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是否可以两全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是否可以两全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是否可以两全(辩词)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审,朋友们,大家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会发现,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利益,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奋斗以获得利益,社会也因此得到了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这恰好证明了我方今天所坚持的观点,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

首先让我们对今天的命题进行一下仔细的分析。

利益,是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的满足。

个人利益包括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群体是许多个人组成的整体,群体利益则反映着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因此,群体利益体现了大部分人的个人利益。

这里我们要对今天讨论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作出界定。

广义的个人利益包括正当的和非正当的,群体利益也一样,所以我们要么讨论正当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关系,要么我们讨论广义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请对方辩友告诉你们的界定,否则,你说张三长,我说李四短是没有意义的。

两全,说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全,这里并不是说双方的利益都要完美无缺,也并不是说要同时实现,而是一种过程和趋势。

可以,是一种或然性,代表着或许可能,并不是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曾经也必然是如此的。

所以我方观点是指个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群体的利益存在一致的可能性。

不是指在任何时候都必然是一致的。

2、从个人和群体利益的关系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关系密切:个人利益是群体利益的基础,没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无从谈起。

群体利益体现大多数个人的利益,因为具有一致性。

我们的个人利益必须是群体利益中的一部分,火星人的个人利益和地球人的群体利益应该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相互促进:个人利益的发展促进群体利益的发展,群体利益的向好促进个人利益的发展。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冲突可以调和。

个人可以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或某方面利益是群体获益,群体给予个人以崇高的评价或其他方面的补偿。

从而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反方一辩1、分析辩题: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告诉我们,只要个人不断的奋斗,社会就会进步,那又如何解释贪污腐败危害社会,假冒伪劣危害健康的情况?今天我们说,个人利益是个人欲望的满足,是个人自我要求的一种享受,个人利益包括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名誉地位,权利财富,小至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等。

而群体利益,则是整个群体发展和延续的有利条件,群体利益综合了大多数人的需要和意愿。

所以个人利益是个人需要的满足为目的,群体利益则以满足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目的。

二者在方向上存在着根本上的冲突,二者必然不能两全。

对方今天又告诉我们,两全并不等于完整无缺。

可是根据辞海的解释,全是完美齐备,而郑旋说,全无暇病者,道又说无愧却也,这怎么又不是完美无缺呢?因此对方今天如果要论证可以两全的话,那就必须告诉我们,两者在追求的过程中,完全不会阻碍和损害到另一者的发展,显然对方没有做到这一点。

2、我方认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能两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个人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择手段,必然会危害到群体利益。

从贪污腐败到三聚氰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第二,社会的形成提高了个人的回应挑战的能力,可是在同时,它却要求每一个人付出局部的自由和决定权。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公民必须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为了国家的运转有序,公民必须依法纳税都是这种情况。

既然个人有所牺牲,那还是全的概念吗?第三,有很多仁人志士为了群体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小我,实现大我。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难道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牺牲自己么?这种牺牲个人利益,维护群体利益还是两全么?如果对方说可以两全的话,是说他们太傻,还是说他们的牺牲是多此一举的呢谢谢!正方二辩:1、反驳:全不是完美无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完美只是个概念。

一个人有选择就要有放弃,在经济学上叫机会成本。

就像我手里有10块钱,我既想买个汉堡,又想买本漫画书,请问对方辩友,难道我10块钱要干这两件事才叫两全么?个人利益都不可能两全,何况两件事?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关系,不是一个人不同利益的矛盾。

请对方辩友不要转换辩题。

2、第一、从本质上看,群体利益体现大多数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具有一致性。

个人利益一定是群体利益中的一部分,群体利益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利益而存在的。

我们并不否认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有时会有冲突,刚才对方同学提到的权利让渡,这种让渡不正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利益才让渡的么?就像我们到路口要等绿灯,牺牲了一点时间,但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都不等绿灯,将会拥堵而浪费大家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正是为了长远考虑阿。

第二、从现实上看,无数个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奋斗,促进了群体利益的发展,群体利益的改善又为实现个人利益提供了条件。

无数人辛勤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是最普遍的例子么?第三、从逻辑上看,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二者完全可以并存,而且一直并存。

我方只要证明可以两全就行了,哪怕只有一个两全的例子。

就像我们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即使有三点一线的特殊情形,也并不能推翻我们的论断。

对方要说明二者不能两全,就必须说明所有情况下都不能两全,不可以有例外。

反方二辩:1、反驳:对方辩友最大的错误就是谈可以,他没有谈可以两全。

我方刚才一辩明明白白告诉大家,郑旋就说,全是无暇病者也,如果对方辩友只是谈没有矛盾的地方,这是全的概念吗?显然对方辩友有点离题之嫌。

第二,对方辩友的一二辩告诉我们,很多很好的例子,但是我方一辩也同时说了,不要忘记,我国有如今经济蓬勃的发展,是因为很多人做出伟大的牺牲,这不是证明不能两全的概念吗?我方不是悲观,但是要告诉大家,为了群体的利益,个人要做出局部的让步。

