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I目录第1章前言 (8)1.1、教育大数据建设背景 (8)1.1.1、战略机遇 (8)1.1.2、大数据产业政策支持 (10)1.2、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10)1.2.1、个体教育大数据 (11)1.2.2、课程教育大数据 (11)1.2.3、班级教育大数据 (12)1.2.4、学校教育大数据 (12)1.2.5、区域教育大数据 (12)1.2.6、国家教育大数据 (12)1.3、教育大数据采集技术图谱 (13)1.4、教育大数据建设面临问题 (13)1.4.1、产品同质化严重 (14)1.4.2、分析端是整体短板 (14)1.4.3、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14)1.4.4、大数据价值尚未体现 (14)1.4.5、数据模型的科学性不足 (14)1.4.6、数据的权利制度未明确 (15)1.4.7、数据规模日益庞大 (15)1.4.8、缺乏稳定高效的大数据环境 (15)1.4.9、数据利用不充分 (15)1.4.10、数据驱动带来的科研新挑战 (16)1.5、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原则 (16)1.5.1、要提前规划设计 (16)1.5.2、要有清晰的边界 (17)1.5.3、要保持连续性和规范性 (17)I1.5.4、采集粒度要尽可能小 (18)1.5.5、教育大数据数据源分析 (19)1.5.5.1、数据涉及面窄 (19)1.5.5.2、有效数据量少 (19)1.5.5.3、数据接口不完善 (19)1.5.6、教育大数据服务用户分析 (19)1.5.7、教育大数据建设责任制问题 (20)1.5.7.1、校领导 (20)1.5.7.2、教师 (21)1.5.7.3、学生 (21)1.5.7.4、家长 (21)1.5.7.5、校园环境 (21)1.5.7.6、教学管理与服务 (21)1.5.7.7、社会 (21)1.6、建设目标 (22)1.6.1、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2)1.6.2、大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22)1.6.3、大数据分析与决策 (22)1.7、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意义 (22)1.7.1、实现个性化学习 (23)1.7.2、实现教育评价体系重构 (23)1.7.3、实现科学研究范式转型 (23)1.7.4、开启“大数据创客”新模式 (23)1.7.5、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23)1.7.6、实现科学化教育管理 (24)第2章教育大数据需求分析和应用前景 (25)2.1、智慧教育大数据需求分析 (25)2.1.1、政府部门 (25)II2.1.1.2、教育管理 (25)2.1.2、教师 (26)2.1.2.1、教学资源精准投放 (26)2.1.2.2、教师教学评价 (26)2.1.2.3、云题库建设 (26)2.1.2.4、教师综合评估 (27)2.1.3、学生 (27)2.1.4、教学管理 (27)2.1.5、教育技术服务商 (28)2.1.5.1、平台技术服务商 (28)2.1.5.2、语音识别技术服务商 (29)2.1.5.3、物联网技术服务商 (29)2.1.6、教育平台服务商 (29)2.1.6.1、教育资源平台 (30)2.1.6.2、教育管理平台 (30)2.1.6.3、O2O平台 (30)2.1.6.4、学习交流平台 (30)2.1.7、用户 (30)2.1.8、采集过程要符合伦理道德 (31)2.2、教育大数据应用场景分析 (32)2.2.1、政府部门 (32)2.2.1.1、生师比场景举例 (32)2.2.1.2、农村学生寄宿生比例场景举例 (32)2.2.1.3、教室、实验室的空置率/利用率场景举例 (33)2.2.1.4、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场景举例 (33)2.2.1.5、改革教学标准场景举例 (34)2.2.2、教育机构 (34)2.2.2.1、教师场景举例 (34)III2.2.2.3、教学管理场景举例 (36)2.2.3、教育服务商 (37)2.2.3.1、技术服务商场景举例 (37)1、平台技术服务商 (37)2、语音识别技术服务商 (37)2.2.3.2、平台服务商场景举例 (38)1、教育资源平台 (38)2、O2O平台 (38)3、学习交流平台 (39)2.2.4、用户 (39)第3章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41)3.1、教育大数据架构 (41)3.1.1、基础硬件层 (42)3.1.2、数据集成 (42)3.1.3、数据计算与分析挖掘 (42)3.1.4、数据安全 (42)3.1.5、服务器集群 (43)3.1.6、大数据技术标准 (43)3.1.7、大数据数据中心 (43)3.1.8、大数据业务开发平台 (43)3.1.9、大数据业务可视化分析 (44)3.2、教育大数据平台标准体系 (44)3.2.1、基础标准 (46)3.2.2、数据表示标准 (46)3.2.3、数据处理标准 (46)3.2.4、数据存储标准 (46)3.2.5、大数据服务标准 (46)IV3.2.6、大数据安全和隐私标准 (47)3.2.7、行业大数据应用标准 (47)3.2.8、大数据产品测试标准 (47)3.3、教育大数据业务开发平台 (47)3.3.1、教育大数据业务开发平台架构图 (48)3.3.2、大数据数据中心 (49)3.3.3、大数据业务平台层 (49)3.3.3.1、组件 (50)3.3.3.2、大数据处理引擎 (50)3.3.3.3、APP (50)3.3.3.4、BI引擎 (50)3.4、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关键技术 (50)3.4.1、Hadoop技术 (51)3.4.2、HDFS技术 (51)3.4.3、MapReduce技术 (52)3.5、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效果 (53)3.5.1、开展大数据顶层设计,以大数据应用全面推进学校发展 (53)3.5.2、快速推进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立丰富的数据来源 (54)3.5.3、基于个性化服务需求,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 (54)3.5.4、综合应用大数据成果,推动学校全面创新 (55)3.6、教育大数据常见业务系统 (56)3.7、教育大数据服务用户类型 (59)3.7.1、校领导 (59)3.7.2、院领导 (59)3.7.3、校工会 (59)3.7.4、设备处 (60)3.7.5、图书馆 (60)3.7.6、校医院 (60)3.7.7、老师 (61)V3.7.9、企业 (61)第4章教育大数据应用 (62)4.1、大数据教学创新应用 (63)4.1.1、教学质量评估 (63)4.1.2、上网行为 (64)4.1.3、学生成绩分析 (64)4.2、大数据科研创新应用 (65)4.2.1、科研成果 (65)4.2.2、科研项目 (66)4.2.3、科研经费 (67)4.3、大数据管理创新应用 (67)4.3.1、招生分析 (67)4.3.2、就业分析 (68)4.3.3、住宿分析 (69)4.3.4、资产数据统计分析 (69)4.4、大数据创新应用 (70)4.4.1、学生轨迹分析 (70)4.4.2、学生画像 (71)4.5、教育大数据建设模块 (72)4.6、学校概况模块 (72)4.6.1、全校一卡通消费情况 (73)4.6.2、学生生源分布地图 (73)4.6.3、教师职称统计图 (74)4.6.4、各学院学历分布图 (74)4.6.5、全校学历分布情况 (75)4.6.6、全校成绩统计图 (75)4.6.7、全校/各院学生综合分析 (76)VI4.6.9、全校上网信息 (76)4.6.10、学校舆情情况 (77)4.6.11、各省成绩分布图 (77)4.6.12、综合预警平台 (77)4.7、我的大学模块 (77)4.7.1、学生成绩详情分析 (78)4.7.2、学生图书借阅分析 (79)4.7.3、学生详细当前借阅信息 (79)4.7.4、学生课程表 (80)4.7.5、我的消费 (80)4.7.6、我的网络 (81)4.8、行为画像模块 (82)4.9、综合预警模块 (83)4.10、舆情分析模块 (84)4.11、招生就业模块 (85)4.12、数据安全模块 (87)VII第1章前言2015年是中国的教育大数据元年,政府、企业、学校、研究者、管理者、教师、社会公众等都开始关注教育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机构、学术活动、市场产品等开始纷纷出现。

