出大量白蚁后,喷以传递性灭白蚁粉剂。

地下型饵剂装置中,国产的有“百庭宜TM白蚁监控诱杀系统”,进口的有“心居康”(Sentricon TM)、“恩斯特克斯”(EXTERRA TM)等。

此类装置中使用的药物均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家白蚁、散白蚁有较好效果,对黑翅土白蚁无效。

3.4 喷粉法 在现场发现白蚁新鲜泥线、泥被时,轻轻将泥线、泥被打开,直接用喷粉枪或喷粉装置向工、兵蚁身上喷灭白蚁粉剂。

此法要点是喷粉均匀和适度。

多点喷施、经常喷施也可大幅降低白蚁的种群密度。

3.5 阻止上树法 对于一些景观树和行道树,可以采用此法驱赶白蚁,确保几年内无白蚁上树。

在树干基部四周挖开30cm的土壤,喷施1%毒死蜱,或0.2%氯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药液,搅拌成均匀药土,回填于树干基部。

4.园林树木白蚁危害的预防
防止园林树木遭受白蚁危害,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在园林树木栽种前,要做好场地清理工作,发现白蚁及时灭治。

园林造林要选择抗蚁性较好的树种,宜造多树种混交林,不宜造单树种林。

在栽种时,检查移种树木有无白蚁,蚁害严重的树木要杜绝移栽。

要防止回填土中夹带白蚁。

对于白蚁危害较重的地区,树苗栽种或新建园林时,可作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4.1土壤消毒 苗圃和新建园林的土壤,可以先松土15cm,然后用20%氰戊菊酯乳油1:1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40倍液,或20%吡虫啉1:2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1:100倍液淋浇表土。

条状带使用时,淋浇药液5L/㎡,大面积使用时,淋浇药液3L/㎡。

对新建园林花坛防止台湾乳白蚁在内筑巢和危害,可用1%毒死蜱药液喷淋花坛底部和四周,花坛土可用0.1—0.05%毒死蜱药液进行预防处理,用药量为30L/㎡。

4.2药泥浆处理种苗 用泥土30%、水70%,加入0.02%氰菊酯或0.02%氯菊酯或
0.1%辛硫磷,拌和均匀,将苗木根部沾上药泥浆再栽种,可以预防白蚁危害。

1.3栽植坑和营养袋(钵)苗的施药预防:可在栽植坑(穴)中苗根周围淋浇0.02%氰戊菊酯或0.02%氯菊酯,预防白蚁危害;营养袋(钵)苗木移栽前,可用较低浓度的氯氰菊酯、氯菊酯、吡虫啉、毒死蜱、辛硫磷药液淋透营养袋里
的苗根土壤来预防白蚁。

在预防和灭治园林白蚁的过程中,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如白蚁种类、土壤因素、植被分布、绿化植物品种、气候条件以及居民防蚁意识等,制定相应的方案。

由于园林中白蚁种群的种类、巢龄不一,园林部门应坚持经常性白蚁防治,以控制白蚁的危害和种群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