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培训材料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
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
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
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
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
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
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
篇二:2012年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实施方案衡山县新桥镇2012乙脑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虫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后,致死率、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据疫情报告,2007年以来衡阳市乙脑疫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乙脑发病率较上一年上升40%,为降低乙脑疫情,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现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以村为单位目标人群接种率达到90%以上,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控制乙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原则:加强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遵循群众自愿接种的原则,努力提高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率。
二、组织措施1、新桥卫生院负责制定全乡实施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物资准备、疫苗订购、分发及监测评价。
2、乡村医生负责承担本辖区内乙脑疫苗接种、宣传、发动工作,并按常规要求填写“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册”。
3、成立乙脑疫苗接种领导小组,由曹伟同志任组长,李铁军任副组长,李文昌、李自龙为成员;成立预防接种技术指导小组,李铁军同志任组长,李文昌、李自龙、任组员,负责全乡预防接种技术指导工作。
4、采用以县疾控中心派员到各乡镇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定点接种方法。
三、接种原则2008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用乙脑疫苗(目前我省统一使用的是减毒活疫苗),对其他非免疫规划对象(2008年9月30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可以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自费接种乙脑疫苗。
各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物价标准收取乙脑疫苗接种费用,严禁将免费乙脑疫苗进行收费接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四、技术措施㈠疫苗种类乙脑减毒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
㈡接种对象8月龄-15周岁儿童。
㈢补种剂次按国家乙脑疫苗接种程序要求进行补种,缺几剂补几剂。
乙脑减毒疫苗接种2剂,8月龄、2岁各接种1剂。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8月龄接种2剂(2剂间隔7-10天),2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登记在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上。
㈣接种器械及急救药品1、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
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五)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接种。
㈥接种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及严重慢性病、中耳炎、活动性肺结核、心、肾及肝脏等疾病者。
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及癫痫史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28天内接种过其它减毒疫苗接种者。
5、疫苗使用书上规定的其它接种禁忌证。
㈦接种注意事项1、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2、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
3、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证,对可疑发热儿童要测量体温。
4、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㈧接种点的设置设置接种点数量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等综合考虑。
接种点应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学校、托幼机构可在医务室、办公室、空教室等地设立临时接种点)。
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
㈨严格实施规范接种接种人员必须具备预防接种资格,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器材和接种室的消毒准备工作,严格掌握禁忌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接种,并在接种证及接种卡上登记。
严格一人一针一管,统一毁型、消毒、回收,专人对领发、使用和销毁进行认真记录。
(十)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各地做好接种期间,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处理、上报工作。
五、时间安排4月8日召开乡村医生会议,分发疫苗;4月9—20日,接种疫苗;4月25日前各村上报接种情况汇总表与方式结合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查漏总结1、加大宣传力度,采用黑板报、标语及预防接种入户通知单等方式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3.各村要精心部署,做好宣传接种工作3、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工作规范,杜绝接种事故的发生;4、及时上报工作总结和接种数据。
各村所辖区内的疫苗接种点,要认真填写《衡山县二类疫苗接种登记表》;接种工作结束后,对本辖区内的接种工作进行总结,并认真统计填报《衡山县乙脑疫苗接种情况统计表》,并于于2011年4月25日前上报卫生院。
疫苗价格:秉承“知情自愿,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按照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每人份乙脑灭活疫苗接种价45元(包括疫苗、一次性耗材、注射费等)。
新桥中心卫生院2012年4月8日衡山县乙脑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2011版)【疾病简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夏秋季发病较多。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可残留有明显后遗症。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最有效手段。
【推荐受种者】≥8月龄人群。
【接种原则】根据湖南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我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08〕17号)文件的精神,2008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用乙脑疫苗,本市提供免费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包装盒上有“免费”2字的标识,以上范围儿童也可以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选择其它收费乙脑疫苗接种(疫苗包装盒上无“免费”2字标识)。
2008年9月30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只能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乙脑疫苗。
【接种程序】乙脑减毒疫苗接种2剂,8月龄、2岁各接种1剂。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8月龄接种2剂(2剂间隔7-10天),2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如遇乙脑疫情,可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
【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红肿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必要时应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进行对症治疗。
篇三:2012年精制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宜万乡2012年精制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为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降低发病率,根据省疾控中心《关于切实做好流行性异性脑膜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和《2012年免疫工作规划》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乡开展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
为确保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提高目标人群乙脑疫苗接种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
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二、接种对象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的8月-15岁的儿童。
三、接种时间2012年4月30日-4月15日。
四、技术措施(一)疫苗种类本次接种用精制乙脑疫苗市疾控中心提供的精制乙型脑炎疫苗。
(二)接种剂次接种1剂次精制乙脑疫苗。
(三)接种器械及急救药品1、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
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四)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已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
(五)接种禁忌症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
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及癫痫史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庆大霉素过敏者。
(六)接种注意事项1、近期己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的儿童暂缓接种,待与上次间隔28天后给予补种。
2、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3、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
4、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要测量体温。
5、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五、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到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对于减少乙脑易感人群、提高接种率,从而达到控制乙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成立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当地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目标人群按时接种。
(二)全面落实工作职责。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与注射器分发、现场监督、接种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具体负责辖区内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宣传发动、适龄儿童摸底造册、组织实施接种及相关资料填报工作。
(三)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通告、黑板报和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乙脑防控知识宣传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社会动员。
要将“湖南省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告知书”发放到每一个适龄儿童家庭,保证每名适龄儿童家长都能及时收到接种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