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语文教育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宽、高、新。
2、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性质,而“”则是其本质属性,同时,“”是该学科的又一属性。
3、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首先,一定的政治、经济对该时期的语文教育具有作用,其次,语文教育对社会具有作用。
4、语文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性和性。
5、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具有性特点,语文教学的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多渠道性。
6、语文教材的类型,根据载体分,有文字教材和教材;以编辑形式分,有型和综合型。
7、说话能力包括:组织的能力、快速的能力、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8、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外,还有助于培养;有助于;有助于。
9、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性、性、稳定性、性的特征。
10、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式是:预习(阶段)—教读(阶段)—复习(巩固阶段)—练习(阶段)。
11、写作教学的要求是:(1)写得,(2)写得,(3)写得,(4)写得简要。
12、语文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具有打基础的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具有促进作用。
13、语文知识点的编排一般分为:编排式、集中编排式、式、归纳扩充式四种。
14、语文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是:性、性、性和个性化。
15、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影响的方法主要有:法、再现情景法和法。
16、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学习,组织,提高。
17、语文教育评估的要求是:具有明确的,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语文教育评估手段应该力求。
二、问答题(40分,每题8分)
1、试述语文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辩证关系。
2、试述语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影响阅读的因素。
4、简述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5、你认为怎样才能当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三、根据提供的课文,设计一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案。
(20分)要求:
(1)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2)符合阅读课教学过程的要求的。
活板
沈括①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是印刷术上的重要革新,它早于欧洲400年。
作者用平实简练的文字,把活字版制作、印刷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为后世人了解这一重大科技成果提供了珍贵资料。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③,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④纸灰之类冒⑤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⑥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⑦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⑧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⑨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⑩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①①,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①②粘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①③所得,至今保藏。
注:①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钱塘人(今杭州)。
主要著作有《梦溪笔谈》。
②板印:用雕版印刷。
③钱唇:铜钱的边缘。
④和(huò):拌和,混合。
⑤冒:蒙,覆盖。
⑥
范:模子,框子。
⑦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⑧自:始,开始。
⑨帖:通“贴”。
贴上(标签)。
⑩旋:随即,马上。
①①燔土:指用胶泥烧制的字模。
燔,烧。
①②殊不:一点也不。
①③予群从:我的弟侄辈。
练习
一、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逐段概述内容,并说说全文是按怎样
的顺序说明的。
二、对照课文,将有关的词语改用现代汉语填空。
1、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叫,是个。
2、关于活版印刷技术,可简要表明如下:
①字印是用刻的,厚度跟差不多。
一个印只刻个字。
刻好以后,再
用,使它变得坚固。
②排字前,必须在专用的铁板上涂上之类的东西;再放上一个,
以便把字排得整齐划一。
③排好字以后,先把放在火上烤,使稍稍熔解,再用一块往
下一压,版面就平实了。
待到药物冷却,字被以后,就可以开始印刷了。
④为了提高印刷的速度,一般准备铁板,这样就可以一边,一
边。
⑤拆版时,把铁板,用手轻轻,字印就落下来了。
3、课文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始终扣住活版的特点“”。
三、说说下列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唐人尚未盛为之。
满铁范为一板。
未为简易。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火:火烧令坚。
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3、就: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4、帖: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四、熟读课文。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中学语文教学法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研究领域。
理论层次。
研究方法。
2、工具性。
思想性。
3、制约。
能动。
4、稳定。
可变。
5、实践。
综合。
6、音像。
分编。
7、内部言语。
语言编码。
8、语文能力。
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
9、多因。
动态。
整体。
10、感知。
理解。
运用。
11、准确。
严密。
熟练。
12、语文能力。
智力。
13、集中。
灵活渗透。
14、示范。
感染。
渗透。
15、心理复苏。
创设情景。
16、课堂管理。
学习效率。
17、目标性。
科学化。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答:(1)人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二重统一;(2)人是能动和受动的二重统一;(3)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二重统一;(4)人是共性和个性的二重统一。
2、(1)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要素之一;(2)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凭借;(3)语文教材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
3、答: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有:
(1)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如:注意、感知、思维、想象、联想、记忆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2)知识因素(语文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知识);(3)技能因素(认字、解词、分析段落、把握中心思想的技能,分析评价内容,结构、语言、材料的技能,运用书目的技能、阅读方式、做阅读笔记的技能等因素);(4)思想因素。
因此,健康的心理、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正确的观点是影响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4、答: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1)良好的情感品质——情感感受的灵敏、细腻,情感体验的真切、深刻,情感内容的丰富、健康。
(2)积极的情感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3)高尚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5、答:(1)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2)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3)熟练地运用语文教学方法。
三、设计教案(20分)
1、符合单篇课文阅读教学的要求(10分)
(1)预习要求;(2)教读要求,包括如何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语言障碍扫除,课文思想内容分析;(3)复习要求,包括朗读、提问设计;
(4)练习安排。
2、符合讲读型语文课的要求(10分)
(1)教学目的准确;
(2)教学手段安排恰当。
(6269B答案完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