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问题【篇一:雨水收集】越来越多的新建小区开始使用埋地式雨水收集箱,这种水槽状的收集模块正使雨水逐渐替代自来水浇灌树木和冲洗马路。
雨水在国内的利用率仍然相当低。
但近年在干旱和内涝的双重夹击之下,部分城市除了加速雨污分流,也开始出台雨水回收利用的政策,并强制执行。
随之兴起的雨水收集和回收利用市场,虽然前景被企业广泛看好,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仍亟待规范。
部分专家甚至质疑,直接利用雨水并不合算,雨水回收利用不是一种经济行为。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采用两种系统,一种是传统的混凝土水池,一种为雨水收集模块。
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缺点1.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等),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2.由于结构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条件有要求。
3.池面承受荷载低,无法二次利用。
4.自重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5.抗裂性差,容易产生渗漏。
6.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7.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而doctorrain 雨博士新型模块式蓄水池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产品设计灵活它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水池的形状可根据需求任意组合,不受场地限制。
使用寿命长模块采用的是pp再生材料,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高温、低温、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施工简单因为采用模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所以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
运输方便在运输上也非常方便,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拆卸,节省了宝贵的运输空间。
工期短模块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箱,安全快捷。
大大缩短工期,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
环保doctorrain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
成本低和传统蓄水池相比,doctorrain雨水模块从多个方面减低了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戚德军董事长介绍他们的产品时表示。
受到青睐的雨水收集模块虽然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入该行业,但其在国内市场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助推雨水收集设备市场兴起的是各地雨水回收利用政策的出台。
近年,水资源短缺以及逢雨必涝的尴尬令各大城市加速将如何有效储存或利用雨水资源提上日程。
已经连续4年遭遇干旱的昆明早在2009年便开始实施《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若干规定》,要求昆明市主城区、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范围内新、改、扩建建设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雨水收集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
北京发布强制性的《技术要点》,要求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深圳虽然雨水充足,却严重缺水。
深圳市水务局水资源和供水保障处处长龚利民今年曾对媒体表示,由于境内无大的江河或湖泊水库,蓄洪能力差,深圳只有12座库容超1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全市水资源储备量仅能满足20天的应急需要。
自2001年率先推出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后,深圳也于2010年发文要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今年8月20日正式实施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更让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绿色建筑全面普及的城市,新开工房屋建筑项目全部推行绿色建筑标准。
深圳要求绿色建筑同时申报国家和深圳两个认证,而国家绿色认证是必须要做雨水收集系统的。
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所有新建项目都需要做雨水回收和利用系统。
从成本上来说,开发商应该更加愿意使用雨水收集模块。
他说,要评选绿色建筑,地产商必须采用中水回用或雨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用,即居民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再用作绿化等。
“雨水回用的成本要低于中水回用,因为处理工序不及污水的复杂。
在处理成本上,也比较低。
假设一吨中水回用需要1元,那么雨水回用只需要2毛钱。
”顾虑犹存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助理总经理表示,是否选择模块是基于更多的考虑。
虽然模块有诸多好处,但在他所接的项目中,有一半仍在使用传统的混凝土水池。
开发商犹豫的一大因素是新产品刚刚迈进市场时未知的风险。
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教授周玉文告诉本报记者,没有水资源的支撑,城市便无法发展。
所有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无外乎分为三类:水多水少水脏即水体被污染了。
雨水回收利用是为了解决水少的问题,但是很多人把水多和水少问题的解决合在一起,这很难实现。
在雨水使用上,“综合管理”这个词似乎更加合适。
应该加强对雨水的间接利用和综合管理,提高雨水的天然入渗能力等。
”【篇二: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摘要综合国内外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阐明了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
分析了我国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在设计参数、处理技术、负荷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初期雨水处理回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初期雨水雨水径流弃流discussion on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jiang wei,cheng xiaoru. (wuhan university, school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ting and usage of urban rainwater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relative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cessity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the initial rainwater were explained, a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n parameter designing, disposal technique,factor evaluating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domesticurban initial rainwater were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schemes on disposing and recycling of initial rainwater were given.keywords:initial rainwater rainwater runoff discardingrunoff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
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
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
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a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此外,德国在污水联合会atv规范框架下,基于水体的分类、空气的污染状况、汇水区域的被污染状况、雨水处理设施的效果四个方面,做出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分析应该如何布置雨水处理设施或提出改进现有雨水处理设施的建议。
另外还提出了雨水携带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将计算出的污染负荷评价指数与水体目标指数相比较,就可以方便地评价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的影响,并初步判断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4]。
1.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并于90年代发展起来。
总的来说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
在技术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收集后的雨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
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课题。
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过去普遍采用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大多数已被改制,改为分流制或截流制排水系统。
但是,对于初期雨水未进行截流处理,多与中后期雨水一样排入水体。
雨水收集利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也不断涌现。
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他生活用水用途。
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可以节约大量自来水费和排污费。
另外还有小型雨水利用设备如一体化hdpe雨水贮存利用设备,是以hdpe密封式贮罐为基体,在罐内设置相应的机电设备。
罐体可以安放在地面上或者埋入地下,自屋面或者其他集流场所收集的雨水在罐内做简单处理。
贮水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提供给冲厕、浇灌绿地、洗车、水景等用途。
罐内设有水位计量装置,最低水位时限制吸水,提示引入其他水源。
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建筑、别墅、洗车场、住宅的雨水收集与利用。
但是这些设备中,对于初期雨水均采用弃流的方式,也没有对弃流后的处理提出较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