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会计比较

行业会计比较

行业会计比较
——商品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比较一:行业会计概念
行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本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一种反映、监督不同行业生产及经营活动的专业会计。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二:行业会计分类
(二)
三:行业会计比较内容
(一):核算对象进行比较:各行业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二):特殊业务进行比较
(三):特殊核算方法进行比较
四:行业会计比较的方法
(一):横向比较法:同时对不同行业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
行比较,研究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并对
其个性部分分别进行阐述,重点反映两
个进行对比的行业会计在各个会计要素
核算方法上的差异。

(二):纵向比较法:是将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逐一与工业企业
会计进行比较,找出每一行业与工业企
业会计核算的共性部分与个性部分,并
对个性部分加以阐述。

五: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具体方法既商品批发企业与商品零售企业会计核算的比较。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含义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
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主要
程序进行加工处理,以会计报表等财务报告向会计信息的
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情况的经营管理活动(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
不同的核算对象
不同的核算内容
不同的核算方法
(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以商品流转为核心核算内容:商品购进销售储存
2,以不同的核算方法为基础:进价核算,售价核算
3,以多样性的销售方式为线索:交款提货的销售、采
用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方式销售、委托代销商品销
售、受托代销商品销售、分期收款商品销售。

(四):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分为商品批发企业会计核算和商品零售企业会计核算。

一):商品批发企业与商品零售企业的特点不同
1,商品批发企业特点:经营规模大,商品储存多,经
营网络分散,购销对象复杂,
销售方式多样。

2,商品零售企业特点:经营品种多,规格复杂,交易
次数频繁,数量零星,成交时
间短,主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
货的现金交易。

二):商品批发企业与商品零售企业购进商品的主要账户设置基本相同
1,“在途物资”账户
2,“库存商品”账户
3,“销售费用”账户
特别注意:商品零售企业还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
户,为资产类账户,也是“库存商品”账户
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
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它的
贷方登记售价大于进价的差价,以及商品调
价和商品溢余增值等因素增加的差额;借方
登记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销售商品已实现
的差价以及商品短缺和调价减值等因素转销
的差额。

其余额表示实际“库存商品”的进
销差价。

三):商品批发企业与商品零售企业购进商品的核算不同1,批发企业购进商品的核算
1):付款与收货同时进行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先付款,后收货
A:对于已经付款或已经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但商品尚未到达或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B:待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根据入库单做以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
3):先收货,后付款
A: 对于购入商品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
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暂不做账务处
理,待结算凭证到达后,与付款收货同时进行处理。

B:月末时,结算凭证已到,但因付款期限未到而尚未付
款的,应作如下处理: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下月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C:月末时,因结算凭证未到而尚未付款的,应作如下处
理: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待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

等到下月结算凭证到达后付款时,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购进
A:购进商品时:借:预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B:商品入库时: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C:差额多退少补时:借或贷:银行存款
贷或借:预付账款5):商品短缺和毁损的处理
A:未查明原因前,先按短缺的金额的实际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B: 查明原因和报经批准后,属于运输部门、过失人或供货单位造成的短缺、毁损由赔偿的部分,转入“其
他应收款“、”应付账款“账户,尚不能弥补的部分计
入“管理费用“账户。

C: 对于购进货物的非常损失,扣除残值和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将净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账户,超定额损
耗及非正常损失造成的商品短缺和毁损,应将其进项
税转出。

6):购进商品发生溢余的核算
A:发生溢余时,查明原因前,将其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账户;查明原因和报经批准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
行处理。

B:属于自然溢余的,一般冲减企业的采购成本。

7):购进商品发生拒付货款或拒收商品的核算
A:验单付款
B:验货付款
2,零售企业购进商品的核算
1):现购商品的核算:单货同到,单先到货后到,货先到单后到2):赊购商品的核算:通过“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来核算。

3):零售企业商品购进中其他业务的核算
A:进货退回的核算
B:购进商品退补价的核算
C:购进商品溢余或短缺的核算
四):商品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销售商品的核算
1,商品批发企业销售商品的核算
A:同城商品销售:借:银行存款
应收票据
库存现金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异地商品销售:销货单位垫支运费时,通过“应收账款“账户
进行处理。

C:直运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D:代销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按视同买断销售方式与收取手续费
销售方式分别作不同的核算会计处
理。

E:分期收款销售业务的核算
发出商品时: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结算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F:销售折扣的核算: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G:销售折让的核算: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H:销售退回的核算: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都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如果该项销售已经发生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应在退回当月一并调整。

I:购货单位拒付货款和拒收商品的核算:验单付款,验货付款。

2,零售企业销售商品的核算
A:结算方式:现金结算
B:收款方式:分散收款和集中收款
C:货款解缴方式:分散解缴和集中解缴
D:主要账户: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E:分录: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五):批发企业需要进行商品储存的核算,而零售企业不需做商品储存的核算。

六):批发企业商品储存的核算
A:存货盘盈的核算
报经批准前,借记有关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B:存货盘亏及毁损的核算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有关存货账户。

报经批准后:借:库存商品
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综上所述,商品批发企业与商品零售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做相应处理时要注意区分它属于哪种类型,再分别采用正确的核算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