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抢重于救、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防御矿山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矿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按照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的原则,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1.3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司防洪、防汛工作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武平紫金矿区防洪应急工作。

2、基本情况2.1 矿区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县城北东部中堡乡悦洋村村南,与上杭县湖洋乡碧田村毗邻,行政区划属武平县中堡乡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6°21′33″~116°22′30″,北纬25°09′50″~25°10′32″,矿区距武平县县城直距30 km,矿区地处著名的紫金山金铜矿南西部,与紫金山金铜矿一江之隔,平距仅3km。

由矿区至武平县城45 km,至上杭县城30km,有简易公路相通,由县城通过高速公路可到达全国各地,交通方便。

2.2 悦洋矿区为低山丘陵地貌,海拔高程一般为200—400米,相对高程50—100米,最高点为上堂山(海拔512.5m),最低点为汀江河床(海拔187米)。

区内植被不甚发育,基岩裸露,地表风化、半风化较强。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极端气温-5℃和39. 7℃, 年平均气温为20℃。

每年3—6月为雨季、7—8月多有台风并伴随暴雨的情况,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为1593mm, 最大为2177.3mm,最小为1407mm。

夏季常有雷电袭击。

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据有关地震资料记载,该区尚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矿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2.3 武平紫金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要求对潜在的因素着重评价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果的严重性,确定了16种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地质灾害、矿山冒顶、井下火灾、井下水灾、炮烟中毒、超标准防洪防汛、危险化学品、氰化物、火灾事故、民爆物品、公共卫生、尾矿库突发事故、地震灾害、重大生产事故等,并根据潜在的紧急事态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3 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领导,经研究成立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领导小组,武平紫金应急救援指挥部即为防洪防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处,由安全环保处处长(副处长)任办公室主任。

3.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1.1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及时与现场指挥人员联系,对事故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果断组织指挥、决策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3.1.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及时汇报现场应急救援情况。

3.1.3事故救援组(组长:救护队长):由矿山救护队组成。

矿山救护队负责事故的施救工作;中医院负责伤者的紧急救治工作。

3.1.4后勤保障组(组长:分管后勤副总):由综合办公室、设备动力处组成。

综合办公室负责伤病员及施救人员有关必需品的后勤供应,负责家属及矿外来人的接待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及运输工作;设备动力处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设备安装现场指挥工作。

3.1.5安全保卫组(组长:保卫科长):由综合办公室保卫科组成。

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3.1.6协调联络组(组长:总调度长):总调度室负责,负责事故处理时设备和人员的调度工作;负责抢险救灾期间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报告总指挥及有关人员。

3.1.7事故调查组(组长:分管安全副总):由安全环保处、生产厂安全科组成。

负责事故调查、事故报告等;负责事故现场信息发布和对外联系工作。

3.1.8事态监测评估组(组长:副总工程师):由武平紫金副总工程师、技术处、安全环保处、生产厂安全管理人员、技术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负责对事故危害进行监测与评估,监测评估活动包括:事故的危害区域范围、危害性质及影响边界;环保、气象及地质条件;对空气、食物、食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设备设施等的污染及危害;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

监测评估情况随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应急决策依据。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必须落实专业人员对事态的发展进行24小时监测。

4、预警和预防机制4.1信息监测与报告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由调度室与县气象部门联系,并建立天气信息来源与分析,并及时进行发布。

各部门将巡查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4.2预警预防行动服从公司防洪防汛应急救援小组统一领导,及时发布指示和预警行动。

预警行动向下发布由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电话通知公司各部门、各工程公司。

4.3预警级别及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GB 50201—94防洪标准》现将我司防洪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四个等级。

4.3.1 Ⅳ级应急响应: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应急响应:⑴矿区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mm,低于80mm;⑵发生局部洪涝灾情,灾情继续发展;⑶防洪沟渠出现堵塞现象,重点防洪系统尚在防御标准内;防洪值班带班领导坐镇指挥,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会商汛情,分析暴雨洪水发展趋势,部署防洪工作。

各生产车间及工程公司应加强值班。

4.3.2 Ⅲ级应急响应: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⑴矿区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80mm,低于150mm,或6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80mm;⑵防洪池库超过警戒水位;⑶排洪系统出现较重损坏,氰化车间出现应急外排。

