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出入境检验检疫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性质与特点
3.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口岸检查检验单位之一,在执行国家进出境动植物 检疫法的过程中需要与海关、交通运输、邮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口岸委、 办统一协调下既严格有效把关,又简化手续,方便货主,努力为改革开放 多做贡献。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范围
(一)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二)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 物、铺垫材料; (三)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 (四)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 (五)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规定或者贸易合同约定应 当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其他货物、物品。
1. 检疫审批:凡输入、携带、邮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繁殖 材料,货主、物主或代理人必须事先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强制性处理措施:除害、动物的销毁、退回),防疫消毒措施 (针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及集装箱;装载动物、动物 产品的运输工具;被污的场地及器具;接触动物的人员实施药 物处理,防止可能携带有害生物进境)和紧急预防措施。
紧急预防措施
国外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可能传入中国时,国务院应当采 取紧急预防措施,必要时可以下令禁止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 工具进境或者封锁有关口岸;受动植物疫情威胁地区的地方人 民政府和有关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报告。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程序
依法抽取样品检疫,验余的样品如何处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采取的样品必须妥善保存,
并由现场检疫员填写《送检报告单》,连同样品送实
验室检疫。检疫有问题的剩余样品全部不退回货主;
而已完成实验室检疫的剩余样品,未发现传染性病原
的,通知货主或代理人凭“采样凭单”领回,逾期不 领和不能久存的物品,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作
(十一)检疫放行制度
(十二)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三)检疫收费制度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措施
检疫措施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是为了农业生 产安全和外贸信誉的需要而规定的手段和办法,有关单位和个 人必须遵守和执行。《动植物检疫法》规定了多项检疫措施, 如:禁止入境措施,检疫处理措施(对经检疫不合格的货物的
度、检疫收费制度等。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一) 检疫审批制度 进境检疫审批制度 过境检疫审批制度
(二)检疫报检制度
进境报检制度 出境报检制度
过境报检制度
邮寄物报检制度 携带物报检制度
(三)产地预检制度
(四)注册登记制度 (五)现场检疫制度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六)实验室检验制度 实验室检验是进出境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的几种 情况:
质检总局 农业部联合公告第812号(英国禽流感)
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
1927 年在天津成立了“农工部毛革肉类检查所”,这是中 国官方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机构。 1964年2月,国务院决定将动植物检疫从外贸部划归农业部 领导,并于1965年在全国27个口岸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
物检疫所。
1991年10月30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
201112081025 201112081004 王强 娄宇
检疫
源自拉丁文quarantum,本意是40天,源于14世纪的欧洲。
14世纪中叶,由于欧洲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些传染病相继通 过海上客轮或货轮运输传入欧洲。1377年,为防止传染病传 入,威尼斯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卫生检疫站,每当有外来 船只抵达口岸时,为了防止货物或人员携带病原,口岸当局 把船员和货物滞留船上,必须经过40天的观察和检查后,如 果没有发现传染病才允许登陆。这种措施当时仅是为了防止 人类疾病的传播,但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这种措施扩展到 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就产生了专门的动植物检验检疫, 专门针对动物的检疫就称为动物检疫。各国并相应建立了专 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三、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程 序
2. 报检:输入、输出应检物,货主或代理人应按要求填写报检单, 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3. 检疫:包括现场检疫、实验室检疫、隔离检疫 4. 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 5. 检疫处理: (1) 对经检疫不合格的检疫物,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 《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其代理分别作除害、退回或 销毁处理。 (2) 签证放行
输入种用大中家畜的,应在国家动植物检疫局设立的动物 隔离检疫场所隔离检疫 45天;输入其他动物的,应在口岸动植 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动物隔离场所隔离检疫30日。
2、出境动物隔离检疫制度 输出动物,出境前需要经隔离检疫的,在口岸动植物检疫 机关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隔离检疫。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八)检疫出证制度 (九)检疫监督制度 (十)调离检疫物批准制度
无害化处理;对动物血清等根据检疫结果作定期保存
或灭菌、灭活处理。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检疫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法》的基本内容。检疫制度是国家制定的出入境动植 物检疫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检疫审批制度、检疫 报检制度、现场检疫制度、隔离检疫制度、调离检疫 制度、检疫放行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检疫监督制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
一、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性质与特点
1.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通过立法手段防止危险性的有害生物传入传
出国境和蔓延。它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防治措施,需要有国家授 权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执行。检疫执法离不开对有害生 物鉴定、消毒灭菌、杀虫等科学技术的应用,是高水平的技术 行政。
2.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是特殊的预防手段。我国对动植物病虫害实 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是针对外来 危害严重、在国内未发生(或分布未广)而可能人为传播的疫 情,御疫病于国门之外。由于防治困难,采取检疫的特殊预防 手段。必须强制执行,不允许只顾局部眼前利益。
1、现场检疫不能得出结果的,需要抽样做实验室检验;
2、现场检疫发现可疑疫情。需要做进一步到实验室确诊; 3、进口国要求的实验室检验项目; 4、国家动植物检疫局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 5、我国对外签署的检疫协定的协定和议定书中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七)隔离检疫验检疫概述
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内容
对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包括其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的 检疫和监督管理,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菌、害虫、杂草种子及 其它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保护本国农、林、渔、
牧业生产和国际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述
中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是 1903 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