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说教材课件
通过现代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 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 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增强 爱国主义情感,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心。
通过世界现代史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 机和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求真、求实、 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 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 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 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 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 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了解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和美苏的斗争及对世界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2)二战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的改革及其对各自国家的历史和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4)二战后,亚、非、拉美国家为取得民族 独立和发展所进行的斗争及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冷战后 世 界格 局的变 化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文化 文学与美术
音乐与电影
五、单元知识解读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吉安县Leabharlann 凰中学 邱敏2012-2-12
编者意图 和体例
新课标对本学 段的基本要求
教材的结构特 点和教法学法
单元知识解读
教
理想的历史课堂
材
分
析
一、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世界现代史中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 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和历史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世界现代史的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 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 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 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 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3)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 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四、全书知识系统结构图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的确立
凡尔赛— 华盛顿体
系下的西
苏联社会主义
方世界
建设的成就
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第二次世 界大战
知 识 系 统 结 构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的曲折道路
美国、欧洲、日本 经济的发展
东西方对峙的 亚、非、拉美的民族
两极格局
独立与振兴
两极格局 下的世界
第五单元: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2)了解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3)认识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说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融入世界经济 体系,反映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密切相关
第六单元:现代科学文化
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 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评价 等能力。
册
三(1)、教材的体例
教材 体例
教材 体例
三(2)、教材的教法与学法
(1)变“灌”为“导”,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注重 教
学与学法、课内 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 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 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 ; (2)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 (3)以启迪发展学生思维为关键,开拓学生的思 路; (4)以思想 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教 学法,变单一的直线型教学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 位的立体交叉式教 学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
发式教学,如情景教学法、设疑法、 探究法等。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 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比过去的教材
有了一定创新,增加了活 动课,使历史课更鲜活和 五彩缤纷,适合学生的心 理特点。
九
年
级 历
由于教材和教法的改变, 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
史 下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 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3)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4)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 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六、典型课例分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 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 大的主要事件。(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 西斯战争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