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管理制度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管理制度


5.12 公共关系危机 5.12.1 公共关系事件或危机是指各类外部的突发性事件或危机,其性质具有突发性、意外性、危 害性、变化性。 5.12.2 公共关系事件发生后,行政部首先要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核实,对初步获悉的信息 组织相关部门做出分析,并对已经掌握的消息、分析的事件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 5.12.3 组织讨论形成内部的危机或事件处理方案,对相关事实做出澄清或更正,尽量减少事件或 危机的影响, 5.12.4 有必要时,邀请有关媒体报导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寻求媒体的正面回应,妥善处理 好事件或危机。 5.12.5 如制造虚假信息,使公司产生相关的危机事件,应追查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改正,情形 严重的诉之于法律处理。 5.12.6 公开事实,及时消除影响。 5.12.7 危机结束后,行政部要总结经验,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进行调 查评估,避免类似事件。
5.8 污水处理站停电/污水处理站设备故障 5.8.1 接到报告后,战略发展部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 5.8.2 根据故障情况,派电工或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5.8.3 战略发展部负责查明造成事故的原因,组织商讨消除或减轻事故的方案、措施。 5.8.4 消除或减轻事故的方案、措施确定后,战略发展部应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5.8.5 事故不能及时解决的(或超过 2 天) ,应通知相关的生产部门,尽量减少污水的产生。 5.8.6 若维修需要购买设备或配件的,可先进行采购。
5.4 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5.4.1 触电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要尽快使用正确的方法让触电人与电源分离,向附近人员求救, 并尽快报告部门领导或公司领导。 5.4.2 正确的触电人与电源分离的方法如下:当电源开关就在附近的,立即拉下开关。当电源开关 不在附近的,可以用绝缘物品(如干燥的木棍、竹杆)将电源线挑开。也可以直接用电工钳将电 源线剪断。 5.4.3 进行抢救的人员要视触电人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的情况进行先行的紧急救护(具体见下表) , 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且派人到路口接应、指路。 触电人情况 急救措施
5.6 台风的应急处理: 5.6.1 及时接收天气预报,关注台风的动向和变化。 5.6.2 在台风来临前,要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并及时排除隐患。 5.6.3 台风前,要对树木等进行加固,防止被风吹倒。 5.6.4 在台风季节,各部门要负责关好门窗,下班后切断机器及设备电源。 5.6.5 行政部要组织好防台抗台工作,在有台风灾害预报的情况下,要组织各部门安排人员值班, 特别是重点部位要加强力量防台抗台。
5.10 信息类媒体宣传危机 5.10.1 公司为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突发信息事件对公司的不良影响要尽量避 免。 5.10.2 发生信息类事件后,行政部要立即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及时向董秘报告。 5.10.3 分析信息的影响,对不实信息做出澄清或更正,尽量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5.10.4 有必要时,联系有关媒体报导负责人,将真实情况告知,并商议处理方案。 5.10.5 追查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改正,情形严重的诉之于法律处理。 5.10.6 安抚投资者,做好投资者的咨询、来访及调查工作。 5.10.7 突发事件结束后,行政部总结经验,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 进行调查评估,以改进类似工作。
5.9 安全生产事故 5.9.1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有人员伤亡时要立即送伤者 到医院急救,同时注意保护现场和报告人事部。
★ 除非加盖了红色受控印章,否则本文件为无效文件。
QC 管理体系·管理细则·第一版
中国·杭州
第5 页 共9 页
实施日期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 文件编号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修改水平
QC 管理体系·管理细则·第一版
中国·杭州
第1 页 共9 页
实施日期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 文件编号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修改水平 1.目的 1.目的
2009 年 7 月 6 日 WX/QC227-2009 第 0 次修改
为提高公司保障生产经营安全和积极应对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能力,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公司正常的经营秩序,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加强对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应急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xxx,所属各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参照执行。 3.组织与职责 3.组织与职责 组织与 行政部是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时间应急处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 3.1 人事部为火灾、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安全生产事故、人事危机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行政部是信息或媒体危机、公共关系事件或危机、台风等自然灾害处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战略发展部是触电、水质超标排放、环境污染、污水处理站停电/设备故障事故处理的归口管 理部门。 3.4 其它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处理重大风险预警工作和各类突发应急事故。 4.术语和定义 4.术语和定义 4.1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4.2 内部风险:是指因内部环境因素变化给带来的风险。 4.3 外部风险:是指因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给带来的风险。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应急领导小组: 5.1.1 总经理为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生产技术副总经 理为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5.1.2 各部门负责人和人事部安全员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5.2 公司应急处理的事件有:火灾、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安全生产事故、触电、台风、 水质超标排放、环境污染、污水处理站停电/设备故障、人事突变、信息危机、公关危机及自然灾 害等。
