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铸锭车间作业指导书
3.2.5.切换到手动界面,手动将隔热层下降到最低点,到直线运动单元上确认隔热层是否降到最低限位。
3.2.6.点击下腔室运动按钮进入下腔室运动屏幕。设置高速200,低速50,加速时间2s,点击上升按钮。等下腔室完全合上后,将4个卡子夹紧下炉体。
3.3抽真空与检漏
3.3.1.切换到手动界面,点击抽真空与检漏,进入抽真空界面。
多晶铸锭车间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正确、规范的操作多晶炉,确保生产作业正常,特制订本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JZ-460/660型多晶炉
三、作业内容
3.1作业准备
3.1.1.进入多晶车间需穿戴好洁净工作服、鞋。
3.1.2.开炉前,按工艺要求检查水、电、气、炉内温度
3.1.3.打开铸锭炉电源柜总电源
3.1.4.打开控制柜电源开关,使其处于“ON”状态。
3.4.3.进入浏览界面查看各项数值是否正常。
3.4.4.加热阶段,温度和功率都是平稳上升,隔热层关闭。
3.4.5.熔化阶段,从第2步开始从真空模式进入氩气模式,压力上升到600mbar,且M8、M9阶段功率变化较大。在M9时注意报警提示,同时观察功率曲线变化,结合顶部观察孔内看到的熔化情况,判断硅料是否完全熔化结束,如果确认完全熔化结束,则暂停配方,手动进入下一步后继续运行配方。
2010-4-7
3.4.8.冷却阶段,功率慢慢下降至零,隔热层缓慢提升至350mm,温度曲线平稳下降。至400℃以下时,准备出炉。
3.5出炉
出炉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好叉车,确认电量是不是符合出锭要求。
b)准备好劳保用具,如高温手套等。
c)保证至少2人作业,1人开叉车,1人在叉车后方注意叉车左右前后位置,以免发生碰撞。
5.2.跳步:先在模式界面下暂停配方,点击“进入下一步”后,“继续运行”配方。
5.3.热场检修与炉室清理:有专业人员负责,每炉均需检修热区,清理炉室。准备好吸尘管道、酒精、无尘纸以及石墨螺栓、螺帽等常用配件,首先检查螺帽有无松动,螺栓有无折断,如有松动、折断、打火等情况,及时拧紧螺帽,更换螺栓;然后检测相应加热器、加热器与连接板与石墨电极之间的连接性,相互叠加连接部分的缝隙用塞尺比对,缝隙要求小于0.03mm。加热器与隔热层、加热器与顶板之间的电绝缘性,一般要求绝缘阻抗大于5KΩ,最小不小于3 KΩ。若加热器上有颗粒物和粉尘,需要用吸尘管道除去,若隔热层上有杂质,也应及时清理。清理炉室时,顺序为:DS块、隔热板、防溢流棉、腔室内壁杂物,直至确认炉内无明显污物为准。检修及清理完成后,确认没有物品遗落在炉内。班长对整个过程做最后确认!
