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_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_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 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全面提高0一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 能力。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
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 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
六)明确政府职责。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
三、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
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与学前教育
1776年,法国牧师奥柏尔林在他教区建立一个托 儿所
.
(一)欧文创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中的 “幼儿学校”
欧文(Robert Owen , 1771—1858)是英 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在“教育万能”思想的影响下,认为 教育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改 变社会的面貌,并坚信必须尽量从儿童 最小的时候开始培养,才会收到真正的 效果。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指导意见》
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 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 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 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新中国第 一个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 。
.
1. 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2. 蒙养院的设置 3. 蒙养院保教要旨 4. 蒙养院课程 5. 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6. 蒙养家教合一
.
四、现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4年《托儿所组织条例》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
.
五、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1989年《幼儿园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
理条例》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欧文的幼儿学校
教育手段 :游戏、跳舞和体操 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要善良和正派。 欧文重视家庭教育
.
“幼儿学校”点评 极为成功,恩格斯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 目的主要是保育 学校中教育的成分很少 具有福利性质
.
(二)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幼儿 教育机构, 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 其学习玩具叫做“恩物”
原始社会初期: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 原始社会末期 :家庭教育 目的:保证儿童生存,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 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
教育者: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人
.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出现了学校 教育:阶级性、等级性 幼儿教育仍然在家庭中分散地进行
.
为什么幼儿公共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不能实现?
.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为什么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 展的?
•
.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育特点:和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没有分 离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能。教育没有阶级性, 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
(三)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90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
办园方针和方式均采用日本模式,特聘 请3名日本女师范生任教。
教育保育任务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能、 培养行为习惯
招收对象为5---6岁儿童,学期一年,收 托时间为每日3小时。
开设的科目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 日语、手技、唱歌、游戏7项。
.
主要教育措施
2-5岁儿童设立游戏场,请爱孩子的青年女子 作老师,发展好品格;
5-10岁儿童提供免费入小学学习的条件; 为10岁以上的童工、青年设业余学习班; 为成人举办实用讲座。
.
1816年,他将所设的的各个文化教育机构 (其中包括幼儿学校)集中起来,建成“性 格形成新学院”。
.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了“幼儿学校”。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幼儿社 会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目的:女工们在工作时不惦念孩子
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 予补助。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 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 待遇。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 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奏定学堂章程》中包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 育法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 蒙养院,癸卯学制所定位的蒙养院,是我国幼儿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
.
蒙养院 幼儿园
1904年,蒙养院
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将 蒙养院改称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儿童。
入园除饭费外,其他如服装、图书等均为 由官备。
.
幼稚园内附设好学堂,培养幼稚园“保 姆”,招收15---35岁女子专门学习保育学科。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原址现为 湖北武昌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
.
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癸(guǐ)卯(mǎo] )学制:1904年,清政府由张之 洞、张百熙、容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 guǐ)卯(mǎo] )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