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的危害及处理

生活垃圾的危害及处理

定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分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浪费资源。

生活垃圾中一般含有10%~15%的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如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和纸
张等。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将成为具有可利用价值的资源。

2.污染环境。

生活垃圾若不能及时从市区清运或简单堆放在市郊,往往会造成垃圾遍布、散发臭味,
还会成为各种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场,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

医疗废物更是具有传染
性的危害废物,随意抛弃,会传播肝(肠)炎、痢疾及蠕虫病菌等,对人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3.无处消纳。

垃圾堆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许多城市在郊区设置的垃圾堆放场,侵占了大量的可耕地面积,使可耕地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4.有渗出液。

渗出液是生活垃圾本身分解产生的污水和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流经垃圾层摄取其
中的污染物质产生的污水的总和。

生活垃圾渗出液属高浓度污水,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而且其
中的污染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十分缓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现,且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5.有害生物的巢穴。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
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6.大气(空气)污染。

垃圾的一种处理方式是焚烧。

大气污染有时也称空气污染,通常大气污染
是指地区的大范围污染,而空气污染主要指小范围环境污染。

我们把二氧化硫、烟尘等称为污
染物。

由部分垃圾燃烧可知,垃圾焚烧后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硫气体经反
应生成硫酸酸雾严重造成了大气和水源污染.
7.土壤污染。

垃圾的一种处理方式是填埋,土壤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但当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
的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质恶化,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
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畜健康。

此外还受到生物性污染以及大气和水质污染的间接影响会破坏土壤
结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8.水体污染。

进入水里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引起水体污染。

由于雨
水冲刷垃圾,垃圾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进入江河湖泊中,会造成水的富营养化污染和重
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并沿食物链传递,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和土
壤污染物的渗透也会间接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影响水生动植物生长,影响人类生活和身体健康。

填埋:填埋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传统和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9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

焚烧: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现有各类生活垃圾焚烧厂50多座。

堆肥:生活垃圾堆肥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但堆肥处理率并不高,。

在我国常用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大致可分为简易堆肥、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三类。

热解:热解法就是把有关固体或液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获得高温气体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获得煤(焦油)再作化工原料,关于分解后剩余的以碳为主的残渣,可以作肥料、填坑物和固体燃料等。

热解可在焚烧温度低的条件下,从有机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油、气,从资源化的角度论,热解比焚烧有利。

分选回收:生活垃圾分选出的资源化物质可以直接回收利用。

有一定的噪声、臭气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回收技术环境可能存在分选效率低、经济效益不好的隐患,且分选后有较多残渣。

综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在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填埋、堆肥、焚烧、分选回收等两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从而避免和降低了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目的;此外,该种处理方式能彻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基本无二次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