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肥产品促销方案

减肥产品促销方案

减肥产品促销方案【篇一:瘦身产品营销企划书】瘦身产品营销策划书制作者:叶骋学号:08806254班级:市场营销081班2011年8月目录一、产品特点二、背景和现状分析(一)目标市场背景(二)swot分析三、市场分析(一)市场形势(二)市场结构四、目标市场定位五、市场细分六、具体的市场营销策略七、媒介宣传策略八、投资分析(一)行业投资回报前景(二)效益分析九、费用预算一、产品特点1.专家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依据人的不同体质制定不同的减肥方案,辨症施治,一人一方2.瘦身效果显著,依据产品形态的不同,一般60—90天有显著疗效,公司有完善的售后跟踪服务3.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副作用4.减至标准体重后,服用后继产品,可控制反弹5.不厌食,不乏力,不腹泻二、背景和现状分析(一)目标市场背景在全球肥胖的发生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以目前的发展速率,到2230年,所有的美国人(100%)将成为肥胖患者。

英国,1980~1992年间,男性中超重和肥胖者由15%上升至54%,女性则上升至45%。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肥胖对于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有关数据表明:世界上因肥胖患病而死的人要比因饥饿而死的人多!全球的肥胖人数正以每五年番一倍的速度增长;我国肥胖人数已达7000万人;我国城市人口中23.1%的是肥胖者;我国城市儿童中51%的是肥胖者!美国已将肥胖列为和吸毒、枪支泛滥等同的社会问题!医学家证明:有31种疾病的发生与肥胖有直接有关!肥胖,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糖尿病和爱滋病之后危及现代人健康的又一大隐型杀手!中国有高血压患者将近1亿,其中肥胖或超重的大约占了42% 。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600万,虽仍属低患病率国家,但这一绝对数字已居世界第二,其中超重和肥胖患者约占34%。

根据1996年全国学童营养普查,男生肥胖比率从85年的2.75%上升至8.65%;女生则从3.38%增至7.10%。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肥胖就意味着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外表欠佳、交友困难,各种疾病青睐你的机会比别人多,你的寿命还因为肥胖而比别人短!如果你的体重比正常人的体重高出10%,那么:患高血压的几率比别人高6倍!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别人高1.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比别人高5倍!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别人高2.5倍!月经异常的几率比别人高3倍!患膝关节炎的几率比别人高6倍!每超重1磅,寿命就要比别人少29天!(二)swot分析1.机会市场环境是历年来最好的,消费者消费热情空前高涨。

因市场洗盘和受政策限制而退出的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某些领域甚至是空白。

公司的运营策略迎合当前市场形势,先来者已经对潜在市场进行了充分的培育。

2.威胁政策限制越来越大,对于产品申报的要求日益严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服务性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使得经营难度增大,公共关系成本提高。

因规模化生产,商业机密有泄露的可能。

初始经营消费者可能对公司不信任。

充斥市场的虚假广告容易使消费者混淆。

3.优势公司所掌握的核心产品因采取高度的保密机制而对同业竞争者而言,树立了进入壁垒。

由于行业的先入性原则,消费者在接受本公司的服务与产品后。

公司的无形资产——品牌的价值便凸显出来,加上服务营销定位特点,便于培养消费者忠诚度。

目前经营定位与运营模式,是先于行业发展的创新探索。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高新科技的利用使公司具有灵活的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

4.劣势消费者在服务场所以外的行动无法预料,可能会影响最后减肥的效果。

并可能将未达到效果的原因归罪于公司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可靠性。

公司开展服务的场地可能因接纳能力有限而限制了经营收益。

单一的产品销售渠道难以迅速渗透入市场纵深这促使公司必须有两套方案进行市场操作,影响了经营的专一性。

三、市场分析(一)市场形态目前,减肥行业内的竞争,表现为减肥药与减肥保健食品、外用美体产品、美体服务这三大主要业态的竞争。

据统计,截止到2001年3月末,中国卫生和医药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生产的减肥食品和药品数量达到82个,生产减肥产品的企业数量共达到67家,批准进口的产品6个。

减肥产品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较高,营业收入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但由于企业和产品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产品重复率高,导致减肥品总体利润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根据2003年披露的2002年中国减肥市场占有率报表,减肥保健食品、药品占65%市场份额,外用减肥产品占20%,美体服务占15%。

而整个减肥市场,外资占去了38%的市场份额。

当前中国减肥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业内大部分都是小企业。

根据统计,国内生产减肥类产品的企业,投资额100万左右的占了41.89%,投资小于10万的有12。

6%。

这导致有限的生产资源被浪费的低水平产品的不断重复上,并且多而无序的开展混乱竞争。

于是,形成整个行业水平低,难以抵御外来威胁的局面。

(二)市场结构1.消费者分布结构:减肥市场的消费人群中,女性占到了总消费人数的92%,其中年龄在25-45岁的消费者最具购买力。

最希望减肥的是20-30岁的人群,它占到了31.2%,其次是41-50岁的人群,占了26.8%;排在最后一位的是61-70岁的人群,它仅为6.3%;在所有这些人中,平均期望体重为56.75kg;减肥欲望人群为56.58kg。

