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品PPT课件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品PPT课件
辣椒花、果实都在分枝的节上, 辣椒植株分枝多,开花多结果也 多。要获得高产,必须营养生长茂盛,分枝多。
2006-9-20
No.3
辣椒栽培基本常识
辣椒生产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落叶、落花、落果 环境原因: 温度过高、过低影响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长,容易脱落; 氮肥过多,植株徒长,也会引起落花; 栽植过蜜,枝叶徒长,光照不足,第1、2层花会脱落; 过于干热以后,突然遇到雷雨,也会引起落花落果。 病害原因 果实近萼片处的轮纹病(早疫病)引起小果脱落;到果大 后,仍有脱落现象。 白星病、炭疽病、轮纹病及细菌性叶斑病、病毒病也会引 起落叶落花、落果、落叶。
2006-9-20
No.6
猝倒病
立枯病
辣椒苗期病虫害防治
以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为主要病害。 防治办法:用绿色田园(桶装)150倍(或 绿色田园瓶装500倍)+噻菌铜500倍灌根, 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006-9-20
No.7
二、辣椒成株期主要病害
细菌性病害:疮痂病、软腐病 真菌病害:疫病、炭疽病、叶霉病、根腐 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辣椒成株期主要病害 根腐病:辣椒生产期常下雨,浇水过 多; 疮痂病:久旱遇雨容易发生; 软腐病:常在结果期发生; 炭疽病:在果实成熟时多发生; 病毒病:在秋季遇旱,蚜虫多,病害 多发 辣椒疫病: 辣椒叶霉病。
辣椒虫害 蚜虫 蓟马 白粉虱
2006-9-20
No.5
一、辣椒苗期病害
发生为害
辣椒猝倒病:子叶苗期苗床低温(15~160C)湿度大, 容易发生。在播种期染病的,造成胚芽变褐腐烂,种 子不萌发;幼苗出土后感染的,子叶基部病部位呈水 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最后 猝然倒伏。发病苗床可见到白色絮状菌丝。
2006-9-20
No.4
辣椒病虫害发生情况
辣椒苗期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幼苗出土前到子叶期; 立枯病:真叶发出以后,在苗中后 期发生; 灰霉病:发生在苗期出真叶以后。 病毒病:早期蚜虫多的相对发病重。
辣椒成株期其他次要病害 枯萎病:遇连续降雨,土面受淹 灰霉病:遇低温才发生 白绢病:主要在北方发生 白粉病 早疫病
2006-9-20
No.8
辣椒成株期细菌性病害发生及防治
病害
细菌性疮痂病
细菌性软腐病
为害部位 流行时间 防治
为害叶子和茎,病斑水渍状小 为害果实,被害后果腐烂发臭,好
斑点,边缘暗绿色,中间淡有 像装了泥水,后期遇旱果呈白色干 Nhomakorabea凹陷
枯
7~8月,高温多雨季节严重 7~9月高温多雨高湿,发生严重
病初期喷72%农用链霉素 4000×或新植霉素4000~ 5000倍、噻菌铜1000倍
2006-9-20
No.2
辣椒栽培基本常识
辣椒种类 依辣味的不同分为2类: 带辣的(朝天椒、长辣椒等) 不带辣的(青椒、甜椒等) 辣椒的辣味是由于含有辣椒素,辣椒素的含量决定了辣椒辣味的程度。 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高,居蔬菜之首。其中,辣椒比甜椒高,成熟的比未 成熟的高。 辣椒依形状分 樱桃椒(观赏用)、圆锥椒、长椒、灯笼椒/甜辣椒属此
辣椒立枯病: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受害幼苗茎基 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明显凹陷;病苗初期白天 萎焉,夜晚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圈后,苗茎部收缩干 枯,叶片凋萎。立枯病一般不倒伏,湿度大时,茎基 部能见到淡褐色蛛丝霉状物。
病毒病:由于病毒的种类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样, 一般有花叶、蕨叶、明脉、矮化、黄化、坏死、顶枯 等症状。为害我国辣椒的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 花叶病毒,病毒病主要靠蚜虫传播。辣椒品种比甜椒 品种抗病。
生产中后期诱杀烟青虫、棉铃虫, 雨前喷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
细菌性 疮痂病
细菌性 软腐病
2006-9-20
No.9
真菌类主要病害—辣椒疫病发生与防治
发生为害:是多雨高湿季节( 25~300C下,H>85%)的流行性病害。 是辣椒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都会发生。茎、叶、枝条、果实都可染病; 病菌侵染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明显缢缩,茎叶急速萎焉死亡。潮湿 时病部可见白色稀疏霉层。 枝条发病,潮湿时皮层软化腐烂,枝条上部叶片凋萎、脱落,最后植株死亡。 果实蒂部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软腐,迅速向果面、果柄发展,病果由淡褐 色变为黑褐色,遇晴天果实成黑色僵果,天气潮湿可见到白色粉状霉层。
防治: 品种甜椒感病,辣椒比较抗病。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剑安2000倍,或鼎品WP500倍,剑康 达800-1500倍或剑玺500倍,喷施。每7~10天1次, 连续2~3次。
辣椒病虫害防治用药技术
2006-9-20
No.1
辣椒栽培基本常识
原产地: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传入我国。 辣椒栽培: 区域分布:全国各地。 辣椒喜温暖,但对温度的适应比番茄、茄子都广,整个生长期间的温 度范围12~350C,低于120C要盖膜保温,超过350C要浇水降温; 辣椒采收期自初夏到初霜来临前,约在谢花后15~20天;往往隔2~ 3天收一次。 播种时期 南方各省 冬播/12月上旬到中旬;春播/2月春暖之后(广东南部与海 南岛可以露地栽培越冬,其他地区冬季会枯死)。 长江中下游 11~12月利用保温苗床育苗,到清明定植(在长江流域, 为了提早供应,延长生长及结果期,都是在早春,甚至冬前就加温苗 床(温床)或苗床(冷床)育苗,等春暖后定植露地)。 栽植畦宽4~5尺/连沟种2~3行;株距0.8~1尺;3000~5000株/亩。
防治: 定植前先用722克/升的普力克水剂600倍灌根; 定植后,发病前用70%丙森锌WP500倍、剑顺 800-1000倍喷撒叶面,预防侵染; 发病初期,用剑盾50-80g/亩,兑水30升喷施,间 隔7~10天,连续施药2~3次。
2006-9-20
No.10
辣椒成株期真菌性主要病害-炭疽病防治
发生为害: 主要为害辣椒果实,有时为害叶片;温暖多雨(T270c,H>95%)有利于病害 流行。 叶片受害,初为水浸状绿斑,渐变褐色。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轮生黑色 小点。 果实被害,病斑初呈水浸状黄褐色斑,扩大后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 隆起的同心轮纹,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浅红色黏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