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总复习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总复习

基础知识总复习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考试概况一、题型。

1、是非题,一共40道题,每题0.5分;2、单选题,一共80道题,每题0.5分;3、多选题,一共40道题,每题1分。

二、分值分布。

1、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20分;2、商品学基本知识:10分;3、检验鉴定业务法律法规:70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共35分,其余7章各占5%)。

第一篇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检验检测名师点题1——内容篇第一部分各章出题比例第一章考题占2%~4%第二章考题占26%~28%第三章考题占30%第四章考题占40%第二部分各章重点内容一第一章检验检测概述出题重点在于概述与《基础知识》相异之处。

特别应掌握:★检验依据的分类;★现行的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二第二章相关理论知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知识是出题重点,★排列组合是必考内容,★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可考知识点多,★应该知道三大抽样分布。

标准化和计量学出题不多。

三第三章抽样检验★第一节应掌握产品质量的概念、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值、质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分类、质量检验。

★第二节专业名词术语有二十多个,其中检验批(尤其注意掌握“一致条件”)、抽样方案、接收概率、生产方风险、使用方风险是重点强调的内容;其它的概念也需了解。

★第三节应掌握抽样检验方方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一次、二次、多次抽样方案的有缺点;书上所列举的实例要求掌握。

★第四节建议作为知识性的了解,重点看抽样方法的举例。

★第五节比较重要,出题数目不多,但会有题。

★第六节抽样实施及注意事项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存在出题可能性,尤其注意制样的原则。

四第四章检测数据处理及检测质量控制★第一节是必考内容,重点复习有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图4—1—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往年常考;应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来源、评估过程。

★第二节请重点复习有效数字的判读方法、修约规则、运算法则和正确运用。

★第三节知道数据处理判定的四种方法,应掌握简单的运算,必须掌握例行分析结果的报告处理、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四节应掌握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使用及控制图中标准物质的使用。

★第五节应知道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素。

第一章概述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由商品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和有关安全、卫生指标等进行检验、鉴定,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通常简称商检工作,它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进出口商品检验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行政性质的法定检验和民事性质的委托检验,法定检验是各国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维护国家安全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委托检验则是根据对外贸易关系人的委托,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提供检验服务。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地位得到日益巩固和提高。

第一节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起源与发展二、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起源和发展《商检法》以及《商检法实施条例》是现今最重要的关于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原则性法律文件,对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把关,维护国家利益和信誉,促进外贸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新《商检法》以应对人世为切入点,根据WTO规则和我国人世承诺,对法律的立法目的、商检工作的指导原则、商检体制的构成、商检行为规范等作了重要修改。

新《商检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将对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对外经济贸易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节进出口商品检验依据和方法一、进出口商品检验依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依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法律依据、法规依据、部门规章依据、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依据、国际公约依据、国际惯例依据和贸易合同依据等。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方法(一)感官检验方法(二)物理检验方法(三)化学检验方法(四)仪器分析方法(五)生物检验方法第二章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理论知识第一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知识一、基础数学知识(一)加法和乘法原理1.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法,第一类有m1种方法,第二类有m2种方法….第n类有m 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方法。

2.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要分n个步骤,第一步有m1种方法,第二步有m2种方法,……第n步有m n 种方法,那么完成该件事共有N=m1·m2……m n种方法。

(二)排列和组合1.排列从m 个不同的元素中,每次取出n(n ≤m)个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序列组成一列,叫做选排列,用nm P 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n m P =m ·(m -1)·(m -2)……(m -n +1)=m!/(m -n )! (2-1-1)m!=m ·(m-1)·(m-2)……1 (2-1-2) 称为全排列。

为使m =n 时,选排列公式有意义,令0!=1。

2.组合从m 个不同的元素中,每次取出n(n ≤m)个不同元素组成一组,叫做组合,用n m C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n m C = m !/(m -n )!n ! (2-1-3)当m=n 时,n m C =1。

当n =0时,01m C =组合有两个重要性质:(2-1-4) (2-1-5) 二、概率论基本知识(一) 随机事件例如,多次抛掷同一枚均匀硬币,就会发现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大致相等。

(二)随机事件的概率 1.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概率的统计定义,P(A)=p 。

概率P(A)具有如下的性质:(1) 非负性: (2) 规范性: 2.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例1】:有100个球,其中铜球60个,铁球40个,铜球中红色的40个,白色的20个,铁球中红色的25个,白色的15个。

