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教案-第七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教案-第七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教案第七章规划及行动一、教学目的1.了解生涯目标的概念及分类,以及制定目标的意义及原则。

2.了解如何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生涯目标。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07-S03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SMART原则、正念吃葡萄干练习、制定生涯规划书、制定行动计划、自我激励教学难点:制定目标的意义、正念吃葡萄干练习、自我激励四、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课堂提问及讨论、课堂练习五、参考教材宗敏、夏翠翠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教学过程(一)S07-S01:制定目标1.案例引入社团达人林飞热衷于各种社团活动,大一就报了系里的6个社团,摄影、航模、话剧……还加入了校学生会。

林飞性格开朗,朋友比较多,他花了很多时间在社团和学生会,结果学习成绩惨不忍睹。

林飞知道自己看重什么,从小父母就教育他“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而林飞报这么多社团,就是想先学会“做人”。

教师通过以上案例引出问题:究竟需不需要制订职业目标?2.介绍生涯目标的概念生涯目标,又称职业目标,是指一个人渴望获得的与职业生涯相关的结果,是个人在选定的职业领域的某一节点或某一时期要取得的成绩或达成的愿望。

3. 课堂讨论:人生需要目标吗?在这部分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之后通过介绍以下的研究及案例,引导学生看到目标设定是生涯规划的核心,以及制定目标的积极作用。

(1)哈佛大学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研究这个研究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了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规划对人生的影响,初始调查结果如下: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调查者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的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和成功是当年那其他97%的人的财富和成功的总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2)案例分享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

在海岸以西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女性跳入太平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

要是成功的话,她就是第一个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

这名女性叫弗洛伦丝·查德威克。

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名女性。

这天早上,海水把她冻得全身发麻。

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只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千千万万的人在电视机前看着。

有几次,鲨鱼接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依然在游着。

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

她感觉已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艘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

几十分钟后,人们把她拉上了船。

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渐渐感觉暖和多了,这时候才感觉到失败的打击。

她不假思索地告诉记者:“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当时能看到陆地,也许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方,离加州海岸不到1千米!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

她不但是第一个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4. 目标的分类(1)根据职业所涵盖的内容分类,可分为外在的职业目标和内在的职业目标。

外在的职业目标:指生涯过程中外显的、具有能见性标记的目标,通常包括职务目标、技术等级目标、经济收入目标、社会影响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等。

内在的职业目标:指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个人自身得到了足够的发展、收获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职业技能、转变了观念,内心得到了丰富与升华。

内在的职业目标具体包括个人工作能力目标、工作成果目标、心理素质成长目标等。

在此要引导学生看到,内在的职业目标与外在的职业目标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确立职业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不能只重外在而轻内在。

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在职业成长的初期,内在的能力、素质的积累往往比外在获得多少月薪更重要。

(2)根据时间分类根据时间可以将职业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如果再细分,可以将职业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小型目标和微目标,如下表所示。

这部分重点介绍两方面:1)实际上这5种目标是相互联系的。

微目标、小型目标和短期目标是在一到两年内实现的职业目标,是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这些目标是可控且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是所有目标中较清楚的行动目标。

中期目标在整个职业目标体系中的作用是承前启后,能否实现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中期目标是三五年间可以实现的目标,它比长期目标要具体得多。

长期目标的规划一般比较模糊和粗略,以便于随各种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将职业目标分类管理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可以时刻检视自己,当下的这些短期目标是否和中期目标一致?中期目标又是否与长期目标一致?2)个体对目标关注的侧重点不一致。

有的人擅长制订长期目标,而忽略了小型目标和微目标的制订,这样往往会导致有了方向但总是原地踏步的结果。

相反,有的人擅长制订小型目标和微目标,每天做什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却忽略了长期目标的制订,这就会导致学习、工作盲目。

因此,所有类型的职业目标的制订都是有必要的。

5. 制定目标(1)长期目标的制定1)长期目标的特点:➢与人生目标相融合,指导自己为未来努力。

➢与人生志向吻合,能激励自己立志通过努力实现理想。

➢是自己认真选择的,和组织、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有实现的可能性,并有一定的挑战性。