★ 除非加盖了红色受控印章,否则本文件为无效文件。
QC 管理体系·管理细则·第一版
中国·杭州
第4 页 共9 页
实施日期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 文件编号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修改水平 5.7 环境污染、水质超标
2009 年 7 月 6 日 WX/QC227-2009 第 0 次修改
2009 年 7 月 6 日 WX/QC227-2009 第 0 次修改
5.9.2 人事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 判断,并拍照做好证据保存。 5.9.3 对于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生产事故, 还要立即通知设备科和保险公司来现场做好保险索赔的 证据保存工作,必要时还要通知设备生产厂家限期赶到。 5.9.4 对于有产品损失的,生产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损失程度和额度进行测算,报告人事部。 5.9.5 人事部负责查明造成事故的原因,组织商讨消除或减轻事故的方案、措施。 5.9.6 消除或减轻事故的方案、措施确定后,人事部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 5.9.7 事故不能及时解决或为保护现场需要而影响生产的,应通知相关的生产部门,尽量减少损 失。 5.9.8 若维修需要购买备配件的,可先进行采购。
5.4.4 事故发生以后,战略发展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 发生。 5.4.5 战略发展部要对触电事故情况进行总结,报公司领导。 5.5 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 5.5.1 若发生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爆炸事故,发现人员要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向附近人 员求救,并尽快报告部门领导或公司领导。 5.5.2 部门领导或公司领导接到报告后,要尽快赶到现场,阻止事态扩大或再次发生爆炸。要立 即组织人员和财产的抢救,设立警戒线,疏散人员。 5.5.3 人员受伤严重的,要及时拔打“120”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员进行救护,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指路。 5.5.4 现场的抢险人员,要注意严格按 MSDS 中的要求,穿戴好防护及劳保用品,防止发生不必要 的人身伤害。要按照不同化学品的 MSDS 中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5.5 人事部要负责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消除事故隐患,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并负责编写事 故总结,报公司领导。
★ 除非加盖了红色受控印章,否则本文件为无效文件。
5.11
人事危机
★ 除非加盖了红色受控印章,否则本文件为无效文件。
QC 管理体系·管理细则·第一版
中国·杭州
第6 页 共9 页
实施日期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 文件编号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修改水平
2009 年 7 月 6 日 WX/QC227-2009 第 0 次修改
5.11.1 当出现员工突然离职,对专业性较强而其他员工又无法暂时替代,或者是集体离职、罢工、 怠工等现象时,人事工作存在危机,需立即解决,并尽可能的减少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5.11.2 发生危机,人事部和责任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积极采取说服、教育、沟通、谈 心等方式稳定相关人员情绪,以初步了解危机原因、性质,并汇报公司领导。 5.11.3 与具体人员工作沟通,以“人本思想”挽留人或就解决事件、问题做进一步的交流,尽可 能将危机解决在部门内部、公司内部,以避免和减少事件对公司的负面影响,直到危机圆满解决。 5.11.4 危机解决后,人事部要总结经验,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进行调 查评估,以改进类似工作。
★ 除非加盖了红色受控印章,否则本文件为无效文件。
QC 管理体系·管理细则·第一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杭州
第2 页 共9 页
实施日期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 文件编号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修改水平
2009 年 7 月 6 日 WX/QC227-2009 第 0 次修改
5.3 火灾的应急处理: 5.3.1 在日常的工作中,人事部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让员工明了公司的重点防火部位,培 训员工正确使用灭火器。 5.3.2 火灾发现人员应立即进行灭火,并向附近人员求救,同时尽快向部门或公司领导报告,部 门或公司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 5.3.3 灭火时,要注意灭火器材的适用性,防止器材选用不当而延误灭火时机。如:由于电气、润 滑油造成的火灾要用“1211”灭火器,而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如涉及易燃易爆 物品(如:煤气瓶、油桶等)的,应尽快组织抢运,以免产生爆炸。若无法抢救,要及时设立警 戒线,疏散人员,防止造成更大损失。 5.3.4 当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时,应尽早拔打“119”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给予支援。若“1 19”电话不通时,也可拔打“110”急救电话。当有人员受伤时,应拔“120”急救电话。 在拔打上述电话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指路。 5.3.5 火灾过后,人事部要组织相关人员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编写火灾事故总结报告,报公 司领导。同时要总结火灾事故经验和举一反三查找火灾隐患,杜绝类似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