3.5.1.进入手动模式下,打开检漏1和充大气阀,再关闭机械泵。
3.5.2.点击大口径充气阀,到达980mbar。
3.5.3.点击手动,点击下腔室运动按钮,弹出“已经松开下面腔室的4个夹子了吗?”的对话框。
3.5.4.确认已经打开4个夹子后,在工控机点击步骤3对话框“确认”。
3.5.5.弹出下腔室手动屏幕,点击“↓”,待下限位呈红色,关闭该屏幕。
3.1.5.打开机械泵和罗茨泵电源开关。
3.1.6.打开加热器电源开关及晶闸管开关。
3.1.7.检查水路水压正常,进水压力不低于2公斤。
3.1.8.检查机械泵罗茨泵油位是否正常(机械泵在1/3-2/3位置,罗茨泵在两个红线之间)。
3.1.9.检查加热器缝隙,保证缝隙小于0.03mm,螺母松动的及时拧紧,坏的换掉。
3.2.2.装好护板后,拧上螺母,调节护板与坩埚的缝隙,确保四块护板与坩埚的缝隙均匀,螺母拧紧后12个螺母都松半圈。
3.2.3.用叉车将装好的料推进铸锭炉内,两人用直角尺在后面测量DS块与底板的距离,及时的告诉开车人,确保底板底部的槽进入DS块。
3.2.4.装好料后,用酒精无尘纸擦拭密封圈及上炉体衔接处。
3.4.6.长晶阶段,隔热笼提升,压力维持600mbar,功率较平稳,在G7时注意报警提示,结合功率曲线的变化与观察孔查看情况,判断中间长晶透顶,做好记录;进入G8后,结合时间与功率曲线的变化,判断边角长晶结束,如果还剩余较长时间(一般大于15分钟),可以手动进入下一步。
3.4.7.退火阶段,从第3步开始控制模式从温度模式进入功率模式,功率曲线缓慢平稳下降,隔热层降至最低位置。
5.4.断电处理:在运行中突然断电,炉温会快速下降。在断电窗口中点静音,并记下断电时的功率、温度、点暂停,进入模式界面,在真值表中将加热模式改为功控模式,并把功率设定值设定为断电时功率值加5%-10%,当温度快上升到断电时的温度时,把加热模式改为断电时的加热控制模式,点“继续运行”继续配方运行。
5.5.断水处理:当发生断水时,会弹出断水警告窗口,若20秒内未来水,将自动断电。断水报警可以分两种情况处理:1、一路断水,可将临界值改为0,防止断电,5分钟内修复流量计,然后重新运行。2、全部断水,则说明冷却水源发生故障,则需要紧急启动备用水源,确保炉体供水正常。
4.1.出炉时佩戴好劳保用品,防止烫伤。
4.2.加热前仔细检查配方主参数是否正确,准确无误后再开始加热。
4.3.熔化阶段保证硅料充分熔化。
4.4.长晶阶段曲线平稳,有异常要及时发现,同时多观察溢流窗口。
4.5.断水断电时,保证处理得当。
4.6.根据要求,定期对Dss炉进行清理与调整。
五、备注
5.1.手动抽空检漏:先运行机械泵,预热5分钟,排气值设置为100%,打开小口径抽,压力下降至200mbar时,打开插板阀,关闭小口径抽,抽到25mbar以下时,打开罗茨泵,腔室高真空降至0.1以下时,打开检漏1、2、3,压力低到0.015(极限真空)时,关闭插板阀,罗茨泵,检漏1,打开充大气阀,TC管压力到常压,开始计时检漏5分钟限真空,再次检漏,如果还未能通过,则分步检漏炉腔、检漏2(TC1)、检漏3(TC2),确定漏点,按照不同地方泄漏进行相应处理。
3.1.10.检查溢流线是否有翘起、断开,是否在溢流孔的正下方。
3.1.11.检查陶瓷片是否有碎掉的,碎掉的及时更换,加热器与隔热层之间电阻不小于3KΩ•cm。
3.1.12.检查各阀门是否能正常开启。
3.1.13.查看主参数是否正确。
3.1.14.检查配方是否正确
3.2装炉作业指导
3.2.1.坩埚内料的高度不能超过坩埚护板的高度,加上盖板后盖板不能碰到硅料,装护板需2人操作,一人扶好护板,防止脱落。
3.3.2.点击自动执行,弹出“确认开始抽真空和检漏”对话框点击确认。
3.3.3.自动执行抽真空与检漏,直到检漏通过。
3.4开始运行
3.4.1.切换到配方界面,点击“从文件中加载”,加载相应的配方,依次点击“写入”、“读取”、(若空烧时则加载烘烤配方)
3.4.2.检查配方准确无误后切换到模式界面,点击“开始运行”,运行配方。
3.5.6.炉子后面的操作人员配合指示开电动叉车人员缓慢将硅锭取出。
3.6拆护板、拆坩埚
3.6.1.至少3人拆护板,其中一人扶住护板,直到最后一块护板,防止脱落掉到地上。
3.6.2.四周护板拆除后,将碎裂的坩埚碎片放到指入位置。
3.6.3.用专用硅锭夹配合叉车吊起硅锭,放到托盘上,运到硅锭存到处。
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