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广场协议_是导致日本_失落十年_的原因吗_一个经济史的谜的解析_李翀

_广场协议_是导致日本_失落十年_的原因吗_一个经济史的谜的解析_李翀

摘%要: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

日本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

后来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日本带来了“失落的十年”。

但是,“广场协议”是否是日本“失落十年”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论。

文章认为日本中央银行的政策失误是导致日本“失落十年”的主要原因。

日本从“广场协议”到“失落十年”的经历给各个国家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

关键词: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4)03-0005-05一、事件的过程和争论的缘由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不断恶化,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第一大债权国转变为第一大债务国。

相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日本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日本在198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债权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改变了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对日本的宽容态度,不断要求日本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从此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美元汇率贬值的方式来加强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减少贸易逆差。

“广场协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协议。

由于这个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因而被称为“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

协议规定,日元与马克应该大幅度升值以纠正对美元汇率低估的状态。

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五个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抛售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外汇投资者跟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

相应地,从1985年开始,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

由于日本经济是一个出口主导的经济,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经济的衰退,日本政府采取了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基准利率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这样,一方面,充裕和低廉的货币资金诱使投资者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掀起了房地产和股票的投机浪潮;另一方面,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投机资金的流入,助长了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的上升。

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们无力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出现严重的坏账,一批商业银行作者简介:李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失落十年”的原因吗?———一个经济史的谜的解析李翀□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日本爆发金融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由于存放在银行的存款受到损失以及由于银行信贷收缩而陷入困境,日本经济从1990年到2003年进入长达13年的衰退时期。

这就是被日本人称之为的“失落的十年”,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失落的十年”的原因吗?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当美国政府在2003年以后又用相似的手段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时候,又重新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

由于笔者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辨明这个历史经济事件的真相,无意与有关的国内学者进行论战,因而在下面的讨论中不注明相关文献的国内作者和出处,但注明了相关文献的国外作者和出处。

许多学者认为,“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失落的十年”的原因。

这种看法的逻辑关系是清楚的:日元汇率短时间大幅度升值对日本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日本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日本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经济破裂导致金融的爆发,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经济衰退。

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政府为搞垮在经济上对美国形成挑战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广场协议”不是导致日本“失落的十年”的原因。

持这种看法的人的论据之一,是日元汇率早就严重低估了,“广场协议”只是对日元汇率低估的纠正。

日本的资产泡沫实际上在“广场协议”以前就出现了,“广场协议”不是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持这种看法的人的论据之二,是日元汇率升值在短期内会导致日本出口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从稍长时期来看对日本经济是有利的。

日元汇率升值改善了日本的贸易条件,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持这种看法的人的论据之三,是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不仅是日元,还有马克,为什么德国没有发生经济衰退而日本却发生了经济衰退呢?日本经济学家黑田东彦曾经指出:“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病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广场协议’案例中,日本政府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选择了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巨大的资产泡沫。

”①二、实际经济数据的分析为了确认“广场协议”是不是导致日本“失落的十年”的原因,有必要认真分析日本在“广场协议”前后各个方面的经济数据。

(一)日元汇率升值幅度多大?日本的泡沫经济是在1989年破裂的,日元对美元汇率从“广场协议”到1989年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中的数据是月度数据,该表每半年选取一个月来观察日元汇率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到,日元对美元汇率急剧升值是从1985年9月到1988年3月。

如果用1单位日元兑换美元数量的变化来表示日元汇率升值幅度,那么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了86.19%。

在1988年3月以后的2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相近的水平上震荡。

表1%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资料来源:Bank of Japan,Statistics,http://www.boj. or.jp(二)日本贸易恶化了吗?表2说明了日本1985年到1989年进出口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在日元汇率急剧升值的期间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J形效应在一定程度存在。

虽然日本的进口以较快速度趋向增加,但是日本的出口继续增加,日本仍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贸易顺差。

表2%日本的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Statistics Bureau: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http://www.stat.go.jp有的文献以日元来表示日本的出口额,说明日本的出口贸易对日元汇率升值作出了明显反映,日本的出口贸易增长率迅速从1985年的正数转变为1986年的负数。

笔者认为,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推进日元的国际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

尽管表2中的日本出口数据是美元对日元汇率贬值后产生的数据,但是要考察日元汇率升值的宏观经济效应,还是应该分析以美元表示的日本的出口情况。

但是,以日元表示日本的出口额则能表示日元汇率升值的微观经济效应。

由于日本出口企业得到外汇收入以后需要结汇,以日元表示日本出口额能够反映日本出口企业的总收益变化情况。

如果以各年日元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在日元汇率升值最快的1985年到1987年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415078亿日元,346441亿日元,324936亿日元。

这意味着日本出口企业的日元收益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减少。

由此可见,日元汇率迅速升值还是对日本的对外贸易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尽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日本还保持着顺差,但是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日本出口企业的状况在恶化。

(三)日本产值受到什么影响?表3表示日本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对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影响。

除了1986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偏低一些,其他各年国内市场总值的增长率还比较正常。

表3%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日元资料来源:Statistics Bureau: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http://www.stat.go.jp(四)日本政府作出什么政策反应?按照日本中央银行的定义,货币供给(M2)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加上各类存款。

日本M2的年增长率如表4所示。

在1982年和1983年,日本M2的年增长率分别是7.36%和7.81%,但是从1985年开始M2不断提速,到198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

图1更直观地显示了M2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1987和1988年以及1990年M2的增长率是日本1980-2012年32年间是最高的。

表4%日本货币供给和中央银行贴现率变化情况资料来源:Bank of Japan,Statistics,http://www.boj. or.jp;Statistics Bureau: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http:// www.stat.go.jp图1%日本货币供给(M2)的增长率另外,如表4所示,日本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从1985年开始下降,到1987年和1988年达到了一个低点。

上述情况表明,日本政府的货币政策对日元汇率升值所导致的日本对外贸易的变化作出了比较激烈的反应。

(五)日本的泡沫经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主要发生在股票市场和大城市的地产市场。

表5分别表示日本20世纪80年代股票价格和地产价格的上升情况。

股票价格用日经股票价格平均数表示,地产价格用6个都市平均地价指数表示,平均地价指数以2000年为100。

为了解释日本的泡沫经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表5分别将时间提前到1979年和推后到1992年。

表5%日本股票价格和地产价格变化情况资料来源:Statistics Bureau: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http://www.stat.go.jp从表5可以看到,日本的股票市场泡沫是在1986年迅速膨胀,在1990年破裂的。

日本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在1987年迅速膨胀,在1992年破裂的。

(六)短期资本是如何流动的?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资本流动。

表6说明了日本在1985-1991年间短期资本流动的情况。

在表中,短期资本流动是差额,即流出的短期资本减去流入的短期资本之差。

短期资本流入记作贷方,短期资本流出记作借方。

从表6可以看到,从1987年到1990年,净流进的短期资本迅速增加,最高值是1987年的238.65亿美元。

1991年,短期资本开始流出日本。

由此可见,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对日本泡沫经济的膨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表6%日本短期资本流动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Statistics Bureau: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http://www.stat.go.jp(七)美国的贸易逆差减少了吗?表7说明了美国物品与服务贸易差额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