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病害
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囊,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 传播途径:雨水或灌溉水(流水)
传播扩散,不断进行再侵染。
茄科蔬菜病害
四、发病因素 1 气候条件 疫病发生高峰通常在雨季之后。 2.栽培因素 主要发生在露地种植的黄瓜上。地势低洼、平畦种 植等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高感品种流行时,死株率可达50%以上。 津杂3号、津研7号等品种抗性较强,一般死株率在 5%左右。
病菌以微菌核、厚垣孢子等在土壤中越冬,是主要 的初侵染源。
茄科蔬菜病害
茄科蔬菜病害
翌年,病菌从根部侵入,进入导管并在其内大量繁 殖,迅速向地上部扩展。
病菌主要借助于风雨、水流、农具和农事操作传播。 带菌种子是无病区重要的侵染源。 四、发病因素 连作田块发病重,土壤湿度高发病重。
茄科蔬菜病害
五、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与种子处理
四、发病因素 1.温、湿度:温度 20℃左右,湿度大(雨水多、
浇水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或密度高,通风降湿不及时, 叶面结露时间长,灰霉病发生重。
2.菌源量:未及时清理前茬病残体(特别是前茬发 病重) ;生长期未及时清除病叶、病花、病果。
3.寄主抗病性:生长茄科衰蔬菜弱病害或组织受冻易感病。
五、防治
1.调节棚室环境条件 滴灌或双重覆膜、膜下灌水起增温降湿作用,从而
抑制病害的发生。 合理放风,降低棚室内湿度,缩短叶、果面结露时间。
在日均温低于15℃时,通过加温来提高棚室内温度。
2.减少侵染源
收获后,深翻以减少越冬菌源。 番茄生长期及时清除下部老叶、残花及病果等。蘸 花后7~15d,清除残留在幼果上的花瓣和柱头,减少病 菌的侵染点。
茄科蔬菜病害
3.药剂防治
番茄苗定植前7~10d,应普遍施用一次“陪嫁药”。 第一果穗开花时,用2,4-D或防落素液(加0.1%的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蘸花 或涂抹。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每公顷用6.5%甲霉灵 (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15kg,防治效果较好。每 公顷用7.5kg的10%腐霉利烟剂或10%百菌清烟剂,防 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四、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20~25℃、连续阴雨。
五、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使用无病种子、加强栽培
管理、药剂防治
茄科蔬菜病害
茄黄萎病
茄黄萎病是茄重要病害之一。 连作田病重;老棉区改种茄子。 一、症状
一般在坐果后普遍表现症状。
叶片出现黄色不规则斑块,逐渐扩展整张叶片,最 后病叶由黄变褐, 。
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植株一般全株 发病,也可半边发病半边正常(俗称半边疯)。
定植前后或在田间出现病株时,可用下列药剂灌根: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茄科蔬菜病害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德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鞭毛
菌亚门疫环
初侵染源: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维管束深褐色。
茄科蔬菜病害
茄科蔬菜病害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半知菌
亚门轮枝孢属。 病菌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分生孢子单胞、长卵圆
形。 黑色微菌核(菌丝细胞膨大、胞壁增厚的厚壁细胞
结合而成)。
病菌的寄主范围广、可危害38科180多种植物。
三、病害循环
茄科蔬菜病害
五、防治 黄瓜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
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2.推广高畦种植 3.及时喷药保护
药剂同霜霉病
茄科蔬菜病害
辣(甜)椒疫病
辣椒疫病保护地青椒上的主要病害。 一、症状
植株发病多在茎基部,可环绕茎部,形成褐色至黑 褐色病斑。
成株期茎基部发病可导致全株叶片发黄、凋萎直至 植株死亡。
无病区自留自用。 若引种,应做好种子处理(多菌灵浸种) 因地制宜一些抗性比较强的品种。 2、抓好栽培防病措施 轮作换茬,最好水旱轮作。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适 时追肥。
茄科蔬菜病害
3、用野生茄作砧木嫁接防病 抗病野生茄用作嫁接防病的砧木,如云南野生茄、
日本野红赤茄等,接穗可为各地的栽培茄品种。 4、药剂防治
番茄灰霉病
分生孢子
茄科蔬菜病害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灰葡萄
孢(Botrytis cinerea), 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菌核黑色,扁平或 不规则形 。
茄科蔬菜病害
叶霉病
茄科蔬菜病害
三、病害循环 初侵染源:病残体 带菌土壤(菌核、病残体) 传播途径:气流(分生孢子)
在大棚和温室内,病菌可终年危害。
茄科蔬菜病害
蔬菜灰霉病
保护地重,尤以番茄受害最重。 莴苣、韭菜等有时也很重 花卉:一品红 一、症状
病部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分生于孢子梗及 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产生扁平状黑色菌核。
茄科蔬菜病害
黄瓜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 茄科蔬菜病害
番茄
辣椒
茄子
灰色霉层
桃子
灰霉病
茄科蔬菜病害
果实腐烂
灰色霉层
茄科蔬菜病害
核甜 病部长出
病 椒 白色绵毛状菌 丝和黑色鼠粪 菌 状的菌核
甜
椒
茄科蔬菜病害
疫
青(辣)椒疫病
茄科蔬菜病害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孢子囊多带有长柄,长椭圆形或瓜子形,顶端有
乳突。 卵孢子球形。
茄科蔬菜病害
三、病害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翌年温、湿度适宜时,卵孢子萌发形成芽管或游动
陷,有同心轮纹。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
茄科蔬菜病害
番茄早疫病
茄科蔬菜病害
番茄早疫病
茄科蔬菜病害
黑色霉层
番茄科茄蔬菜早病害疫病
分生孢子
二、病原物 无性真菌类链格孢属(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茄科蔬菜病害
三、病害循环
病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 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和农事 操作传播。 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也可采用喷雾法,较好的药剂有:50%腐霉利3000 倍液、50%异菌脲1000倍液、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 乙霉威〉1500倍液和50%多霉灵(多菌灵+乙霉威〉1500 倍液等。
茄科蔬菜病害
番茄早疫病
轮纹病
一、症状 危害叶、茎和果实。 叶片受害常形成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
同心轮纹的圆形病斑。 茎和果实上病斑灰褐色、椭圆形或圆形、稍凹