➢符合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自己的能力匹配。

➢也许不能明确表达和说明,可能是一种模糊的状态。

2)大学阶段对待长期目标的建议在大学阶段,对长期目标可以保持宽泛、灵活和模糊的态度,逐渐探索。

虽然不建议大家在大学阶段就完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在这个阶段要有针对性地探索,对人生目标开始进行积极和有意义的思考,这是有必要的。

3)制定长期目标的方法建议就是多思考和自省,可以试着回答以下问题:你有什么梦想?你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你关注什么类型的新闻?你的偶像是谁?做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开心?做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有意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去思考自己的长期目标。

(2)中期目标的制定➢是结合自己的意愿、社会的需求制订的,与长期目标一致。

➢目标基本符合自己的兴趣、价值观,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

➢切合实际。

➢能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说明。

➢有比较明确的执行时间,可以根据外界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可以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3)短期目标的制定1)短期目标的特征➢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致。

➢切合实际。

➢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实现起来有一定把握。

2)短期目标的制定原则短期目标给了人们这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对于短期目标的制订,需要严格按照下图所示SMART原则,给自己制订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但有挑战性的、有价值和时限的目标。

(4)小微目标的制订小微目标的特征:➢非常清晰和明确。

➢与短期目标保持一致。

➢切合实际。

➢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实现起来非常有把握。

小微目标的制订可以通过作息时间表来完成,可以展示一个示例。

张帆的作息时间表(5)课堂讨论大学毕业后你有哪些打算?为了这些打算,你制定了什么短期目标?这些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二)S07-S02:制定行动计划1. 制定生涯规划书生涯规划可以从任何时间节点开始,任何时候开始生涯规划都不晚。

大家可以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这也是对前几章所学内容的检测。

也许大家最初制作的生涯规划书还不完善,但可以随时完善它。

制作生涯规划书的步骤为:第一步明确个人生涯愿景:生涯规划对于我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步自我探索与评估: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职业梦想探索第三步职业探索与评估:包括了解职业世界、职业聚焦第四步资源探索与评估:包括个体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第五步确立发展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小微目标第六步制订行动计划第七步实施、评估和调整以上制定生涯规划书的内容是将前几章的内容全部串联了起来,在此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章节的内容。

2. 制定行动计划(1)制定行动计划的原则3H1W,即怎样达到(How)?谁负责行动(Who)?要做些什么(What)?什么时候完成(When)?(2)行动计划的内容➢可选择的形式➢所需要的准备或装备➢确定形式➢确定完成的时间、频率或强度➢确定监督者(可选择)➢特殊情况的处理➢确定行为记录的方式➢其他需要协助安排的情况➢初步可行性分析➢执行一段时间后的调整。

(3)课后练习可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短期目标,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可作为课堂作业交上来。

(三)S07-S03:自我监控1. 执行监控与评估指对自己决策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并对这个过程进行评价。

执行监控与评估能够确保我们按照计划行事,完成预定的计划。

在执行监控与评估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呢?首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双手交叉相握。

你会发现有的人右手大拇指在左手大拇指的上面,有的人左手大拇指在右手大拇指的上面。

接下来再反过来交叉相握,之前右手大拇指在上的现在左手大拇指在上,之前左手大拇指在上的现在右手大拇指在上。

你会感到反过来交叉相握的时候很不自在,还需要稍微思考一下,而第一次双手交叉相握的时候你完全没有思考和觉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动化过程。

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这样的自动化行为,要改变这种自动化行为的关键就是增加觉察,将自动化的过程转换为有意识、有觉察的改变过程。

所以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而在行动计划的执行监控与评估这个部分,觉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增加觉察的练习1——行为观察记录先确定一个观察的目标行为,例如,你希望上课认真听见,不看手机,目标行为可以是上课看手机,当然也可以观察例外的情况,如不看手机认真听讲的时候。

确定好目标行为之后,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完成下表的相应部分(表格中的例子是观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

行为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自己的觉察,也可以邀请你的朋友或室友帮你填写观察表,还可以互相填写。

行为观察表姓名:日期:目标行为:(2)课堂练习:增加觉察练习 2——吃葡萄干练习提前准备好分袋装的葡萄干,带领同学们进行正念吃葡萄干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