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1章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1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单项选择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党的(C )A.井冈山斗争时期B.遵义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延安整风时期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A )相结合A.中国具体实际B.中国革命实践C.中国历史传统D.中国优秀文化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6、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B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中国革命的实践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C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D.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8、毛泽东思想所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A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C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1、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D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2、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延安整风时期D.十七大1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C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党指挥枪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5、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是( C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6、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是( D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7、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B)A.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B.党的十二届代表大会C.党的十二届七中全会D.党的十三届代表大会18、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C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C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提出是在( A )A.2000年2月的讲话中B.2000年5月的讲话中C.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D.十六大报告中23、全面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在( C )A.2000年2月的讲话中B.2000年5月的讲话中C.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D.十六大报告中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 C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B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7、将“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C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28、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特别强调( D )A.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B.体现解放生产力的要求C.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尤其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里程碑B.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0、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1、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 D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 C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3、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 B )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七大3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8、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9、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 A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起点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D.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0、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B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1、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A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2、“三个代表”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C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D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答案:1.C 2.A 3.A 4.D 5.A 6.B 7.C 8.A 9.B 10.C 11.D 12.D 13.C 14.B 15.C 16.D 17.B 18.C 19.B 20.C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C 28.D 29.B 30.A 31.D 32.C 33.B 34.B 35.A 36.C 37.D 38.B 39.A 40.B41.A 42.C 43.D二、多项选择1、所谓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A.中国革命的实践B.中国建设的实践C.中国的自然条件D.中国的历史传统E.中国的优秀文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E.将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的语言方式来表述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A.都坚持实事求是B.都坚持群众路线C.都坚持独立自主D.都坚持中国特色E.都坚持党的领导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包括()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E.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8、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评价有()A.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E.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9、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哪些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有直接关系()A.井冈山斗争B.党的六大C.遵义会议D.延安整风E.党的七大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D.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E.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相关的有()A.党的十一大B.十一届三种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E.党的十四大12、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重要的理论贡献有()A.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论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13、对邓小平理论的正确评价有()A.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起点C.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E.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包括()A.世情的变化B.国情的变化C.党情的变化D.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E.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A.智慧之源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E.发展之途16、“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要求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7、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评价有()A.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E.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18、科学发展观是在()的情况下提出的A.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C.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E.创造新的发展思路19、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包括()A.第一要义是发展B.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C.核心是以人为本D.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E.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全面B.快速C.协调D.稳定E.可持续2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A.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B.体现了发展的根本要求C.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D.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E.要求做到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22、创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A.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B.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C.以自然规律为准则D.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E.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2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B.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统筹各种利益关系D.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E.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案:1.ABDE 2.ABCDE 3.AB 4.BCDE 5.CDE 6.ABC 7.ACE 8.ABCE 9.ACDE 10.BDE 11.BCDE 12.BCE 13.ABCE 14.ABCE 15.BCD 16.BCE 17.ACDE18.ABCD 19.ACDE 20.ACE 21.ABCDE 22.ACE 23.ABCDE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同一个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