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3物质的检验

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3物质的检验

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3物质
的检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4NH +,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盐酸
A .①⑤
B .④⑤
C .①③
D .①④⑤ 2.下列检验Cl -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
C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32Ba
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一定含有
2
4SO -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有23CO -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有4NH +
D .向某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
4.在未知液中加入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未知液中含有
( )
A .Cl -、24SO -
B .Cl -、3NO -
C .Cl -、23CO -
D .Cl -、OH - 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 2CO 3、KNO 3、KCl 、BaCl 2和CuSO 4,按下列步骤做实验。

①将该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 3,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现象判断:
(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2)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6.人们利用焰色反应制造了绚丽多彩的烟花,下列物质的焰色为黄色的是
A.Na2CO3B.KCl C.CaCl2D.CuSO4
7.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无焰色反应
B.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有焰色反应
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
D.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后都要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
8.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向某溶液中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9.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
3
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①②③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NH+检验一般是取少量样品与碱液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用蒸馏水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4
靠近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因此④、⑤一定用不到,答案选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A错误;
B. 先滴加盐酸,引入Cl−,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B错误;
C. 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的干扰,故C错误;
D. 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氯离子的特征离子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Ba 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也可能含有A.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32
2
SO-,A错误;
3
B.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
HCO-,B错误;
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该溶液也可能含有
3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有4NH +
,C 正确;
D .向某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由于引入了Cl -,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 -,应该选用硝酸检验沉淀是否消失,D 错误;
答案选C 。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应是2CO ,又因为加入稀3HNO 后沉淀部分溶解,
故原溶液中一定有Cl -,故未知液中除含有 23CO -外,还有Cl -,答案选C 。

5.Na 2CO 3、KCl BaCl 2、CuSO 4 KNO 3
【解析】
【分析】
根据CO 32-、Cl -、Ba 2+、SO 42-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分析解答。

【详解】
该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固体中不含CuSO 4,由②中,向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以被稀硝酸部分溶解且生成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含Na 2CO 3,则一定不含BaCl 2,生成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为AgCl ,则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KCl ,KNO 3则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 (1). Na 2CO 3、KCl (2). BaCl 2、CuSO 4 (3). KNO 3。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 正确;
B .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B 错误;
C .含有钙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C 错误;
D.含有铜元素的物质的焰色反应为绿色,D错误;
答案选A。

7.A
【解析】
【分析】
A、焰色反应是含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特殊的颜色;
B、焰色反应是含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特殊的颜色;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但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D、用盐酸来洗涤铂丝更容易将铂丝上的物质洗去。

【详解】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A.根据定义可知,无论某金属元素的单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都呈现相同的特殊颜色,体现的是元素的性质,故A错误;
B.根据定义可知,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有焰色反应,故B正确;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但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火焰的黄光才能观察到,故C
正确;
D.铂丝要用盐酸来洗涤,更容易将铂丝上的物质洗去,且盐酸易挥发不会干扰实验,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能与Ag+沉淀的离子有很多,未滴加稀硝酸酸化,不能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A错误;B.未先滴加稀盐酸酸化,不能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B错误;
C.Cu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C正确;
D.H2SO4与CO32-反应,会生成CO2,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不会有沉淀,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选项为B,BaCl2溶液中既有Ba2+又有Cl-,若原溶液中有Ag+,会生成AgCl沉
淀。

因此检验SO42-时需要先加HCl酸化,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

这里一定要注意,先加BaCl2再加HCl也是不行的,依然不能排除Ag+干扰。

9.D
【解析】
【分析】
检验氯离子用AgNO3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Mg(NO3)2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
Ba(NO3)2溶液;
【详解】
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AgNO3溶液、Mg(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Ag2CO3沉淀、MgCO3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AgOH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氢氧根离子。

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