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评析摘要自印巴分治以来,受各因素影响,两国之间存在安全困境,穆沙拉夫政府时期已开始调整政策缓和印巴关系。
近期在巴民众压力及改善巴外部发展环境的要求下,扎尔达里政府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印巴关系,此举得到印度的积极回应。
本文具体梳理了扎尔达里政府的对印政策,分析其影响,并对印巴间和平进程在扎尔达里任期内的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印巴关系,外交政策,影响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印巴两国积怨已久。
[作者简介:甘露(1987-),女,硕士研究生,浙江金华人,从事大国关系与地区安全研究]改善印巴两国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巴基斯坦国家利益。
其次,印巴两国在美国中南亚地区的战略布局中占重要位置,美国为保障自身战略利益,积极推动印巴双边关系的和解。
扎尔达里政府积极发展印巴关系试图以此回应美国要求,以便于从美获得更多的援助及政治支持,借此提高人民党在国内的声望。
此举得到了印度的积极回应。
一、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基本内容2004年印巴启动全面对话。
在扎尔达里任巴总统初期,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影响了印巴之间和平谈判的进行。
印此前曾多次谴责虔诚军是此次袭击发动者,但巴基斯坦均予以否认,印巴关系也因此触礁。
2011年7月,印巴关系逐渐走出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的阴影,继续向积极方向发展。
(一)扎尔达里以个人名义访问印度,为对印政策的实施带来良好的开端2012年4月8日,巴总统扎尔达里到达新德里对印度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
会谈后,双方发表了简短声明,称印巴双方都希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愿意以和平的方式处理问题。
此外,辛格还接受了扎尔达里的回访邀请,将在合适的时间访问巴基斯坦。
[ “pakistan president zardari to meet pm manmohan singh”,]此次扎尔达里的印度之行,虽然不是一次正式的国事访问,但对印巴双方更好地理解沟通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这两国关系的升温,创造改善巴基斯坦与印度关系的新通道。
(二)与印方展开双边对话,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为防止对方越过实际控制线,印巴两国军队派遣部队驻守在克什米尔的锡雅琴地区。
该地区的天气十分恶劣,低温和高海拔导致多数部队士兵伤亡。
2012年4月7日锡亚琴地区发生雪崩,掩埋了巴基斯坦海拔最高的军事指挥部,同时造成百余名士兵死亡。
在此情况下,巴基斯坦前总理沙里夫呼吁印巴双方从锡亚琴地区撤军,尽早解决锡亚琴问题。
随后,巴军方多次视察此地区,并与印方官员举行会谈,协调以和平方式解决此问题。
(三)向印度释放“善意”印巴两国常以侵犯领海为由逮捕对方渔民。
除次之外,巴方还因超期滞留或从事间谍活动等原因拘留了部分印度人。
扎尔达里政府为继续推进印巴关系和解改善印巴两国关系,向印度做出“善意姿态”,不定期释放关在巴监狱的印度囚将其移交印度当局处理。
巴基斯坦释放印度囚犯这一措施作为两国关系常态化的战略一部份,在推动双边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积极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尽管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仍存在领土争端,为使两国尽快恢复关系,巴基斯坦制定了开放的促进贸易的经济政策,保证两国贸易不受印巴矛盾的影响,能够正常发展。
4月11日,在印度贸易促进组织和巴基斯坦贸易开发署的共通努力下,首届“巴基斯坦生活方式”商品展于新德里会展中心开幕。
商品展的成功举办为印巴之间进一步拓展双边贸易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为印巴两国为促进贸易关系正常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印巴双边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加速,巴方已承诺将在2012年底授予印度“贸易最惠国待遇”,双方努力放宽进出口商品限制和签证限制,实现贸易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取得积极成果。
(五)积极促成从印度引进能源的协议的达成2012年5月28日,印度石油部国际合作部门主管p.kalyanasundaram访问巴基斯坦,在与巴基斯坦石油部联合秘书沙比尔·阿穆德带领的巴基斯坦代表团在会谈期间,双方提议建造一条直达瓦格赫陆上边境的石油管道,每年通过这条新建管道向巴基斯坦供应5000万吨石油,以满足巴基斯坦国内的需求。
[“ india offers oil pipelinepakistan ”,http://www.sustainabilityoutlook.in/news/indi a-offers-oil-pipeline-pakistan]巴基斯坦石油部长阿西姆·侯赛因随后表示巴基斯坦有兴趣从印度进口燃料油和柴油。
双方表示将就此事进一步展开协商。
二、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产生的影响扎尔达里政府对印度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巴基斯坦以及印巴两国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巴基斯坦的外部发展环境。
巴基斯坦因十年反恐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虽然巴东面邻国——印度对其依然形成威胁,但巴当局对西面的严峻的阿富汗形势更是心存顾虑。
巴国家目前面临着军力有限、经济困顿,以及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难以遏制等现实,无力承担同时向东西两线作战代价。