已知抽到的一个球是红色的,问,它是铜球的概率是多少?P(A)=“抽到的是铜球的概率”=60/100;P(B)=“抽到的是红球的概率”=65/100 根据题意,在抽到的一个红球的条件下,这个球是铜球的概率为:P(A /B)= 40/65 从100个球中抽一个球,这个球既是铜球,又是红球的概率为:P(AB)= 40/100 根据此定义可导出概率的乘法公式,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与B ,有P(AB)=P(A|B)P(B)=P(B|A)P(A) (2-1-7) 其中P(A)>0,P(B)>03.独立性和独立事件的概率 (四)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11n m n m mn n n m m m C C C C C -+-==+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取值若可以一一列举,即ξ=X1,X2,…,Xk ,…,则称ξ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若随机变量表示的是某个地区的气温,或人的身高、体重、寿命等,它的取值是个实数,称此时的随机变量ξ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由概率性质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有以下的性质:f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密度。

它有以下性质:(2)二项分布(记作ξ~β(n ,p))【例2】:一批服装共有100件(N),其中5件(D)为不合格品,从这批服装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每次抽取1件,在抽取下一件之前,均放回原来抽的样品,共抽取3次。

问: ① 三次中没有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

② 三次中抽到1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③ 三次中抽到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④ 三次中抽到3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答:根据题意,该批服装的不合格品率p=0.05,合格品率q=1-p=1一0.05=0.95。

① 三次中没有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0)ξ0033P(==(1-p)(1-p)(1-p)=C p (1-p) ② 三次中有一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A .(第一次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P(A)=P ·(1-P)·(1-P)=p(1-p)2,乘法原理 B .(第二次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P(B)=(1-P)·P ·(1-P)=p(1-p)2,乘法原理 C . (第三次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P(C)=(1-P)·(1-P)·P=P(1-p)2,乘法原理因此:P(ξ=1)=P(A)+P(B)+ P(C)= 1123(1)C p p - ,加法原理。

122121.0(1,2,).1(.()()()()()k k ka p K Lb p kc P x x P x P x F x F x ξξξ≥==<≤=≤-≤=-∑即对所有求和)2211.()0.()1.(12)()()().()()x x b a f x b f x dx c P x x F x F x f x dxd P b f x dxξξ+∞-∞+∞≥=<≤=-=≥=⎰⎰⎰③ 同上,三次中抽到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P(ξ=2)= 2213(1)C p p - ④ 三次中抽到3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P(ξ=3)= 3303(1)C p p -本例推而广之,一批货物中批不合格率为P ,合格率为1-p ,从中有放回的抽取n 次样品(每次抽取一件样品)进行检验,抽到k 件不合格样品的概率为:P(ξ=k) =(1)k k n kn C p p -- (k=0,1,2,L ,n)(0<P<1) (2-1-8)这就是二项分布。

(3) 超几可分布【例3】一批服装共有100件,其中5件(D )为不合格品,从这批服装中一次性抽取3件样品,抽到d (d =0,1,2,3)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P(ξ=d)= 3351005100/ddC C C --推而广之,如果有N 件货物,其中有(D ≤N)件不合格品,抽取n 件(n ≤N)样品进行 检验,抽到d 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P(ξ=d)= /d n d nD N D N C C C -- (2-1-9)这就是超几何分布。

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1) 均匀分布(记作ξ~V[a ,b])(2-1-11)(3)正态分布(ξ--N(μ,σ))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如机械加工零件的误差、人的身高、射击时弹着点对目标的纵横偏差、某地区月降水量等等。

三、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拿的分布律为:P(ξ=xk)=Pk(k=1,2,L ,n),记ξ的数学期望E ξ=1nk k k x P =∑ (2-1-14)设ξ为连续型的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f(x),则记其数学期望(2-1-15) 2.方差P(ξ=xk)=Pk(k=1,2,L ,n),记ξ的方差(2-1-16)1(),0f x a x bb a ⎧⎪=≤≤-⎨⎪⎩()()E xf x dx ξ+∞-∞=⎰21()()kkk D x E Pξξ∞==-∑设ξ为连续型的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f (x),则记其方差(2-1-17)表2—1—1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如下表四、数理统计基本知识 (一)总体与样本在一个统计问题中,称研究对象的全体为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