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
历史文脉特色
特 色
5)1944年,由于日军侵略,岁圆楼所藏文物、图书开始流散。 6)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岁圆楼的石雕、木雕及各种 木匾遭受破坏并大量流失。
村 庄
7)2003年3月,岁圆楼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 岁圆楼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8)2006年,岁圆楼被公布为湖南省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规 划
提升人居环境,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 提出村落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措施,安排防灾设施。
道路系统规划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绿地系统规划
特 色
为保护坦田古村的人文景观及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特征, 规划加强其田园风光相容的景观风貌,对其绿化及空间景观进
村
行控制与营造,构筑整个坦田村的开放空间系统和标志景观系
石雕浑厚圆润,细腻凝重,寓意深邃,寄概遥深,阴 刻、阳刻、深浅浮雕、镂空雕,集雕刻技术之大成。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装饰艺术
墙上彩绘,变化多端,风生水起,五彩缤纷,美 化了建筑,快乐了生活。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功能分区
特 色
规划强调用地功能布局的混合性,充分考虑古村改 造与现状的协调,通过对古村内历史文保护的整治与修复,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农耕生活特色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自然生态环境特色
特
坦田村依山临水而建,成山环水抱之势,后龙山郁郁葱葱,
色
马山荟翠,坦水流祥,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村前村后古木参
村
天,风景秀美,自然环境保持了历史风貌,古建筑群依山势亲
庄 规
水渊,是古村人追求“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实现了人 与自然和谐一致。
规 划
位。 9)2008年,坦田村被公布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沿革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历史沿革
坦田村保存了古代农耕社会诸种文明元素的物质遗 存,是解读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装饰艺术
古民居群装饰艺术精美绝伦,精雕细琢,具有很高的 建筑艺术品位。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装饰艺术
特色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
博士·教授
2014年01月
一 特色村庄 二 特色村庄规划 三 特色村庄建设 四 特色村庄管理 五 结语
定义
特
色
村庄形态、地形地貌、农业产业、农民住宅、乡村文化
村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那些村庄。
庄
Background
内涵
特 色 村
充分体现“乡土风情浓郁、环境自然整洁、设施配套适 宜”的总体要求。
村
游业;同时,综合发 展村庄的生态农业观
庄
光、体验,以及生态
规
村庄休闲旅游业。为 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生
划
态环境,村庄不宜发
展工业。
道路系统规划
改善居住条件,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筑安全、居住舒适
特
性等方面的引导措施。
色
完善道路交通,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
村 庄
提出村落的路网规划、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规划、公交 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
划
环境风貌特色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环境风貌特色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历史文脉特色
1)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坦田村始祖曾任北宋大理寺
特 色
理事的何守琮定居居坦居坦田村。 2)明洪武已卯年(1396),何守琮十三世孙何宗器中举后, 又于永乐元年(1403)续修《坦溪世家何氏族谱》。
村 庄
村 庄
将其赋予适应古村今后发展的使用功能,弘扬历史文化。 充分利用保存的各式历史建筑,进行文化展示。根据分析, 本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两廊道六区”的功能结构。
规
划
功能分区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产业布局与发展特色
积极进行保护性
旅游开发,充分认识
特
并有效开发利用坦田 村的旅游价值,大力
色
发展历史文化乡村旅
划
建筑风貌特色
坦田村的的老院子古朴典雅,现保存各个历史阶段的 建筑数百栋机器几千间、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3万 平方米。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建筑风貌特色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建筑风貌特色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农耕生活特色
千百年来,历史自然山水环境依然,而坦田村的何氏 一族童总同姓聚族而居,和睦一家,亦不曾有丝毫的改变, 历史与生活在这里不断延续。
庄
统。
规
划
绿地系统规划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近期建设规划
特
色
保护和抢救面临破坏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搬迁 不合理占用文物古迹的机关和单位。为古村保护总目标
村
的实现奠定基础。
庄
规
划
近期建设规划
特 色 村 庄 规 划
给水工程规划
特 色
坦田村内缺乏给水管网的统一规划,居民自行 敷设的自来水管线缺乏技术规范性,影响村落风貌。
必要性
特
建立特色村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
色
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全面
村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
庄
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
一 特色村庄 二 特色村庄规划 三 特色村庄建设 四 特色村庄管理 五 结语 六 成果附录
村 庄
通过规划新水厂可以满足供水水量要求,采 用环状管网形式,保证供水安全和村落风貌。按消 防要求完善古村落给水管网。
规
划
给水工程规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
色 村
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 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
庄 规
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 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 村落的程度。
庄
时代背景
特 色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
村
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 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
庄
我国农村勾画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3)道光十六年(1836),坦田人何贤寿始建岁圆楼,名之为 “泗玉腾飞”、“二涧庄”、“六如第”。 4)道光二十五年(1845),何贤寿长子何昌仁考取举人并供
规 划
职于天津府,于1849-1850年对岁圆楼重新装修,并在“六 如第”“泗玉腾飞”两侧增建横屋、书房,家中间藏书多达万 册。于岁圆楼左前方修建了福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