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明月《浅析安徒生童话创作的艺术特色》

陶明月《浅析安徒生童话创作的艺术特色》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用凄惨唯美幻境来刻画现实生活 (2)
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 (3)
三、来源于现实的清醒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浅析安徒生童话创作的艺术特色
[摘要]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天才,是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既有用凄惨唯美的幻境来刻画现实生活,又有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

他所有的童话构思都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清醒的认识。

《安徒生童话》就像一朵永远开不败的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本文旨在从他的童话作品中浅析他的写作特点。

[关键词]安徒生;现实;迷失;清醒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他以他的童话故事闻名于世。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瑰丽的幻想,读起来像诗,如《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

此外,他的作品中又饱含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统治阶级的憎恶之情,充满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安徒生是一个与儿童心心相通的,具有一定儿童思维方式的伟大作家。

本文通过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分析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

一、用凄惨唯美幻境来刻画现实生活
在安徒生的童话代表作《海的女儿》中,他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形象——小人鱼。

这位海底的公主爱上了一位人间的王子——在安徒生的想象中,这位王子代表了人类的一切优良特点:貌美、善良、温柔、和蔼,具有足以与 "人"的称号相称的文化。

她要赢得这位王子,必须获得作为"人"特点的一样重要东西—-灵魂。

获得这样东西的条件是,她必须赢得王子对她的爱。

为了这个目的,她作出了最大的牺牲:让巫婆把她的鱼尾变成人腿,作为报酬,巫婆得割去她的舌头—她成了一个哑巴。

王子虽然喜欢她,但她却无法表达她对王子的爱情,说出她的心里话。

王子最后与他误认为他在海上遇难时救过他的那位女子—事实上救他的就是这位小人鱼公主—结婚。

但她没有讲话的功能,也就无法说明真相。

王子与那个女子结婚之夜,就是她获得"灵魂"的希望破灭的时刻,她的最后出路是恢复她的原形,返回海底,继续当公主。

但条件是她必须在熟睡的王子的胸膛上刺一刀,让他的血溅到她的脚上,使她的腿恢复原形。

但当她看到王子在新娘身旁睡得那么幸福时,她毅然跳进海里,化
为泡沫。

可是这个凄美的故事在小读者眼里,却没有看出太多的爱的悲凉和无奈。

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和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人的形象—人鱼,在安徒生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为一体的叙述中得到了巨大的美的享受。

童话中被幻境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那儿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

它们的枝干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轻地流动一下,他们就摇动起来,好像是活着的东西,所有的大小鱼儿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像是天空中的飞鸟","海里最深的地方是海王宫殿所在的住所。

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它那些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不过屋顶上却铺着黑色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的开合","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灵纯净的美的幻境。

可以说这个美丽奇幻的海底世界装饰过很多孩子的梦境,许多从未见过海的孩子从这里获得对海的最初印象,以致生起对海的幻想,一生都不会磨灭。

而且很多孩子读完故事后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小人鱼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这是以儿童的心理所能理解到的,也正是我们想要教育孩子的。

这个纯幻想的故事,具却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这些是需要陪伴在儿童身边讲故事、看故事的成年人所要深思的。

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
安徒生的童话代表作《丑小鸭》一贯被认为是他的自传性作品。

这是在安徒生的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

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

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童话也是安徒生发泄自己苦闷、忧郁的一种途径。

《丑小鸭》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他生在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他很丑。

“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的兄弟姐妹也对他生起气来。

”……于是妈妈也说起来:“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们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用脚来踢他。

”“灌木林里的小鸟一见到他,就惊慌地向空中飞去。

”这是因为我太丑了!”小鸭想。

”其他的动物,如鸡、狗、猫也随声附和,都鄙视他。

它们都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来对他评
头论足,野鸭们说:“你真丑得厉害,不过你只要不跟我们族里任何鸭子结婚,对我们也没有大的关系。

”它们都认为自己门第高贵,了不起,其实庸俗不堪。

相反,“丑小鸭”却是非常谦虚,“根本就没有想到什么结婚,他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喝点沼泽的水就够了。

”他觉得“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

”在“广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见了“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他们白得发亮,颈项又长又柔软;“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美丽的长翅膀,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这就是天鹅,后来天鹅发现“丑小鸭”是他们的同类,就“向他游来……用嘴来亲他。

”原来“丑小鸭”自己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即使他“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之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在故事的结尾,“花园里来了几个孩子,他们向水面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丑小鸭在经历种种在“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等种种苦难之后,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待着死。

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却是――一只天鹅! 它成了“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带给孩子们许多快乐和欢笑,丰富了他们童年的生活。

安徒生也是如此,他用他痛苦的经历和思考,催生出最美的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他用童话里的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指引他在现实中的迷茫,无奈,在童话这种寄托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弥补了生活的缺憾。

同时,安徒生童话就像一泓清澈而又永无止息的泉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不同国别的大读者和小读者。

三来源于现实的清醒
安徒生的童话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

他的童话作品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喜爱。

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既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又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

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

因此他一方面以热烈的笔触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
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的批判了社会罪恶。

从《皇帝的新装》可以看出,安徒生对社会的观察多么深刻。

他在这里揭露了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是何等虚荣、铺张浪费,而且最重要的是,何等愚蠢。

骗子们看出了他们的特点,就提出“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他们当然看不见,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衣服。

但是他们心虚,都怕别人发现他们既不称职,又很愚蠢,就异口同声地称赞那不存在的衣服是如何美丽,穿在身上是如何漂亮,还要举行一个游行大典,赤身露体,招摇过市,让老百姓都来欣赏赞颂。

不幸这个可笑的骗局,一到老百姓面前就被揭穿了。

”皇帝”下不了台,仍然要装腔作势,”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因此他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这种弄虚作假极其愚蠢的统治者,大概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

安徒生对皇帝的这种无情的批判与揭露,都来源于他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

总之,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是他整个人生经历和整个真实感情与思想的结晶。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使他成为一代童话巨匠。

[参考文献]
1、罗玉娟,《谈安徒生童话创作的两个特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月。

2、徐萍,《安徒生童话悲剧美》,(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3月1日。

3、薛卫民、杜凡响,《金精童话世界》,(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4、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2010年重印)。

5、李汝中,《儿童文学》,(J)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