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搏及逸搏心律
Ⅰ
Ⅱ、Ⅲ、 aVF
aVR
本图特征:粉色闪动光点为右房下部起源点,该部 位形成起源其方向从右房下部到上部再到左房,故 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直 立,P-R间期>0.12秒.
节律点在左房者,称左房心律
Ⅰ
Ⅱ、Ⅲ、 aVF
aVR
V1
V6
本图特征:粉色闪动光点为左房下部起源点,该部位 形成起源其方向从左房下部到上部再到右房,故心电 图表现为P波在Ⅰ、Ⅱ、Ⅲ、aVF及V6导联倒置, aVR 直立,特别是V1 导联P波成正向,前部圆钝,后部尖 锐,P-R间期>0.12秒.
Ⅱ P2 P3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P2、P3明显延长达2.8秒,与基本窦性周期0.9秒不成倍数关系, 提示窦性停搏。第3次心搏是在较长的间歇后出现,QRS波群 形态正常,前后均无P波,提示:交界性逸搏。逸搏后有提前 出现的窦性搏动下传,故为心室夺获。
异位起搏点被动性起搏时仅发生1~2个 搏动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如果P形态、P-R间期,甚至心动周期有周 期性变异,称为游走心律,游走的范围可达房 室交界区而出现倒置的逆行P波。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P波形态及振幅逐渐发生变化,R-R间期相等,无逆 行P波。提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本例心电图P1~5均直立,P波形态、幅度均略有不同,P-R间期 均大于0.12秒,P-P间期亦有轻度不等,心率为43次/分。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当折返激动传抵心室时,如心室已脱离前 一个交界性搏动引起的不应期,便可以产生一 个QRS波群,因此,反复心律是“折返激动” 的一个类型。
A
心 房
心 房 交界区 心 室
A-V V
交界区
心 室
本示意图显示房室交界区存在两条传导通路,其中一 条发生逆向传导阻滞,在心室形成冲动以后,延着交 界区一侧逆向传导心房,前向传导返回心室,在进入 心室同时,该次冲动又通过交界区逆向阻滞侧前向传 导,形成心室第二次搏动,心电图表示为再一次室性 异位搏动后有一逆行P波,该逆行P波再次下传引起 一个QRS波群形成一种异常形态QRS-逆行P波—正常 QRS波群—这样一组搏动
本例心电图为Ⅱ导联,R1、6、7 其前无P波,时限0.09秒,提示为 交界性异位搏动;其中R1、4、7、9后可见一逆行P′波,其逆P后继 以一QRS波群,夹有P′波的R-R间期为0.4秒, 说明交界区内存在 双径路,其中一条通路有单向阻滞。当室上性激动沿正常路径下 传心室,形成室上性QRS波群,再经交界区另一侧径路较缓慢逆 传进入心房,引起一个逆传P′,同时又沿另侧(单向阻滞)折返回来 ,通过交界区下传心室,形成第2个QRS波群。这是交界区反复搏 动形成的过程。提示:交界性逸搏 交界性反复搏动
如果两个QRS波之间夹有一窦性P波,属 伪反复心律,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逸搏夺获心律。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第3、第5组QRS波群均在长周期后出现,QRS形 态正常,前无P波,为交界性逸搏。第4、第6组QRS波群提 前出现,其前均有相关P波,P-R间期大于0.12秒,经分析可 确认这两个P波(P3 、P4)为窦性,因此第4、6个QRS波群应 诊断为心室夺获,也称为伪反复心律
逸搏与逸搏心律
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窦房 结或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 歇时(如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等),作为一 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 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
10mm/mV 25mm/秒
10mm/mV 25mm/秒
Ⅱ
1.00秒 秒
0.90秒 秒
本例心电图窦性基本心动周期为1.0秒,第3次心搏为一次室性 异位搏动,由于其出现的异位心动周期长度为0.9秒,短于窦 性基本心动周期(R-R间期)。提示:舒张晚期室早
本例心电图为V1导联,窦性P-P间期规整,P-R间期0.16秒,频 率78次/分,R′2、5次心搏,提早出现,宽大畸形,时限为0.10 秒,其前按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与其形成的P-R′间期均短于窦性 下传心室的P-R间期,说明窦性P波与其无关,此心搏为出现在 舒张晚期的室性早搏。提示:窦性心律 舒张晚期室性早搏
交界区
心 室
本示意图显示房室交界区存在两条传导通路, 其中一条发生前向传导阻滞,在窦性冲动形 成时,该冲动缓慢通过一侧房室交界区,在 下传心室的同时,又通过前向阻滞侧的交界 区逆传进入心房,形成房性反复搏动。