对方辩友其实要告诉我们一点而已,就是个人与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代表是两全的吗,对方辩友显然没有论证。

2、接下来请让我从宏观的角度,论证出个人与群体利益其实有本质上的矛盾,还有实践上的冲突。

第一,从社会的构成而言,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其实总会有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到个人走向社会的时候,个人就必须依循于群体大部分人的意愿,而把局部的个人权益给让渡出来,这也就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说的,国与法的形成,是基于权利的让渡。

如果是可以两全的话,何必把权利给让渡出来呢?第二,从社会的运作而言,社会的运作是需要资源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是给个人的独享还是给群体的共享,这不是出现矛盾了吗?城市要发展,要开辟土地,砍伐森林,那原住民怎么办呢?他们的利益是不是要妥协呢?如果要妥协的话,这还是两全吗?第三,从社会的发言而言,整个历史的前进总少不了一些烈士作出伟大的牺牲,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对方辩友说他们是实现个人精神上的满足,是在为个人利益而奋斗,这是不是在亵渎伟人?那曼德拉,为了废除种族隔离政策,而牺牲了自己27年的个人自由,那是不是说这27年里的牢狱生活,其实是他的个人利益呢,还是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他对个人利益还有群体利益的两全之道的了解,不如对方辩友来得更透彻呢谢谢各位!正方三辩:1、反驳:反方举出的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而危害群体利益的例子,仅能说明二者有时会存在矛盾,我方并不否认,但不足以说明时时刻刻都存在矛盾不能两全。

对方辩友举出了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例子,我们知道个人利益有层次之分,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是放弃较低层次的需求而追求自我实现,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也是个人追求和群体利益一致性的最高表现。

2、对方辩友说资源的有限需要分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就会妨害群体利益,因此矛盾不可调和。

有个名词叫帕累托改进: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所以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两全可以有三种表现。

第一,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都增加。

所谓水涨船高,每个个人的利益得到改善,群体利益必然会增加。

这种例子最为普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正是依赖于此。

第二,个人利益增进,群体利益不变。

部分人的个人利益提高,同时不损害群体利益。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在保证群体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创收致富。

第三,个人利益不变,群体利益增加。

群体利益对为群体利益做出牺牲的个人给予补偿。

比如,退耕还林的农民获得国家补偿,三峡库区移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条件,拆迁户住进更宽敞的房子。

三种请况都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两全。

即使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出现矛盾时,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双全。

所以,我方认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

反方三辩1、反驳:谢谢大家,首先要澄清一点,我方说的两全,绝对不是十全十美,或者是不劳而获,我方说的两全,是根据辞海所说的完整保全。

对方说了几种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两全的情况,都是在讲增加,却单单忽略了单纯追求个人利益会危害群体,群体利益有时需要个人牺牲的情况,这怎么是两全呢?对方告诉我们,个人利益必定是正面的,必定是正确的,而那些坏的例子,他说,这是特例子,我们不看。

明明有坏的例子,他不看,然后他说这是两全,这样子毫无现实的逻辑嘛。

我们说如果说坏的例子不是个人利益的话,那孔老夫子为什么要说,小人喻以利,君子喻以义呢,为什么我们说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呢,可见小人的利也是个人利益的一种啊。

2、接下来让我从微观的层面向大家论证,个人的自私本性和价值多元,更激化了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第一,个人是以利己为主,群体则以共益为重,荀子就说到,人之性生而好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对利益的追求,必然会影响到群体利益。

第二,我们现在知道,个人是价值的多元取向,群体却要求一致的价值标准。

我们常常说,一种米养百种人,每种人都有自己价值标准和生活模式,当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大部分人不同,甚至相违背的时候,还能说他的个人利益能够保全吗?就请对方回答我们一些现实的历史问题吧。

请问大家,在回教国的社会中,为什么某些个人非回教徒就得牺牲掉他喝酒和吃猪肉的权利呢?为什么在一些集权的政治统治国家,个人的权利总是受到无理的限制,包括言论和自由呢?这样多的为什么,对方能够告诉我,这是一个特殊例子不看,就告诉我这是两全的吗?回到现实吧,如果人人都能够是一致的价值标准,人人都能控制欲望,对方才可以说这可以两全了,谢谢!正方总结陈词:反驳:反方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他们列举了很多具体的情况来证明个人利益没有两全,但忽略了再多的列举也不能覆盖所有情况,从而得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能两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