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新思维与方法


接、耐腐蚀、成本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并容易焊
接,但力学性能较差。铁具有力学性能好、价格便宜的优点。将铁 和铜组合设计出铁芯铜线。通过这种组合,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 优点,满足供电系统对电线的使用要求。
组合创新法
4)同类组合
将同一种功能或结构在一种产品上重复组合,满足
人们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创新方法。
设问法—核检表法
2、核检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这是因为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 愿提问题或不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提问,尤 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 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思 维目标更丰富。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 基本的思路,可以使创新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 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去创造、创新。
创新技法
(二)定义:创新技法是创造学家根据创 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 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三)作用 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 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人们 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实 现率。
设问法—核检表法
一、设问法 发明、创造、创新的关键是能够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设问法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多问几个为什 么。 『一』奥斯本核检表法 这是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即根据 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 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或创造的设想。下面我们介绍奥斯本核检目录 法九个方面的提问。
8
9
能否颠 倒
能否组 合
不透明雕花 杯
与中草药组 合杯
设问法—5W1H(6W2H)法
『二』5 W 1H (6W2H) 法
1、美国陆军部提出5W1H法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提出6W2H法,他把这种提问模式 叫做教人聪明的“八大贤人”。
设问法—5W1H(6W2H)法
为此他写了一首小诗: “我有几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 何地、何去,还有一个西洋名,姓 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方便人们。
例1. 沙发床
白天人们需要用沙发,晚上睡觉需要用床,
沙发床的设计将这两种功能合二为一,节省了对室内空间的 占用。
例2.冷暖空调
夏季人们需要使用空调,冬季则需要使
用取暖器,冷暖空调将这两种功能组合在一起。
组合创新法
5. 组合方法
1)主体附加法 ——发散、想象思维为主 2)二元坐标法 ——发散、想象思维为主 3)焦点法 ——想象、收敛思维为主 4)形态分析法 ——发散、收敛思维为主
组合创新法
3) 材料组合
有些应用场合要求材料具有多种特征,而实际上很难找到一种
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的材料,通过某些特殊工艺将多种不同材料加以
适当组合,可以制造出满足特殊需要的材料。 例 ; 建筑施工中需要一种抗拉、抗压、抗弯、易施工且价格便 宜的材料,钢筋、水泥和沙石的组合很好地满足了这种要求。 例 ;铁芯铜线 导线要求: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容易焊
2.特征 1)创新性
组合技法运用组合Biblioteka 搞发明创造时,最富有创造性之处就在于组
合要素的选择和新颖组合方式的提出。为提高组合要素的性 能而提高整体功能是组合创新的基本目的。例:瑞士军刀
2)广泛性
有人对1900年至2000年的480项重大创新成果进行分析,
发现技术创新的性质和方式,自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 化:原理突破型成果的比例明显下降,而组合型发明开始变 成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据统计,现代技术中组合型成果已 占全部发明的60%至70%以上。
组合创新法
1)主体附加法
定义: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通过置换或插入 其他技术或增加新的附件而使发明或创造诞生的方法。 也称为“内插式组合”。
实例: 电视机 实施过程:
三鹿牛奶促销
核检表法举例玻璃杯的改进
序号 核检项目 1 能否他用 发散性设想 初选方案 作灯罩 可食用 当量具 装饰品 作装饰 拔火罐 作圆规
2 3
4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自热杯 磁疗杯 保温杯 自热磁疗 电热杯 音乐杯 防爆杯 杯 塔形杯 动物杯 防溢杯 自洁幻影 自洁杯 密码杯 幻影杯 杯
不倒杯 防碎杯 消防杯 多层杯 过滤杯 多层杯
中国的汉字重组(答案)