然而,我国的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领域整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涉及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如教育数据的自然采集、教育数据的安全管理与隐私保护、教育数据的无缝流转与开放共享、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学习分析等)。

其中,教育数据的全面、自然、动态、持续采集是构建教育大数据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这就需要厘清一些基本问题:教育数据的产生源头在哪里?哪些数据需要采集?有哪些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采集时需要注意什么?大数据发展分析1.1、教育大数据建设背景1.1.1、战略机遇培养大数据人才、利用教育大数据深化高校管理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使用大数据平台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效率,既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机遇。

大数据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成为每一家组织机构的标配。

“大数据”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分析和利用”8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并让很多常态化的认知、判断、思维定式、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形成全新的面貌和演进方向。

大数据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大数据战略布局。

大数据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正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文件指出“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并在启动的十大工程之一“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教育大数据将首先破解传统教育面临的六大难题(发展不均衡难题、方式单调化难题、信息隐形化难题、决策粗放化难题、择校感性化难题、就业盲目化难题),助推教育的全方位变革与创新发展。

确立教育大数据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已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育大数据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科学力量与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

人类社会已经迎来“大数据时代”。

培养大数据人才、利用教育大数据深化高校管理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使用大数据平台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效率,既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机遇。

91.1.2、大数据产业政策支持目前政策对大数据的支持力度正不断提升,大数据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