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器的发展 ppt课件

计算器的发展 ppt课件


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 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 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算盘的出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 大改革,就是在电子计算器盛行的今天,它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打算盘的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 运算方便以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 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 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 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 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 ,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 《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 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I want to be your Baymax,warn you all the winne
文献 :
算盘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现在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 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 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 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汉代即有算盘,但形制与近日不同 。 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徐岳 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 其中一种就是珠算,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 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 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 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 274年,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有ng~
Ba la la la~
产造(3)班 by 曾瑛
起源发展:
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 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 里可随身携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 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 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计圆柱 型对数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 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 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算盘指法:
二五珠算盘:一般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拨珠(亦有极少数非常熟练的 人五个手指都用上的),三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 中指拨上珠靠梁和离梁。 一四珠算盘(或一五 珠算盘):两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 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三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②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 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 ,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 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现在的跳棋子 ),上面还标有数码。
③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 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 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 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
算盘的式样繁多, 著名的收藏家陈宝定先生, 共收集古今中 外算盘450 多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 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 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 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 店的柜台设计的, 为306 厘米, 宽则为26 厘米, 共有117 档.营业忙时, 五六个店员 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I want to be your Baymax,warn you all the winner
最早的计算器--骨算盘
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算盘一词并不专指中国算盘。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许多文明古国都 有过各自的与算盘类似的计算工具。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 穿珠算盘算盘类。 ①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 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 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 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 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 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 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 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 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用又简单方便,因而在我国被普遍应用 ,同时 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算盘的出现,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大改革,就是算盘在电子计算器盛行的今天, 它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 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