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
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
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最早是在意大利发展”。
14、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随着工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富裕的匠师和大作坊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
他们需要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
但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当时顽固、保守、愚昧而残暴的天主教会,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
它必须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应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现。
于是,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他们认为,那是欧洲人都引以为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那时盛极一时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
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复活》、《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
《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1265-1321)、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1313-1375),他们的杰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位置。
由于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三位诗人的家乡——佛罗伦萨——的方言成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前身。
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1267-1337),他的艺术手法直接影响了其后100年的意大利画风。
第二阶段: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高潮的准备期。
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1401-1428)、雕刻家多纳太罗(1386-1464)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1377-1446)。
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1434-1437年间主持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
第三阶段: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是文艺复兴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罗马。
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即: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
他们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还有三位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和康帕内拉。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诱发了宗教改革,开创了现代世俗国家的雏形;文化领域内以人为本的内容及严谨典雅的形式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者的杰出贡献在于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体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生产关系的要求。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
其中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
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把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接过来,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
他们就用这些思想启发教育群众,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上述的这种思想,称为启蒙思潮,宣传这种思想的活动,就称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
(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