从减肥者的身高来看,身高较低的有减肥欲望的人比例较高。

体重超额较多的人比较想减肥,其中减肥欲望人群平均期望6.82kg,总人群平均期望减5.13kg。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大于农村,收入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大部分的减肥产品消费量是受高层次消费群体所带动,他们在总体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却带动了消费潮流。

这一人群,大多有稳定且较高的收入来源、超前的消费观念,是消费的主要力量。

2.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减肥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安全,其次是效果,再次是价格。

受此基本观念影响,在西药减肥产品频繁出现伤人事件后减肥食品成为消费主流。

鉴于国内相关产品名目繁多,效果难以确定的情况,多数人愿意尝试国外产品以及纯天然无功害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医药产品,中医药产品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医学发展的产物,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青睐。

更多的消费者希望在成功瘦身的同时,达到综合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身、保健、美体的目的。

这一新兴起的综合消费观念,使部分消费者流向了提供减肥美体服务的机构。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不在肥胖之列的人群认为应该通过一定方法来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肥胖。

另有相当部分因心理上认为自己肥胖而实施减肥。

一般多应用减肥茶这样的使用方便、又有一定效果的产品。

根据对比几家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所公开的调研报告,对3886【篇二:瘦酷减肥产品2005年夏季营销策划书】瘦酷减肥产品2005年夏季营销策划书一.纲领瘦酷系列减肥产品是始于俄罗斯上流社会秘而不宣的减肥秘方,被政客名媛誉为‘风的速度’。

俄罗斯首席太空食品专家阿吉列耶夫为宇航员调整体重的首选配方,其安全等级比为俄罗斯总统安排的膳食等级还高一级,绝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2002年6月6日,该配方来到中国,首次实现商业化,定名为‘瘦酷’。

2005年8月起将正式推出全新的精美包装,目前简装产品执行推广优惠价格。

二.当前营销状况1.市场状况一、减肥产品的市场容量:近年来,随着国内减肥热的兴起,追求身材苗条的爱美人士越来越多,所以使得中国的减肥产品市场也在不断地升温。

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减肥产品的新品牌、新品种如过江之鲫,频频涌出;而各种新潮的减肥方法如药品减肥、保健品减肥、食疗减肥、器械减肥、运动减肥等等也是层出不穷,简直就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表明,现阶段,中国有将近8300万人受到肥胖病的困扰,2004年中国减肥产品市场的年产值达到75亿元人民币,是继补益类保健食品之后的第二大类别医药保健产品。

2004年,中国市场上的各种减肥产品多达1036种,其市场份额的瓜分态势主要如下:第一类是减肥保健品、药品,其市场份额约占71%;第二类是特妆字外用减肥品,其市场份额约占19%;第三类是减肥、美体医疗器械,其市场份额约为10%。

以下主要讨论狭义的减肥产品即第一类的减肥药品和减肥保健品。

二、减肥产品的总体市场特征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减肥产品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淡季、旺季等明显的季节波动性。

减肥产品通常在夏季比较走旺,而在冬季比较走淡。

究其原因,这主要跟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比较寒冷,因此通常大家都会穿很多的衣服来御寒。

这时候,那些肥胖的人由于穿的衣服比较多,从外表已经看不出来身材的肥瘦,因而,要减肥的紧迫感也就消失了。

所以在冬季,减肥产品的销售通常比较淡。

但夏天就不同了,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大家穿的衣服要少;并且由于冬季少运动又常进食高热量食物而导致人们发福,所以这时候,是肥是瘦就暴露出来了。

于是,在一些人奇异的目光下,肥胖者想减肥的欲望就再次得到了提升,特别是那些追求靓丽的年青女性则更为突出。

因而这时候,减肥药就会出现旺销。

第二,在减肥产品的产品市场销售排行中,含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等西药成分的减肥药品占市场的主导地位,约占保健品、药品类减肥产品销售总额的72%。

其次是以减肥茶、纤维素等为代表的减肥保健品,此类产品约占保健品、药品类减肥产品销售总额的28%。

由于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等西药制剂有较好的减肥效果,因此,西药减肥药品要比减肥茶等为代表的减肥保健品略胜一筹。

第三,目前来看,在减肥产品生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中,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减肥产品市场销售总额的62%,而合资、外资企业生产的减肥产品占中国减肥产品市场份额的38%,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太极集团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在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和进步,使得市场的天平终于出现了公平的倾斜。

三、减肥产品的消费新特征2004年减肥产品的消费具有以下五大特征:第一:对长期疗效不再有过高期望,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由于通过媒体的传播,许多消费者都知道减肥即使成功,但停药后不注意饮食,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反弹。

因此,消费者对减肥产品的长期疗效不再抱有过高的期望,这使得部分消费者对这一类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复归于理性。

第二:能否速效仍是驱动消费的关键因素。

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减肥产品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产品功效→品牌形象→产品价格→广告承诺。

由于消费者一旦有减肥的欲望,就希望吃药之后迅速将肥胖的身体减下来,所以,在消费者眼里,好的减肥产品应该是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这也正是诸如以减肥茶等为代表的、见效比较慢的减肥保健品始终难以实现市场突破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据广州左亮营销咨询机构2004年12月对减肥产品市场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仍有高达22%的消费者对使用过的减肥产品的效果表示不满,究其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运用饮食、运动等辅助手段来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