因此,在阿富汗问题亟待解决、美巴之间的关系又遭遇历史“冰点”的情况下,发展对印关系、减缓东向压力,以此改善战略困境,对于巴基斯坦执政者来说是明智的选择。
(二)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巴国内经济发展。
印度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印度市场对于多数巴基斯坦商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尝试以各种途径开拓印度市场。
利用印巴邻近的地理位置,以及印巴人民相同的生活习惯以及相似的品味,巴政府为促进印巴间商贸往来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价格补贴政策等。
双方努力放宽进出口商品限制和签证限制,使彼此的资源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除此之外,相对于南亚地区其它国家而言,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因受印巴矛盾的阻碍而严重滞后,而这也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无法享受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益处。
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是彻底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巴国内的能源问题。
巴基斯坦目前正受严重的能源缺乏问题的困扰。
[巴基斯坦能源供应不足,只能满足国内1/3的需求,每天多次断电也对国内的纺织业、制造业造成严重影响。
过去4年来的电力短缺已经让巴基斯坦数百万人失业。
中小型企业也由于缺电而遭受严重打击,这对巴基斯坦国内经济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巴政府迫切要求增加国家电网电力输出以满足国内生产消费需求。
如果能改善能源供应,巴基斯坦的经济就能得以提振。
为解决当前国家所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政府主动刺激鼓励勘探,开采国内的油气资源,但这一系列政策均未使巴基斯坦摆脱电力短缺的制约,巴国内目前仍然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这就说明此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国内的电力危机,仍有必要从邻国进口燃料资源。
目前,巴方正积极促成从印度向巴境内引进能源,如双方能进一步达成协议,将有效缓解巴国内的能源危机。
(四)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人民党提高其执政威信。
巴基斯坦现正处于内忧外患中。
随着2013年议会大选时间的迫近,目前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不断,严峻的安全形势,糟糕的经济现状,能源危机以及就业压力令国内民怨四起。
就外部环境而言,由于巴美关系持续低迷,导致整个对外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昔日在反恐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可能化为乌有。
混乱的局面对人民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扎尔达里政府试图通过发展印巴关系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维护其执政地位。
巴基斯坦民众渴望和平已久,与印度建立友好关系是符合人民的主观愿望的。
此项举措或有利于人民党在巴国内重新建立起其执政威信。
除此之外,美国每年拨出大量资金对巴进行援助,扎尔达里政府的对印政策是对美国援助所做出的回应,并希望以此获得美国对人民党的支持,在国民议会大选中为其连任增加筹码。
三、印巴和平进程在扎尔达里任期内的阻碍因素及前景扎尔达里对印政策基本上是前任穆沙拉夫政府对印政策的延续。
由于前总统穆沙拉夫具有一定的军事背景,在各领域所采取促进印巴关系的举措重点是解决克什米尔争端,虽进行多次对话,但未获得实质性成果。
相对来说,扎尔达里的对印政策重心放在推进两国能源及贸易的合作方面,近两年内着实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印巴双方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双方长期以来的对峙状态,使印巴双方形成了一种对抗性的思维模式,两国在战略上仍互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这种思维模式在短时期很难改变。
据悉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均在研发和部署高精密度的新式核武器,印巴之间爆发核冲突的威胁仍未消失。
其次,扎尔达里对印缓和政策的推行受制于国内斗争。
巴在2013年将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目前巴国内政治斗争激化。
近期国际共和研究院就各党派的民众支持率做了调查,人民党的支持率仅占14%,远远落后于穆盟谢派及正义运动党[国际共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表明,穆盟谢派的支持率为28%,正义运动党支持率为24%,人民党的支持率为14%,统一民族运动党占3%。
]。
这就表明扎尔达里连任的可能性较小。
扎尔达里政府对印政策已难有作为。
第三,印巴之间的“新矛盾”阻碍了双方和平进程的进展。
美、印认定孟买袭击案系多次对印实施恐怖袭击的巴激进组织虔诚军所为。
印方不断向巴政府施压,要求巴方逮捕并严惩该组织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赛义德。
在其的强烈要求下,美副国务卿宣布悬赏一千万美元捉拿赛义德。
[ “pakistan questions us bounty on let founder minister”] 而巴方对此反驳称,美、印没有提供充足证据证实赛义德是恐怖主义元凶,因此无法对其定罪。
由于以上一系列阻碍因素的存在,印巴关系虽现出缓和之态,但印巴之间的问题在扎尔达里政府任期期间不会得到彻底解决,印巴和平进程依然前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