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主要影响因素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主要影响因素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油层 井 配地 Nhomakorabea注
注
综
经
藏系 网 方 面 采 入 合 济
性组 井 性 配 参 质 调 评
质合 距 能
注
数
量
整
价
1、油藏性质
化学驱油藏筛选标准
参数
聚驱标准
表面活性剂驱标准 化学复合驱标准 二元复合驱标准
油层岩性 油层厚度
碎屑岩 有效厚度>1m
碎屑岩 有效厚度>1m
>50mD <100cp
<0.9g/cm 3
地层水含盐量<100000mg/L,钙 镁离子浓度小于300mg/L 使用耐盐聚合物,矿化度范围 可以放宽
>20mD
<100cp
1、油藏性质
(1)储层物性特征
渗透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化学体系的注入性和提高采收率效果,在目前所进行 的矿场试验中,渗透率高的区块效果好。目前股份公司二元驱重大试验的渗透率 分布范围宽,渗透率较高的区块效果好;渗透率较低的区块存在问题较多,效果 与方案预测指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长庆北三区 1.12 44.6
SII7、SII12、 SII13
延10
12.9
11.5
10.91
115
110
大港港西三区 0.45 205.4 NmII6-
7,9;NmIII2-4 44.6/22.6
936
1、油藏性质
(1)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物性对化学驱的注入性以及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注入压力(MPa) 注入压力上升幅度(MPa)
不同非均质变异系数下注入体积与含水变化关系
1、油藏性质
(2)非均质性
水油流度比越小,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小,采收率越高。
水油流度比-变异系数-采收率的关系
1、油藏性质
(2)非均质性
大部分矿场试验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5-0.8,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
三元复合驱各矿场试验效果与变异系数关系表
试验区
目的层
有效厚 度(m)
七中区与七东1试验区渗透率对比表
层位 七东1 七中区
16
12
S72 1789 186.2
北部
S73
S74
1490
447
112
43.4
平均 1472 128.8
S72 540 40.6
南部
S73
S74
525
288
42
15.4
6 七东1聚驱
七中区二元
4
七中区二元(调剖开始)
平均 459 42.7
8
七东1聚驱
化学驱在三次采油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次采油
热采
化学驱
气驱
其它
蒸汽驱
聚合物驱
烃混相驱
微生物驱
蒸汽吞吐
表活剂驱
烃非混相驱
碳酸水驱
热水驱 火烧油层
SAGD
碱驱 二元复合驱
胶束-聚合物驱
CO2混相驱 CO2非混相驱
氮气驱
三元复合驱
烟道气驱
酸气驱
主要内容
一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主要影响因素 二 化学驱下步工作思考
二元驱重大开发试验区块渗透率统计表
参数 含油面积/km2 地质储量/104t
目的层位
辽河锦16 1.28 298
兴Ⅱ47-8
油层厚度/m 泥质含量∕﹪
渗透率/mD
13.6 2.01 750
新疆七中区 1.21 120.8
S72-2+S723+S73+S74-1
11.6
10.9
94
吉林红113 0.68 93
4
七中区二元
七中区二元(调剖)
0
0
0.05 0.1 0.15 0.2 0.25 0.3
注入PV数
七东1和七中试验区注入压力
2
0 0
-2
0.05 0.1 0.15 0.2 0.25 0.3
-4 注入PV数
七东1和七中区试验区注入压力上升幅度
1、油藏性质
(2)非均质性
变异系数值在0.6-0.82 的范围内化学驱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渗透率 变异系数越小,即油层均质性越强,化学驱油效果越好,阶段采出程度越 高。
Vk值
北一区断西三元 葡Ⅰ1-4 9.95
杏二区三元
葡Ⅰ3,3 5.80
中区西部三元
萨Ⅱ1-3 8.60
0.769 0.590 0.765
杏五区三元
葡Ⅰ22、33 6.8
0.630
小井距三元
葡I4-7 13.27 0.65-0.74
注采井 距(m)
250 200 106
141
75
见效前含 水(%)
提高采收 含水降幅(%) 率幅度(%)
碎屑岩 有效厚度>1m
碎屑岩 >1m,层系组合后厚度6-15米
地层温度 油层非均质性
<75℃;若使用 耐温聚合物, 温度范围可以 放宽
渗透率变异系 数0.4-0.8范围
<80℃
渗透率变异系数 <0.6
<75℃;若使用 耐温聚合物,温 30-85℃;使用耐温聚合物,温 度范围可以放宽 度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大庆油田化学驱各矿场试验层系组合
备注
95.0
45.0
22.01
后续水驱
100.0
49.3
19.40 试验已结束
87.0
38.4
21.00 试验已结束
96.9
10.1-36.4
25.00 试验已结束
95.5
35.5-41.4
23.24 试验已结束
2、层系组合
层系组合的原则
(1)开发层系间厚度要求尽量均匀,一段开发层系满足经济界限要求, 有效厚度要大于6m,一般小于15m。 若层系组合厚度大,可组成二段或以 上组合段,应采用由下至上逐层上返方式,以减少后期措施工作量,降低 措施工艺难度。
(2)一段开发层系内的单元要相对集中,层系内开发油层的地质条件 应尽量相近,层间渗透率级差应尽量小于2.5倍。
(3)开发层系间要有稳定隔层,一般厚度大于1.5m的隔层钻遇率应大 于70%。
(4)每个层段内可调区域完善井组比例达到80%以上。
2、层系组合
大庆油田化学驱层系组合的层数以3-4层为主,避免层系太多造成的层 间相互干扰,同时由于层系的组合,油层有效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 主要影响因素
前言
化学驱是指向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剂,改变驱替流 体的性质及驱替流体与原油(岩石矿物)之间的界面性质,从 而有利于原油生产的一种采油方法。
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三元复合驱等, 所使用的药剂为聚合物、碱、表活剂以及其它辅助化学剂。
化学驱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次潜力评价结果表 明,全国适合化学驱资源67亿吨,其中中石油55亿吨,中石化 12亿吨。2014年全国化学驱产量接近2000万吨,占全国原油产 量的9%左右。
渗透率变异系数 在0.4-0.8范围 渗透率变异系数0.4-0.9
原油密度
<0.9g/cm 3
<0.9g/cm 3
总含盐量
地层水含盐量 地层水含盐量
<10000mg/L
<10000mg/L
地层渗透率 >50mD 地层原油粘度 <100cp
>10mD <50cp
<0.9g/cm 3
地层水含盐量 <100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