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资料.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资料.

2、资本主义因素在增长却弱小 ;中国社会经济的公私比例发生了 重要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对国家和 国营经济有很大依赖性。
3、有利的国际条件
美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对和 仇视的政策,促使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 交政策;
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19 50.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对华大力支援;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 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 过程
总路线
工业化
1、农业
2、手工业 三大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 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 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 供了物质基础。
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的主要表现
•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 •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六位中,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出 三位是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席会议的除了中国共产党外, 有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 各人民团体等,是一个工人阶 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
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创造一个 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1、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 然是一个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 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 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2、矛盾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 与被剥削者的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 性,又有相互合作具有共同利益的 非对抗性的一面
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其他小的 资产阶级
随着土改的完成,集中表现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两条道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
两个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两种因素都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因素占优势并不断 成长;在经济、政治、思想上居领 导地位
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
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
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 素。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两 重性;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 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 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 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 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 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向 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的社会主义模 式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当时的资 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朝鲜战争 停战,世界形势缓和,这为党提出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有 利的国际环境。
THANKYOU
3、所以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 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 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 可以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社会力量,又是一个团结和改造的 对象。
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 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 怎样过渡?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5010241 第三组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 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 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 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
那么
的社会?其性质与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A
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
立了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B
但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C
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五种经济成分在1952年所占比重
国营经济 19.1%
社会主义
个体经济 71.8%
个人经济向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1952年
经济分 布
合作社经济 1.5%
小商品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9%
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0.7%
义国营经济过渡形式
与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阶级构成
CONTENTS
01
1949-1952 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土地革命遗留问题[土地改革]
02
1953-1956 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用10 -15年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CONTENTS
01
1840-19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2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
03
1956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为发展 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光大农民具 有走互合作道路的要求,这为党提 出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 了重要依据。
同时手工业也开始向合作社发 展。
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 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 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 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为党提出走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一 个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