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世界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1.(2015·江苏南京三模·13)波默罗伊等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写道:“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梭伦改革中能有效缓释“新贵”们“耿耿于怀”的措施有(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④废除债务奴隶制A.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解析】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助于平民阶层,故①正确;公民陪审法庭有助于平民阶层参与政治,故②正确;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有利于新贵族,故③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获利的主要是雅典的平民,不是新贵,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13)《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写道:梭伦在改革中首创了重要的民主机构,后来“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
这个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C.四百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解析】从“梭伦在改革中首创”、“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可知是裁决事务的司法机构,公民大会是梭伦改革前就存在的公民参政议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故A项错误;陪审法庭是梭伦创立的司法机关,负责案件的诉讼审理,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四百人会议是梭伦创立的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不符,故C项错误;十将军委员会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创立的,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二模·12)亚里士多德说:“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自治构成了民主性的奴隶制社会B.公民意识决定了人人平等的人际关系C.公民组织包括了本邦的奴隶和外邦人D.公民权利保证了城邦社会的长盛不衰【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公民自治)【解析】城邦制度下实行公民自治,有资格的公民直接参入政治,集体管理城邦,构成了直接民主制下少数人的民主,故A项正确;奴隶制社会下,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的人际关系,故B项错误;公民组织是不对外邦人开放的,故C项错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最终加速了城邦社会的衰落,并未长盛不衰,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5·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模·12)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
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
这些规定的特点是( )A.部落管理和人民主权B.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和民主监督D.直接民主和民主监督【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但不是“部落管理”,实际上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基于血缘的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A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 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表明是直接民主,“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表明是轮番而治,故B项正确;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商定城邦重大事务,可知是人民主权,而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监督公职人员,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陪审法庭是监察机关,监督公职人员,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B5.(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即工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古雅典的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不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故C 项正确;万民法的形成较好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C6.(2015·江苏南通、扬州、淮安、泰州三模·12)“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
”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解析】梭伦改革建立公民陪审法庭,而不是“克利斯提尼”,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建立四百人议事会,而不是“克利斯提尼”,故B项错误;“克利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故C项正确;伯利克里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故D项错误。
【答案】C7.(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3)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 )A.成立四百人会议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解析】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四百人会议在梭伦改革时期就已设立,故A项错误;伯利克里时期,实行津贴制度,给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能保证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十将军并不向全体公民开放,故C项错误;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
【答案】B8.(2015·江苏南通一模·13)“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
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人数较前大为增加”可知,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故A项正确;公职津贴只是对参政的一点经济补偿,并不能帮助致富,故B项错误;津贴是在公民范围内发放,这是前提,故C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而公职津贴制是以后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的,故D项错误。
【答案】A9.(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 )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民具有实际的权利,故A项错误;城邦鼓励派别竞争是最表象的内容,并不是采取该措施的主旨意图,故B项错误;法律并不是不保护公民的权利,只是剥夺不关心政治的人的权利,故C项错误;民主在保证一部分人的自由的同时也限制了人的自由,故D项正确。
【答案】D10.(2015·江苏泰州一模·1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
”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 )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析】材料中“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说明雅典审判程序没有问题,故A项错误;“随机抽出501人”说明民主政治参与者能力与品德的各不相同,故B项正确;“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不是错了反映的信息,故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民主政治方式,故D项错误。
【答案】B11.(2015·江苏泰州二模·23)(14分)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
在以法律为依据的民主政体中,最好的公民占据了首位,那里没有蛊惑家……在这里民众成为集体的君王,他们不在法律的控制下,成长为君主专制,佞臣得势。
这种民主政体和君主制的僭主相似,二者都对好的公民实行专制统治,平民的命令相当于暴君的诏令,蛊惑家之于平民佞臣之于僭主。
……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
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局限及其实质。
(4分)【考点】(1)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解析】(1)第一小问局限,由材料一“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可知雅典民主政体命令代替了法律,法律失去约束力;由材料一“在以法律为依据的民主政体中,最好的公民占据了首位,那里没有蛊惑家”可知,参政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重大决策容易受少数蛊惑家的影响;第二小问实质,由材料一“集体的君王”“平民的命令相当于暴君的诏令”等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体的实质是多数人的暴政。
【答案】(1)局限:命令代替了法律;法律失去约束力(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参政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重大决策容易受少数蛊惑家的影响。
(3分)实质:多数人的暴政。
(1分)罗马法1.(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12)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
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
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考点】罗马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解析】“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反对的是“法律解释权的垄断”,不是限制随意解释,贵族依然可以随意解释法律,故A项错误;《查士丁尼法典》使公民法发展成万民法,应该是帝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并没有维护罗马全体居民的权益,只是维护罗马公民的权益,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官员公布诉讼程序,目的是为了让罗马公民了解法律程序,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