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远在路上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来自互联网、实业、房地产行业的跨界竞争者持续涌现,数字变革带来的行业转型升级是各大银行必须把握的历史发展态势。
大连地处中国东北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优势。
2017年大连在国内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22名,辽宁省第1名,GDP 总量736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700万)。
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的金融发展进程,大连紧邻京津地区,应及时把握时代机会,不仅应在互联网发展的高速路上挣得上游,还应借助地域、政策等继续推进大连地区内金融业飞速发展。
一、紧随政策指引,发挥地域优势
近年,央行和银保监会在政策方面持续发力,2018年上半年几乎每月都有重大政策发布,继续了2017年底强力金融监管的节奏,可见一段时期内,金融监管力度将保持严监管的治理思路,对开始金融监管新局面意义重大。
大连作为东北沿海重点贸易城市,应在政策合规前提下,把握机遇、结合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等业务,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逐渐开始,金融行业也应抓住机遇,将东北原有的工农业优势产品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加以融合,把实体经济和金融科技联系起来,借助这些产业基础做出有创新的金融产品。
二、加强人才引进,增加行业活力
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今天,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推出人才引进奖励政策,利用各方资源吸引高端人才,为培养城市未来领军人才可谓穷尽所有。
金融行业期待更多的青年人才注入,增强行业创新活力,大连更应在振兴东北经济这一趋势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更多金融科技人才流入,并保证现有人才稳定。
有研究认为,“人口红利”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则与‘人口红利’的衰减密切相关。
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会显著上升,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养老、医疗负担加大也会影响积累和投资等,从而影响经
济发展。
可见,人才紧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要想增添行业活力,须大力引进高精尖人才,不仅可提振当地房地产行业,还可改善当地社保基金收支状况。
三、提供精品服务,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
在国家推出“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银行面对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提供精品服务的目标下,需要高度重视用户体验管理。
一方面,要摆脱传统银行思维的束缚,避免简单复制,结合战略定位,选择最有吸引力和用户体验的产品。
另一方面,从组织和人才着手,借鉴阿里、腾讯、百度等领先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将技术团队、产品服务团队更加紧密地链接在一起。
同时,要注重银行品牌打造和高效运营。
作为可突出地方特色的商业银行,要面对行业体系内严格的监管现实,打造信赖度高的品牌形象。
在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效运营是构建优势的基石。
构建节约办公设施、减少冗余人员,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业务流程,才能更加精准的营销获客。
过去,中国银行业处于粗放式增长,金融机构普遍以产品和业务为核心进行组织管理,以规模和结果为导向进行业绩管理,而对客户、服务、定价都缺乏精细化定位。
未来,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将给银行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