⑷尾矿库周边汇水少量进入库区标准。

由公司分管环保副总坐镇指挥,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会商汛情,分析暴雨洪水发展趋势,部署防洪工作。

防洪值班带班领导及成员对重点部位进行排查。

各生产车间至少一名副主任以上领导至现场进行指挥,各厂、室、处主要负责人至防洪责任区域检查督促指导防洪工作,对重点部位取样至质计科分析化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至环保科及分管环保副总,环保科派专人督促选矿的废水应急外排,并做好治理工作,同时尾矿库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

4.3.3 Ⅱ级应急响应: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应急响应:⑴矿区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mm,低于200mm,或6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mm;⑵防洪系统出现过流不够,汇水进入车间、生产、生活场所。

⑶尾矿库大量汇水进入库区发生险情,可能产生溢流漫坝情况。

⑷因处置不当尾矿库区域氰化物超标。

⑸根据天气预报台风正面影响矿区。

⑹金矿闭库、排土场出现险情。

由公司常务副总指挥坐镇指挥,主持召开公司安全环保治安消防委员会成员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各部门领导组织人员至出险地点进行抢险救灾。

各厂室处车间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公司全体人员进入紧急状态,应急分队人员按总指挥命令做好抢险救灾。

环保科提交氰化物处置措施,并协同分管环保副总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公室办公室要做好防洪物资、药剂的储备和紧急采购工作。

公司启动防洪应急预案。

4.3.4 Ⅰ级应急响应: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应急响应:⑴矿区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mm,或6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50mm;⑵周边大量汇水进入尾矿库、井下采矿硐口,进入生产车间造成损失;⑶尾矿库出现重大险情极可能垮坝或已垮坝。

⑷降雨量超出公司各防洪系统防御标准。

⑸氰化物严重超标可能进入汀江。

由公司由公司总经理坐镇指挥,主持召开公司安全环保治安消防委员会成员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矿区所有人员一律不得外出,外出人员紧急返矿;各区域由一位副总牵头至现场按部署内容展开抗洪抢险工作;做好各出险点人员的转移和安置、受损设施的抢救修复、环保处理等工作;同时各部门进行24小时值班,并由领导上岗带班,做好各自单位人员、物资、装备的准备工作,按防洪抢险方案措施进行实施,同时协调周边村及紫金山金铜矿力量投入防洪抢险工作;必要时公司向上杭及武平县政府申请支援。

5 应急响应5.1分级响应程序5.1.1危险区与安全区的划分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的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

安全区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5.1.2紧急避灾的预警程序如出现以下二种情况之一,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发出紧急避灾信号。

第一,气象指标达到警戒数据,由调度室与县气象部门联系、确认暴雨信息,再向各部门及工程公司等相关部门传出。

第二,矿区出现险情。

即井下涌水增加,地表水倒灌井下,洪水即将漫井或矿区山体出现裂缝、滑坡等,由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部向公司各部门、工程公司、周边乡村发出信号。

在特殊情况下,可由负责人直接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同时向上一级报告。

Ⅳ级(蓝色)预警:各部门、工程公司做好险情处理,采矿厂及时撤出井下作业人员。

Ⅲ级(黄色)预警: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分析研究暴雨、洪水等可能带来的影响或危害,分析矿区受险状况,提出处置意见,部署抗洪抢险及应采取的紧急工程措施和重大险情抢护的物资器材的应急措施。

Ⅱ级(橙色)预警: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洪水发展趋势,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研究决策抗洪抢险中的重大问题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实时调度。

发布紧急通知,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工作,讨论贯彻上级部门关于抗洪抢险的指示精神,及时向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县委、县政府通报情况。

除留下必要的值守人员外,其余全部撤离至安全区。

Ⅰ级(红色)预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相关规定,公司防洪、防汛指挥部可宣布全矿区进入紧急防洪、防汛期,动员矿区所有力量及周边社会力量全力抗洪救灾。

及时召开专题会商会,处理解决当前抗洪救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及时向县防指、县委、县政府通报相关情况,坚决贯彻上级各项指示和命令,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5.1.3信号发送手段和责任人检查人员一旦发现隐情,立即向公司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负责人和调度室汇报。

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调度室拉响防洪防汛警报,同时通知行政科,对全司职工进行防洪防汛抢险广播通知(同时通过电话等通汛工具通知各组负责人),各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物资、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抢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