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热力学绪论、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绪论、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
绪论
一、能源及热能利用
用来产生各种所需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 一次能源:风、水力、太阳、地热 二次能源:热能、机械、电
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源的传递和转换过程。 热能的利用:热利用、热能的动力利用。
热能的利用
热能的利用
二、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工程热力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从工程的 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 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第二节 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 数
一、状态与状态参数 描述工质状态特征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 参数。
常见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比容
(v )、密度()、内能(u)、焓(h)、熵
(s)、火用(ex)、自由能(f)、自由焓(g) 等
二、基本参数
1、温度 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 理想气体热力学温度与分子平移动能的关系式:
p 2 n m2 2 nBT
32 3
压力的宏观定义:p=F/f
压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 SI规定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1Pa = 1N/m2
工程单位:巴(bar)、标准大气压(atm)、 工程大气压(at)、毫米水柱(mmH2O)、 毫米汞柱(mmHg)
相对压力和绝对压力 压力间的关系: 当p>B时, p B pg 当p<B时, p B H 其中
准静态过程
非准静态过程
二、可逆过程
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 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实施条件:1、是准平衡过程 2、过程没有势差 3、过程没有耗散效应
可逆过程要求系统与外界随时保持力平衡和 热平衡,没有耗散效应和任何能量的不可逆 损失
准静态过程仅要求系统内部的力平衡和热平 衡,系统与外界之间可有不平衡势差和耗散 现象
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表示图
在一个图中表示各系统
四、系统的内部状况
1、热源系统:提供热能的物质或能量 2、功源系统:提供机械功的物质或能量 3、质源系统:提供质量的物质或能量 4、单相系:物质、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固、液、
气) 5、单元或多元系统
单元: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 多元: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成分组成 6、均匀或非均匀系统 系统中化学、物理性质处处均匀一致的系统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 未必是可逆过程
三、可逆过程的膨胀功(容积功)
热转换为机械功必须依靠工质的膨胀。 由于系统容积变化而通过截面向外界传递的
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 系统容积增大,则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视
为正功;系统容积减小,则外界对系统做压 缩功,视为负功。
功=力×距离,若f是活塞的 截面积,则F=pf。于是单位 质量工质在微元热力过程中克 服外力所做的功为:
一、正循环
循环热效率
循环中转换为功的热量 工质从热源吸收的总热量
tw0 q1q源自 q2 q11 q2 q1
循环热效率总是小于1
二、逆循环
主要应用于制冷装置和热泵。
制冷系数: 1
q2 w0
q2 q1 q2
供热系数: 2
q1 w0
q1 q1 q2
关系1 : 1 21 1 21 1 2
致冷系数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1,供热系数总是大于1
m2 BT
2
热力学温度规定,纯水三相点温度为基本定点, 并指定为273.16K 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t=T-273.15
2、压力
气体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分子之间不断相互碰撞同时也使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即边界面)碰 撞-大量分子碰撞器壁的总结果-气体对器壁的压力
作用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与分子浓度及分子平移运 动平均动能之间的关系式: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理论的应 用 基本理论:第零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基本理论的应用:动力循环、制冷循环、湿 空气、压缩机、喷管等
三、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法 微观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热力系统 一、系统、边界与外界 1、系统:用边界将讨论的对象区分出来的部
分 2、外界:分割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3、边界:固定、运动、虚设
热力系统
边界可变形系统
二、闭口系统与开口系统
1、闭口系统 没有物质交换而只能能量交换(没有物质穿 过边界)
特性:传热与功
2、开口系统 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有物质流 穿过边界)
特性:传热与功+ 流进、出时各部分能量
三、绝热系统和孤立系统
1、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传递的系统 2、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又无物质交
三、状态方程 建立 温度、压力、比容这三个基本状态参 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而用p-v图来确定工质 状态。
p f1(T , v)
T f2 ( p,v)
v f3( p,T )
F ( p, v,T ) 0
第四节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一、准静态过程 整个过程可以看作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 的状态所组成(势差足够小,变化足够慢)
w FdS pfdS pdV
可逆过程1-2的膨胀功为:
W V2 pdV V1
四、可逆过程的热量
热量计算公式:
q TdS
在右图中1-2传递的热量:
2
q 1 TdS
系统吸热:q>0 系统放热:q<0 系统绝热:q=0
第五节 热力循环
工质从某一初始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 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B——当地大气压力 pg ——高于当地大气压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 H——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比容和密度
比容: v V m
(m3 / kg)
密度: m (kg / m3)
V
两者关系: v 1
三、强度性参数和广延性参数
1、强度性参数:T、p等与质量多少无关,没 有可加性的参数值。
2、广延性参数:V、U、H、S等参数,与质量 有关,具有可加性。
第三节 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
一、平衡状态 如果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 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 衡状态。
二、状态公理 确定纯物质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n+1 其中n表示传递可逆功的形式,加1表示能 量传递中的热量传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