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培训课件

教案培训课件


编写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 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 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 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 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 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 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 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教 案 的 格 式
•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 • 一、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 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 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 忌浮泛。 •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 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 教师。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 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 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 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书写关键
(一)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习 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 养点。
编写教案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 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 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 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编写教案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 2、创新性 3、差异性 4、艺术性 5、可操作性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 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 5.作业布置 • (1)布置哪些作业内容,要考虑到课本知 识巩固积累和运用,兼顾知识的拓展性和 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 (2)教师要注意:需不需要给学生以解题 提示、点拨或必要的解释。
教案培训
未教培训部部长 赵鹏程 2014年10月
教案培训的原因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 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 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 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 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 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 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一)教学重点 • (二)教学难点 • 三、教学方法 ——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宜 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运用多种方 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 讨论法”。不必展开说明。
• 四、教学媒体及用具 • 五、教学时数: —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如“共用2 课时”。 • 六、教学过程和内容: —也称“教学内容和步骤”。具体步骤 分课时写,如教学仅1课时,则无须标注 “第×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 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 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 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 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 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馨提示: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
教学设计是一项灵变的艺术。 以上主要是为方便初学者模仿而提供的教 案的一般格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切勿 机械套用! 一般来说,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 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过程和内 容、板书设计是必须具备的,其余的并非 一定要按照上述格式依葫芦画瓢。
谢谢
编写依据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 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 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 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 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 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 • • • • • • • •
第一课时 (一) 感知文本阶段 1. 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阅读(朗读或默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大意 5理清文脉、思路 6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第二课时 (二)理解、鉴赏文本阶段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4.欣赏文章的写法 5. 提取文章的精要或总结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三)实践运用或者拓展延伸阶段 1,学生练习(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或积累运 用)并加以评讲 2,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