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连城方言对连城山歌的影响文献综述

浅析连城方言对连城山歌的影响文献综述

浅析连城方言对连城山歌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客家山歌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最为深情,最为卓越的歌种之一。

而连城山歌为客家山歌三大类的一类,其以独特的结构,平缓的旋律,以及朴素、原始的音乐风格,吸引了许多山歌爱好者前往学习研究。

连城山歌音域较窄,节奏灵活自由,难以准确的记录,这些特点归咎于人们对连城方言的发音与音调的掌控。

连城方言对连城山歌的影响很大,几乎可以说是方言的各各方面影响着山歌的每个细节。

每一种民歌都是与其他的方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就好比:河北的梆子戏,它有河北的方言的激越,山东的民歌,它有山东方言的豪爽,浙江一带的民歌,它有浙江方言的俏丽,京剧,那更为熟悉,它有京腔韵的干脆。

那么连城山歌有什么呢?它有连城方言的甜美,朴素。

原始的美。

所以说语言是各地山歌或民歌赖以发展的基础。

是山歌生命的组成。

连城方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普通话与外语的冲击,但连城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护思想,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触、连城人不但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活区域,保存了当地的文化礼俗,而且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系统。

连城山歌便是在这种系统上发展起来的。

二、主体
古有清代徐大椿在其《乐府佳声》中提到“字若不复,曲调虽好,而动人不易。

”李海有本著作为《闲情偶寄,演习部》之中提到“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细。

先问有字无字。

”由此可见无论古今,语言对歌曲的影响甚是可观。

项梦冰在《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连城客家话的发音与记法,还有音调的高低;吴尧生、马卡丹在《连城风物》中记录了许多当地的民歌民谣;李秋玉在《客家山歌艺术特点分析》中,告诉了我们她对客家山歌的见解;黄美云在《客家山歌的发展与传承》中,向我们家少了客家文化,告诉我们如何发展与传承客家文化……
前辈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有用的资料。

在本文中,我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法,向大家讲述了连城方法对连城山歌的影响。

连城山歌它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的古语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到的人们不再喜欢原汁原味的山歌,传统的山歌正被年轻一代慢慢疏远乃至遗忘。

通过本文的概述,希望可以向世人介绍及弘扬客家的文化,为客家文化喜好者提供有用的帮助。

三、总结
连城山歌是连城人们生活的结晶;是记载历史文化的精灵;是连城方言与方言组成的魅力女子。

她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她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她有属于大家的记忆........
如果说连城山歌是一条清澈的河流,那么连城方言就是河流中的水分子,那么节奏、情感、旋律等因素就是水分子中钙离子、镁离子、氢离子等有机矿物质。

它们相互依靠、相互依存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着,让自身焕发光彩,以至于更好的走向人们的心中、走出乡村、走向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