本例心电图为aVF导联。窦性心律,P-P间期1.04秒,频率58次/ 分,从第2组心搏开始P-R间期逐渐延长,当延长到0.24秒时, 即第5组心搏,于QRS波群后出现一逆行P′波,R-P′间期0.22秒 ,其后不伴有QRS波群,呈P-QRS-P′序列,由于房室传导迟延 到一定程度时,交界区的阻滞部位发生了前向传导受阻,但冲 动尚能通过另一部分交界区组织缓慢下传,达交界区下方时再 通过前向阻滞区逆行上传至心房,因反复搏动的出现而终止了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文氏现象。此逆行P′波出现较晚(R-P >0.20秒)提示顺、逆传都有阻滞。提示:窦性心律 不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房性反复搏动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心率缓慢,心室率为57次/分,R-R间期相等,QRS 波群正常,在每组QRS波群之前均有恒定逆行P波,P-R间期小 于0.12秒。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心率缓慢,心室率为59次/分,R-R间期相等, QRS正常,在QRS波群前后均无P波。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录自于一例55岁男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显示: P波为窦性,频率88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 心室率缓慢,频率为33次/分。P-R间期绝对不等,房率明显快 于室率。提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心律
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形成的起搏部位分为房性、房 室交界性和室性逸搏。
3、室性逸搏心律: 多见于双结病变或发生于束支水平的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其QRS波群呈室性波形,频率 一般为20~40次/分,可以不十分规则。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显示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P-R间期不等, 心房率为75次/分,心室率42次/分,房率快于室率,QRS波 群宽大畸形,说明起源点位于心室。提示:1、窦性心律 2、 室性逸搏心律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本例心电图录自于一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脏骤停后所记录的心 电图,显示心率缓慢而规则,心室率为40次/分,QRS波群明显 增宽达0.18秒。整条图中无P波,R-R间期绝对相等。提示:室 性逸搏心律
4、反复心律: 反复心律或反复搏动的电生理基础是房室 交界区内存在双径路传导。
心 房
A A-V V
心 房 交界区 心 室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心率缓慢,心室率为57次/分,R-R间期相等,QRS 正常,在每组QRS波群之后均恒定逆行P波,R-P间期小于0.20 秒。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为Ⅱ导联,未见窦性P波,为异位心律。QRS波群呈 R型,时限0.08秒,R-R间期规整,频率为50次/分,在每个 QRS波群后的ST段上可见一逆行P′波,R-P′间期0.14秒。 提示: 交界性逸搏心律
10mm/mV 25mm/秒
Ⅱ
1.00秒 秒
1.05秒 秒
本例心电图:窦性基本心动周期为1.0秒,第3次心搏为一次 室性异位搏动,由于其出现的异位心动周期长度为1.05秒, 长于窦性基本心动周期。提示:室性逸搏
本例心电图为标肢导联,可见第2、7次心搏提前出现,QRS波 群宽大畸形,前无P波,为室性早搏。在这两次早搏之后,均 有较长的代偿间歇,长间歇后都有一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前无P波,其形态与早搏形态一致。提示:室性逸搏(考虑该室 性逸搏起源点与早搏为同源) 室性早搏
Ⅱ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第3、4、5次心搏节律缓慢,QRS宽大畸形,R-R间期相等,在 QRS前后均无明显P波。提示:室性逸搏心律
本例心电图为V1导联,QRS波群前无P波、呈rS型,时限0.08秒, R-R间期规整,频率为58次/分。在ST上均可见一窦性P波,由 于这些P波都落在交界区的生理性绝对不应期,故发生完全性 房室干扰而不能下传。因此,本例心电图应诊断为窦性心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本例心电图为V2 导联:图中R1~3 心搏开始,一系列宽大畸形的 QRS波群连续出现,频率平均为132次/分,其前无相关的P波,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最后一次心搏为窦性搏动,P-R间期0.18 P R 0 18 秒,QRS时限0.07秒,呈RS型。在R3、9、12室性心搏后,可见一 逆行P′波,其后继以一大致正常的QRS波群,时限在0.08秒左右 ,P′-R间期>0.12秒,R-P′间期为0.33秒,呈异常QRS波群-逆 P′-正常QRS波群序列,R′-R间期为0.46秒,考虑为室性激动逆行 上传至心房引起逆行P′波,同时在逆行传导中在房室交界区内发 生了折返激动,再次下传激动心室。提示:窦性心律 阵发性室 性心动过速 室性反复搏动伴室性融合波
10mm/mV 25mm/秒
Ⅱ
本例心电图第1、第2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下传,频率为68次/分。 第3次心搏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且前无P波,为室性 早搏。该QRS波群后有较长间歇,在长间歇后可见一组形态正常、 前无P波的QRS波群,因此可确定该次搏动为交界性逸搏。
10mm/mV 25mm/秒
来自左房后壁者,Ⅰ、V6导联P波倒置,V1 导联P波直立,具有前圆顶、后高尖特征;来 自左房前壁时,V3~V6导联P波倒置,V1导联 P波浅倒或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