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论文学院: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摘要: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一个工业领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特性,历来都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单位。

随着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自上世纪80年代,化工行业通过开展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的创建等工作,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基本都是满足当时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不断加大对环保注视程度,以及对企业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企业环境行为公示第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污染治理费用以缴纳的排污贯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明显增大。

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出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在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中的实用性,对今后的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煤化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化工污染物废水正文: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都是最近的几年内提出来的新要求。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从目前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搞好每一个污染源的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是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

然而环境保护要从源头做起,要想除根就要先找到根源。

对于化工类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污染部门。

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处理好工业三废的排放对于环境的治理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本文主要是讲了一下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及工艺。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生化法处理煤化工废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苯类物质和苯酚类物质;缺点是不能有效的去除掉废水里的难降解物,如吡啶,咔唑类等在检测的时候,很多煤化工行业很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浊度和色度很高是生化法处理过的煤化工废水的另一个缺点,所以,要进一步降低浊度和色度以及氨氮等指标,这样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煤化工废水的特性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是煤化工企业排放的主要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有毒成分,比如说氨氮氰酚油在煤化工的综合废水中,氨氮为,的含量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像多环芳香族化合物酚类,还有一些杂环化合物像氮氧硫等,很难降解废水中含有易分解有机物和难分解有机物易分解有机物包含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还有萘砒咯吠喃类等;难分解物包含咔唑,联苯类等。

生化处理法煤化工废水在进行生化处理之前都要进行物化预处理,气浮隔油是预处理的常用方式气浮法的作用是将煤化工废水中的油类去除然后回收利用,这样做避免了煤化工废水中过多的油类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气浮法还能起到预曝气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物化预处理过的废水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法再进行处理,也就是常说的工艺其中好氧生物法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的不能稳定的达标,因为废水中的杂环类和多环类化合物难去除。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研究出来的新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比如说法,厌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生物法以及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法。

对好氧生物法的改进Pact法:生物炭法,这种方法是将活性炭粉末投放到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因为活性炭对溶解氧和有机物有吸附作用,利用这一特点提供给微生物成长所需的食物,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有所增加湿空气氧化法可以对使用过的活性炭再生。

生物流化床处理法: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特殊结构填料的生物流化床技术,该技术在同一个生物处理单元中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有机结合,污染物通过吸附和扩散作用进入生物膜内,通过在活性污泥池中投加特殊载体填料使微生物附着生长于悬浮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微生物膜层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可以达到很高的生物量,因此反应池内生物浓度是悬浮生长活性污泥工艺的3倍可达,降解效率也因此成倍提高由于微生物为附着生长方式(不同于活性污泥的悬浮生长),流动床载体表面的微生物具有很长的污泥龄,非常有利于生长缓慢的硝化菌等自养型微生物的繁殖,填料表面有大量的硝化菌繁殖,因此系统具有很强的硝化去除氨氮能力,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

固定化生物技术:固定化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有针对性地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废水经过驯化的优势菌种对喹啉异喹啉吡啶的降解能力比普通污泥高多倍,而且优势菌种的降解效率较高,相关实验证明其处理对吡啶等物质降解率在以上。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这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该方法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煤化工废水处理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

厌氧生物法:也称UASB 技术,它处理煤化工废水是通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技术实现的。

G.Lettings 等人在1977年开发了该方法的反应器。

该反应器具有固、液、气三相分离装置,底部安设污泥层反应器,煤化工废水从下面往上通过污泥层反应器。

在污泥层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将煤化工废水中的大量的有机物转化为CH4 和CO2,然后进入反应器上部,再经过三相分离装置分离。

此外,活性炭厌氧膨胀床技术可以将煤化工废水中的酚类和杂环类化合物有效的去除掉,所以该技术也经常被用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

厌氧一好氧联合生物法:近年来化工研究者开始重视厌氧和好氧的联合生物处理法,因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单独的好氧或厌氧技术所处理的废水的达标程度不是令人很满意。

经过厌氧酸化处理后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生物其降解能力明显提高,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做好铺垫,最后其CODcr 的去除率超过90%。

在煤化工废水中,有一些比较难降解的有机物,比如说吡啶、喹啉还有萘,通过厌氧—好氧联合生物法对这些难降解物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70%,55%和67%,这是一般的好氧处理法所不能达到的,其只能将这些难降解的有机物除去20%。

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氨氮等浓度虽有极大的下降,但由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存在使得出水的色度等指标仍未达到排放标准因此,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仍需进一步的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固定化生物技术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及反渗透等膜处理技术。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法是在生产中通常加入混凝剂如铝盐,铁盐,聚铝聚铁和聚丙烯酰胺等来强化沉淀效果调节好适当的值,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在混凝剂的作用下聚集进而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以达到固液分离的过程其目的是除去悬浮的有机物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浊度。

吸附法:由于固体表面有吸附水中溶质及胶质的能力,当废水通过比表面积很大的固体颗粒时,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到固体颗粒(吸附剂)上,从而去除污染物质该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吸附剂用量大,费用高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一般应用于出水处。

高级氧化技术:由于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复杂多样,其中酚类多环芳烃含氮有机物等难降解的有机物占多数,这些难降解有机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高级氧化技术是在废水中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能够无选择性地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分为均相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多相湿式催化氧化法以及其他催化氧化法。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难点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但各有利弊单纯的生物氧化法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值偏高,不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吸附法虽能较好地除去,但存在吸附剂的再生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催化氧化法虽能降解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但实际的工业应用中存在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工艺运行管理和成本相对较低,该工艺是煤化工废水的主要选用工艺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工艺可以完全处理好煤化工废水,所以利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煤化工废水是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结我国贫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实情决定了现阶段煤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形式,煤化工业可从煤中提取多种产品,这大大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价值,而相关废水工艺技术的使用是煤化工产业走上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保障手段,使该产业与生态环境实现共赢。

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新的技术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优势和缺陷对于煤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单纯的生物氧化法处理出的水偏高,效果不是很满意;吸附法效果很好,但是经济效益不佳,而且还会伴随出现次污染和吸附剂再生问题;催化氧化法对煤化工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着消耗量大,费用高的问题;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无论从处理能力和成本问题上都比较适合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所以是首选但是单纯的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和浓度较高的煤化工废水时,需要配合混凝沉淀和催化氧化法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多种方法联合处理煤化工废水是今后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1]王京. 浅析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J]. 广西轻工业,2009,11:99-100.[2]吴世军. 煤化工废水处理新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3]暴强,盛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J]. 科技创新导报,2011,09:129.[4]孟冬冬.论当代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4:44.[5]孟得娟.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分析[J]. 煤炭技术,2012,04:250-251.[6]刘亚洲. 浅谈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J]. 企业技术开发,2011,09:86+89.[7].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J]. 化工环保,2010,01:23.[8]周丽. 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9.[9]本报记者滕继濮. 超导磁分离:工业废水处理新途[N]. 科技日报,2009-04-24006.[10]王宏伟,王天来,苗磊,杨晓明,刘巍,钟大辉,田大江. 国内含腈废水处理研究进展[A].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3.[11]王礼茂.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问题[A].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新疆自然资源学会.发挥资源科技优势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新疆自然资源学会:,201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