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魅力无穷的中华戏曲艺术

魅力无穷的中华戏曲艺术

魅力无穷的中华戏曲艺术
发表时间:2011-09-28T11:02:30.51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供稿作者:袁晶晶[导读] 戏曲主要是描写人生的艺术、传达情感的艺术、表现爱憎的艺术、蕴含思想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

袁晶晶
(河南省豫剧一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的表演艺术,是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表演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

戏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几百年不断的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主要是描写人生的艺术、传达情感的艺术、表现爱憎的艺术、蕴含思想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

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曲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

“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行当是中国戏曲最重要的特色,行当既是形象系统又是程式系统。

行当是戏曲对人,对人性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比如青衣,从唱法、身段、造型动作,无一不是把中年女性特有的女人性、女人态、中年女性的心理、意念、韵致概括凝聚起来,把中年女性的外在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戏曲技巧不但是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也是决定着艺术高低优劣的重要因素。

所以,“技”就是戏曲演员在艺术表演中的技能;“巧”是指戏曲艺术作品的处理以及完美的体现,它是表演者理解作品到表现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

在强调巧的时候,也就是强调艺术处理的同时,决不能忽略了“技巧”也就是基本功,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表演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常说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二者缺一不可!
戏曲有鲜明的民族性,有浓郁的地方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它让人赏心悦目。

剧中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多姿多彩,有的出神入化。

它最大的区别就是唱腔和语言,一听就能分辨出是什么剧种。

我的家乡是河南,也就自然而然的热爱本地戏曲-----豫剧。

我现在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豫剧演员,我觉得戏曲中的戏离不开演员表演,演员要演得也就是戏,戏能培养演员展示才华,演员能提高戏曲的质量和知名度,所以演员离不开戏,戏更需要演员表演,才能让戏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热爱戏曲有几种原因,一是戏曲的人物脸谱化。

脸谱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的艺术造型非常鲜明。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面貌长相各不同,很难分辨善、恶、好、坏,而戏曲中的人物,基本上把性别、性格、年龄等特征勾画到脸上,让人们一目了然,直观感鲜明,不用猜就能够从脸上看透。

例如,戏曲中的青年男女都是俊扮,有了年纪的就挂髯口[俗称胡子],还有一种勾脸的就是反映为人粗狂或者作恶作歹之人。

脸谱反映人们的心理和相貌,就是让人鉴别好坏不费时间,因为戏曲表演的舞台时间短,不能让人们费时多想,只能一眼看穿,让人们有时间理解剧情,这是脸谱的艺术作用。

戏曲中的脸谱基本上形成了艺术规范,即使是地方戏曲剧种的不同,也都是大同小异,这种脸谱艺术已经被人们接受、承认,深受人们的喜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戏曲有优美的旋律,戏中有曲,就是唱。

唱是地方戏曲的重要区别,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就如我们豫剧来说,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等等,这些板腔体系的形成,为唱腔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平台,只要在板腔曲调中嵌词,演员就能顺口而唱,从而达到表现人物情感的各种唱腔。

豫剧有很多经典的名段,如《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春秋配》中“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三哭殿》中“下位去劝一劝贵妃娘娘”、《朝阳沟》中“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常香玉》中的“懂事儿女且慢走”和“你随我南北义演”等等,这些唱段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曲,优美动听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温馨的欢乐。

我热爱戏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戏曲有演中要唱,唱时带演,这种既唱又演的形式很动人,很有感染力,在演唱时即让人们享受音乐旋律的优美节奏和悦耳动听的歌声,同时又能欣赏优美的舞姿身段,让人们心旷神怡,使人们心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潜移默化的感动,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例如,陈派名剧《梵王宫》中耶律含嫣的甩大辫穿衣、扇子飞舞、行云台步;陈派名剧《宇宙锋》中的飞舞水袖;《司文郎》中的男生长水袖,等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了艺术享受。

这就是戏曲艺术的魅力,人们离不开艺术,当然也包括离不开戏曲了!
戏曲离不开舞台,因为舞台是戏曲之母,但舞台又是戏曲的极限,由于限于艺术形式的发展,视频艺术占据了主要地位,视频没有边框所限,它能全面地开展表演空间,它能纵横发展,这使舞台戏曲艺术望尘莫及。

但舞台艺术功能直接和观众交流,面对艺术有直观感,这是视频难以比拟的!从今看来,戏曲艺术和电视传媒的结合,成为了传统戏曲现代化的一种发展手段。

例如《梨园春》、《周末大戏院》、《好戏天天看》、《明星有戏》、《香玉大舞台》等等,这些电视戏曲栏目的相继推出,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注入了现代化的艺术元素,极大第提高了戏曲的传播速度,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戏曲观众,为戏曲艺术的复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也使我们这些戏曲工作者看到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前景。

戏曲仍然是我们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艺术品种,也是任何艺术样式和形式无法代替的珍品。

通过改革开发放,市场经济活跃,人们对文艺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我热爱戏曲,热爱豫剧,作为一名演员,期望的就是让戏曲提高能力。

在戏曲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戏曲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