例:註+(吾)=(主)(语) 勋 + (云) = (动 )(员) 汗 + (胡) = (干) (湖) 夯 + (田) = (奋)(力) 杆 + (对) = (树) (杆) 柱 + (反) = (主)(板) 洽 + (工) = (合) (江)
组合型—重组
重组作为手段,可以更有效地 挖掘和发挥现有技术的潜力。 如积木、组合拆装模型,都有 利于儿童建立重组意识,培养重组 能力。 如过去电话送话器和听筒是分 别安装的,将送话器与听筒连为一 体,就是现在的电话机。
重组练习:(1)中国的汉字重组。请给下 面每个字各配一个字,再将两字拆一拆,拼一
拼,变成一个常用语。 例:註+(吾)=(主)(语) 勋+( )=( )( ) 汗+( )=( )( ) 夯+( )=( )( ) 杆+( )=( )( ) 柱+( )=( )( ) 洽+( )=( )( )
组合型—重组
序 号 提问项 提问内容 目 情况原因 改进措施
4
5
何时
何人
何时购物?旅客 寄存行李后
无处寄存
办理托运 特别是晚上
增加为旅客 服务项目 增设路标 购物指示牌 装修扩大需 1· 5万预计 增长20%
6 7
怎样 多少
谁是顾客?旅客? 未把旅客 居民? 当作主要 顾客 怎样招徕更多旅 此店不醒 客? 目 改进需多少投入? 本店有投 能得多少效益 资能力
设问法—核检表法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7)能否调整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8)能否颠倒 作用能否颠倒; 位置(上下、正反)能否颠倒 现有事物能否组合; 9 )能否组合 能否原理组合、方案组合、 功能组合、 能否形状组合、 材料组合、 部件组合。
创新技法
本部分介绍五种创新技法共讲授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讲授,使学生将创新 技法与前面讲的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结合起来, 从而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科研实际开展创新活 动。 1、了解创新技法的类型 2、掌握核检表法,按照该方法对自己创新的 课题提出问题、进行各种调整、改变、扩大、 缩小、组合、借用、代替而创造出新的产品、 新的方法、新的观念;
设问法—5W1H(6W2H)法
①Why 为什么需要创新? ②What 创新的对象是什么? ③Where 从什么地方着手? ④Who 谁来承担创新任务? ⑤When 什么时候完成? ⑥How 怎样实施? 5W1H ⑦How Much 何去 达到怎样的水平? ⑧Which 几何(哪个) 6W2H 3、应用
二、组合技法
1.定义:组合思维是指把多项貌似不相关的事物通 过想象加以连接,从而使之变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 整体的一种思考方式。
已知事物A 综合 已知事物B 新事物C
——严格意义上讲,“组合”并不是一种创新思维形式,而
是一种比较具体的创新方法,是人们创造发明的重要工具。 从组合创新中思维的特点来看,仍属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或 想象思维范畴。
设问法— 和田十二法
4、和田十二法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 一缩、变一变、改一改、联一联、 学一学(模仿)、代一代、搬一搬、 反一反、定一定(规定) 可归入核检表法。
设问法
5、案例:教师自己收集或用参考资料 的案例讲解,也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案例 或选用眼前的物品启发学生运用讲过的 方法。 我们给出一个用核检表法改进玻璃杯的 案例
设问法—核检表法
3、使用核检表法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要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不要有遗漏。 二是要多核检几遍,效果会更好,或许会更准 确地选择出所需创造、创新、发明的方面。 三是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 核检方式可根据需要,一人核检也可以,三至 八人共同核检也可以。集体核检可以互相激励, 产生头脑风暴,更有希望创新。
案例—某商店改变生意清淡的方法
序 提问项 号 目 1 为什么 提问内容 情况原因 改进措施
此处设这个店行 不行 批发零售?百货 专营?维修服务 搞不搞?
有需求
应保留
2
作什么
本处适合 零售
零售为主 增加服务 项目 增加旅客 上车前后 所需商品
3
何地
店设何处?离车 为旅客服 站近 离居民区也 务 近
续前表
创新技法
掌握 5W ( 6W ) 1H ( 2H )设问法,学会准 确地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掌握组合法的原则,能熟练的运用组合 法创新 4、掌握缺点逆用法,能与列举法结合起 来对现成的某产品进行革新。 5、掌握头脑风暴法及其规则,能组织其他 人开展头脑风暴法进行创新活动。
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概述 (一)方法的重要 如果把创造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 法和技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和技巧可以说 比内容和事实更重要。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 纳曾说过:“良好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 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 高的、无限的力量”。笛卡儿认为:最有用的知 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 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 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子爵电话机(镀金)
多种功能的电话
免提、按键、多 功能液晶 显示 4种可选振铃音调, 7级振铃音量调节 16个一次拨号键, 特记号码存储 通话计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